《琅琊榜》外传之《言豫津传》【31】:宫羽专程为言夫人抚琴安神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0 20:13 1

摘要:被苏宅上下以铁桶般的防卫与沉默死死捂住,外界难窥其详。然而,那股弥漫在靖王阵营上空无形的焦灼与压力,却如同初春挥之不去的湿冷寒气,无声地浸润着与之相关的每一个人。

《琅琊榜》·《卿本谪仙:言豫津浮生录》

文/鼎客儿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tZyRWn0O

第三十一章 暗香疏影

梅长苏病重的消息,被苏宅上下以铁桶般的防卫与沉默死死捂住,外界难窥其详。然而,那股弥漫在靖王阵营上空无形的焦灼与压力,却如同初春挥之不去的湿冷寒气,无声地浸润着与之相关的每一个人。

言豫津送出的那几封信函,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并未立刻激起明显的涟漪。但他并不气馁,他知道,在这种微妙的时刻,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适得其反,耐心与精准,比盲目的热情更为重要。

他依旧每日入宫问安,侍奉汤药,将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母亲的病榻前。只有在深夜,独自面对书房孤灯时,他才会摊开那些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关于近期可能出现的官职空缺以及各方势力暗中角力的零碎信息,试图从中梳理出脉络,判断哪些位置是关键,哪些人可能成为盟友,哪些动向值得警惕。

这一日,他听闻吏部即将评议一批中下级武官的升迁调补,其中几个位置涉及京畿防务,颇为紧要。而负责初步评议的吏部考功司郎中,恰是一位素以“公允”自居、实则与誉王府有些不清不楚关联的官员。

言豫津沉吟片刻,没有选择直接插手。他换了一身寻常的青衫,也未带随从,独自一人出了府,看似漫无目的地在街市上闲逛,最终拐进了离吏部衙门不远的一家书肆。

书肆里客人不多,他佯装翻看书架上的典籍,目光却留意着门口的动静。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果然看到那位考功司郎中的轿子停在了衙门口,其人下轿后,并未立刻进去,反而与一名早已等候在此、商人打扮的中年男子走到一旁角落,低声交谈起来,神色间带着几分隐秘。

言豫津不动声色,记下了那商人的容貌特征。随后,他仿佛只是随意浏览,买了两本闲书,便离开了书肆。

他没有回府,而是绕道去了蒙挚大将军的府邸附近。他自然无法直接求见蒙挚,只是在府外街角的一家茶摊坐下,要了一壶粗茶,慢慢啜饮着,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扫过蒙府门前。

他在等。等一个或许并不存在,但值得一试的机会。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ta0oRNr6

或许是运气,或许是某种直觉的指引。约莫一炷香后,他看到靖王府的长史,脚步匆匆地从蒙府侧门出来,脸上带着几分如释重负的神情。

言豫津立刻起身,付了茶钱,看似随意地跟了上去。在一条相对僻静的巷口,他加快脚步,赶上了那位长史。

“王长史。”他出声唤道,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偶遇的惊讶。

王长史回头见是他,微微一愣,随即拱手道:“言公子?”

“真是巧了,”言豫津笑道,“我刚从书肆出来,正要回府,不想在此遇到长史。”他顿了顿,仿佛随口问道,“长史这是从蒙大将军府上出来?可是为了京畿武官调补之事?我方才在吏部衙门外,似乎看到考功司的刘郎中和一位米行的东家相谈甚欢,那东家看着面生,不像是京城本地人,倒像是……江南口音?”

他话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闲谈间的偶然发现。

王长史却是脸色微变。他自然知道吏部评议在即,更知道那位刘郎中的背景。言豫津这番话,看似无心,却点出了两个关键:一是刘郎中在衙门外私会商人,行为不谨;二是那商人可能的来历(江南是誉王势力范围之一)。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他深深看了言豫津一眼,这位言侯府的公子,似乎并不像外界传闻的那般只知风月。

“多谢言公子提醒。”王长史没有多问,只是郑重地拱了拱手,“在下还有要事在身,先行一步。”

言豫津含笑点头:“长史慢走。”

看着王长史匆匆离去的背影,言豫津知道,自己这颗石子,终于投对了地方。剩下的,就看靖王府如何运作了。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ta2F5GPO

处理完这桩事,他心中记挂母亲,便径直回府。刚踏入府门,观砚便迎了上来,低声道:“少爷,宫羽姑娘……来了,正在花厅等候。”

宫羽?她怎么白日里来了?还是正式递帖拜访?

言豫津心中诧异,快步走向花厅。

花厅内,宫羽并未坐着,而是静静地站在窗前,望着庭院中那几株已绽出零星花苞的垂丝海棠。她今日未着乐坊服饰,只穿了一身简单的月白襦裙,外罩藕荷色比甲,乌发松松绾起,斜插一支素银簪子,脂粉未施,却更显得清丽脱俗,只是眉眼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挥之不去的忧色。

听到脚步声,她转过身来。

“宫羽姑娘。”言豫津拱手为礼,“不知姑娘莅临,有失远迎。”

宫羽微微欠身还礼,声音依旧清冷,却少了几分平日的疏离,多了些许不易察觉的疲惫:“冒昧打扰,言公子勿怪。”

“姑娘言重了。”言豫津请她坐下,吩咐侍女上茶,这才问道,“姑娘此来,可是有事?”

宫羽垂下眼睑,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光滑的杯壁,沉默了片刻,才轻声道:“听闻……言夫人贵体欠安,我……略通音律,亦知些许宁神静气的古曲,或可……为夫人舒缓一二。”她抬起眼,目光清澈地看向言豫津,“不知……是否唐突?”

她竟是来为母亲抚琴安神的?

言豫津愣住了。他看着宫羽那认真而带着一丝恳切的眼神,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仿佛被轻轻触动。他深知母亲的心病非药石能医,宫羽此举,或许……真的能有一丝效用?更何况,这是她的一份心意。

“姑娘有心了。”他心中暖流涌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柔和了许多,“只是家母病中,恐怠慢了姑娘。”

“无妨的。”宫羽轻轻摇头,“若能对夫人略有裨益,便是我之幸事。”

言豫津不再推辞,起身道:“既如此,有劳姑娘了。请随我来。”

他引着宫羽,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母亲居住的院落。为了不惊扰母亲,他并未让宫羽进入内室,而是在外间临窗的位置,设下琴案。

宫羽净手焚香,跪坐于琴案前,神情专注而宁静。她并未选择那些激昂或悲怆的曲子,而是弹奏了一首极其古老、平和、甚至带着几分禅意的《幽兰操》。

琴音初起,舒缓悠远,仿佛空谷幽兰,遗世独立,静静绽放,不与百花争艳,只散发着自己清冽的芬芳。渐渐地,曲调转入安然恬淡,如同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洗涤着尘世的烦忧与焦躁。

没有繁复的指法,没有激烈的情感宣泄,只有最纯粹、最本真的宁静与平和。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ta3se8xJ

言豫津站在门外廊下,静静地听着。那琴音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穿透门窗,拂去了连日来积压在他心头的阴霾与沉重。他仿佛能看到,在那琴音缭绕之中,母亲紧蹙的眉头或许会稍稍舒展,那被噩梦与往事纠缠的神魂,或许能得到片刻的安宁。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仿佛连院落中的空气都变得澄澈了几分。

内室传来侍女轻微走动和低语的声音,似乎夫人并未被惊扰,反而呼吸变得平稳绵长了些。

宫羽轻轻按弦止音,缓缓抬起头,望向言豫津。

四目相对。

廊下的光影勾勒出他俊秀的侧脸轮廓,那双总是带着几分疏懒笑意的眼眸,此刻盛满了复杂的感激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沉的情感。

宫羽的心,不由自主地漏跳了一拍。她飞快地垂下眼帘,掩饰住眸中一闪而过的慌乱,轻声道:“但愿……能对夫人有所助益。”

“多谢姑娘。”言豫津的声音低沉而真挚,“此情……豫津铭记。”

宫羽没有再说话,只是默默起身,收拾好古琴。

言豫津亲自将她送至府门。临别时,他看着她清瘦的背影即将融入街巷的人流,忽然开口道:“宫羽姑娘,苏先生……他一定会吉人天相的。”

宫羽脚步一顿,没有回头,只是肩头几不可察地微微颤动了一下。良久,她才极轻地“嗯”了一声,随即加快脚步,消失在言豫津的视线中。

言豫津站在门口,久久未动。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那《幽兰操》的余韵,以及她身上那缕清冷的暗香。

暗香疏影,不着痕迹,却已悄然沁入心脾。

【第四卷 第三十一章 终】【未完待续】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ta5QG5Mv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