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外传之《言豫津传》【25】:梁帝吐血梅长苏与靖王密约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0 20:03 1

摘要:除夕宫宴的惊雷,其震荡远未随着谢玉被拖出宣德殿而平息,反而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冰块,在年节虚假的宁静之下,激起了更为剧烈、更为深远的沸腾。

《琅琊榜》·《卿本谪仙:言豫津浮生录》

文/鼎客儿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t3FDX2n4

第二十五章 余烬复燃

除夕宫宴的惊雷,其震荡远未随着谢玉被拖出宣德殿而平息,反而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冰块,在年节虚假的宁静之下,激起了更为剧烈、更为深远的沸腾。

正月初一,本该是百官休沐、民间庆贺的新岁之首,金陵城却笼罩在一片异样的沉寂与骚动交织的诡异气氛中。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声音压得极低,眼神里充满了惊疑、兴奋与难以言说的恐惧。

宁国侯谢玉倒台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夜之间传遍了帝都的每一个角落。与之相伴的,是那些被尘封了十三年的词汇——赤焰、祁王、梅岭——再次被提及,带着血淋淋的质感,灼烧着人们的记忆与良知。

言府之内,亦是如此。下人们行走做事都带着几分小心翼翼,连呼吸都仿佛轻了许多。花厅里为新年布置的鲜艳陈设,在这凝重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刺目。

言豫津独自坐在书房中,窗外是灰蒙蒙的天光。他手中拿着一份刚刚由特殊渠道送来的、抄录极其简略的邸报内容。上面只有寥寥数语,提及陛下于昨日宫宴后,连夜召见悬镜司首尊夏江、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严令三司即日着手,会审谢玉一案,“务必水落石出,毋枉毋纵”。

“水落石出,毋枉毋纵。”言豫津轻声重复着这八个字,唇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说得何其冠冕堂皇!可这“水”要落到何种程度,“石”要出到哪一步,恐怕陛下心中,早有定论,亦早有界限。谢玉的覆灭已成定局,但赤焰旧案这头噬人的巨兽,一旦被放出牢笼,又岂是轻易能够收回的?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三司会审,看似公正,实则将是各方势力博弈的最前线。誉王必然会趁机扩大战果,打压太子;太子一系则必定全力收缩,弃车保帅,甚至可能反咬一口;而靖王……还有梅长苏,他们的目标,绝不仅仅是谢玉的人头,而是那七万赤焰忠魂的清白!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t3GYvBMu

门被轻轻叩响。

“进来。”

观砚推门而入,脸色比昨日更加凝重,甚至还带着一丝未褪的惊悸。“少爷,”他快步上前,声音压得极低,“外面……外面传疯了!说昨日宫宴后,陛下盛怒,回到寝宫便吐了血!虽太医极力掩饰,但宫里头隐约还是透出了风声!”

梁帝吐血了?!

言豫津握着邸报的手猛地一紧!这个消息,比谢玉下狱更让他心惊!陛下年事已高,经此刺激,龙体若有差池,那引发的朝局动荡将不可估量!更重要的是,陛下在此刻病倒,对于亟待深入的赤焰旧案审查,是福是祸?

是会更急于查明真相以安民心?还是会因身体原因,倾向于快刀斩乱麻,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甚至……再次强行将案子压下去?

一切都是未知之数。

“还有,”观砚继续禀报,声音带着一丝迟疑,“咱们安排在苏宅附近的人回报……昨夜宫宴散后,苏先生回府不久,靖王殿下……便微服去了苏宅,直至凌晨方归。”

萧景琰去了苏宅?在这个风口浪尖的时刻?

言豫津并不意外。梅长苏掷出雷霆一击,将棋盘彻底掀翻,接下来如何落子,如何掌控局面,必然需要与靖王紧密沟通。只是,景琰哥哥此刻与梅长苏过从甚密,无疑是将自己彻底置于了风暴中心,再无转圜余地。

他仿佛能看到,在那苏宅之中,烛火映照着两张同样坚毅而沉重的面孔,一个病骨支离却智计深沉,一个刚毅勇武却背负血海深仇。他们正在谋划的,是捅破这天,是翻转这地!

“让我们的人,都撤回来吧。”言豫津沉默片刻,忽然吩咐道。

观砚一愣:“少爷?此刻正是……”

“正是最敏感的时候。”言豫津打断他,目光清明,“谢玉倒台,不知多少双眼睛在盯着苏宅,盯着靖王府,盯着所有可能与此时有关的人。我们若再窥探,无异于引火烧身。此刻,一动不如一静。”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那几株在严寒中依旧挺立的枯树。“我们该做的,能做的,已经做了。剩下的……”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是等待,也是……抉择。”

他说的“抉择”,并非指他自己。他的立场,早在看到那枚火焰徽记,收到那支紫檀笔时,便已注定。他指的是这满朝文武,指的是那些曾经在赤焰案中沉默、或是推波助澜、或是心存疑虑的人们。谢玉这面最大的挡箭牌已然倒下,那道被强行缝合了十三年的伤口被再次血淋淋地撕开,所有人都必须在这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中,选择自己的位置。

是继续装聋作哑,明哲保身?还是站出来,为那七万冤魂,讨一个迟到的公道?

这抉择,关乎良知,更关乎身家性命。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t3I8eTA7

接下来的几日,这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有增无减。三司会审的消息被严格封锁,外界无从得知任何进展。但各种真真假假的流言却愈发猖獗。有人说谢玉在狱中矢口否认一切,大骂程知忌和幕后主使;有人说悬镜司已经找到了何文新,取得了关键证词;更有人信誓旦旦地宣称,当年赤焰军副将聂锋并未战死,而是侥幸生还,即将入京作证……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搅得人心惶惶。

言豫津闭门谢客,连往日里常来往的谢弼、廖廷杰等人也一概不见。他整日待在府中,时而看书,时而习字,看似悠闲,实则心神无一刻不系于外界那场无声的惊涛骇浪。

他偶尔会去母亲房中坐坐。言夫人谢氏的精神似乎因这连日的事变更加不济,终日恹恹地靠在榻上,望着窗外发呆,对儿子的问安也只是勉强回应几句。言豫津看着她日益消瘦的脸庞和空洞的眼神,心中酸楚,却无言以对。他知道,母亲并非对一切毫无感知,那些被提及的旧人旧事,必然也勾起了她心底不愿触碰的回忆与伤痛。

而他的父亲言阙,依旧将自己封闭在那间充满丹砂气息的静室之中,仿佛外界天翻地覆,都与他了无干系。只是言豫津有一次深夜经过静室院外,隐约听到里面传来极力压抑的、如同困兽般的低吼与呜咽,那声音中蕴含的痛苦与挣扎,让他悚然驻足,久久无法移动。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承受着这场风暴带来的冲击。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t3KQ0eGo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若是往年,此刻的金陵城早已是火树银花,灯市如昼,士女嬉游,通宵达旦。

可今年的上元,却笼罩在一片前所未有的清冷与肃杀之中。虽有官府依例在主要街巷悬挂了彩灯,但观灯者寥寥,巡城的兵士反而比平日多了数倍,警惕的目光扫视着稀疏的人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

言豫津没有出门。他独自登上府中的观星楼,凭栏远眺。夜幕下的金陵城,灯火零落,失去了往日的璀璨与生机,像一头在黑暗中蛰伏的、伤痕累累的巨兽。

寒风凛冽,吹得他衣袂猎猎作响。

他知道,这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平静,即将被打破。三司会审不可能永远没有结果,陛下也不可能一直沉默。那复燃的余烬,已然燎原,接下来,将是焚烧一切的烈焰。

他抬起头,望向北方——那是梅岭的方向。风雪应该依旧酷烈吧?那七万英魂,是否也在注视着这座他们曾经誓死捍卫的帝都?注视着这迟来了十三年的、艰难而惨烈的昭雪之路?

袖中的玉马坠子,紧贴着胸口,传来一丝微弱而坚定的暖意。

他轻轻握住它,如同握住一个承诺,一个信念。

余烬复燃,其光灼灼。

这漫漫长夜,终将过去。

【第三卷 第二十五章 终】【未完待续】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8_01ott3Lpvyu3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