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北鼻”三个字蹦出来,弹幕直接裂开——一个佃户女儿跟地主撒娇,观众集体出戏:这哪是民国,分明是穿越甜宠。
“老北鼻”三个字蹦出来,弹幕直接裂开——一个佃户女儿跟地主撒娇,观众集体出戏:这哪是民国,分明是穿越甜宠。
《生万物》翻车,翻车得明明白白。
剧组租了200亩地,真把麦子从青苗拍到金黄,镜头里连蚂蚱都带泥。
迟蓬演的老太太一抬手,全是老茧,杨幂第一次素颜下地,泥点子溅到睫毛,那一刻全网都在刷“姐终于不端着了”。
可惜好景只撑了十集,后面剧情像被拖拉机碾过,稀碎。
银子这条线最离谱。
原著里她被亲爹五斗米卖进地主家,洞房夜就被踹下床,第二天还得跪着给正房端尿盆。
剧里倒好,新婚夜就敢拍桌子要粮食,地主老公还笑呵呵喊“小祖宗”。
粉丝剪的糖点视频里,两人月下对饮,弹幕飘过“老北鼻多喝点”,活像民国版霸总小娇妻。
有历史博主直接开麦:佃户女儿敢这么横?
按大清律,先打二十板子再沉塘。
更魔幻的是绣绣。
怀着孕挺着大肚子调解邻里纠纷,谁家丢只鸡她都要管,最后累到流产还惦记着给长工送鸡蛋。
弹幕齐刷“圣母成精”,隔壁村都不敢这么编。
土地呢?
开头那200亩麦浪多震撼,后面全成了背景板,镜头一转就是绣绣在炕上哭、在村口哭、在河边哭,哭到观众麻木:这到底是农事纪录片还是苦情MV?
反观《红高粱》,九儿往驴车上一坐,红棉袄映着高粱酒,野性得像要烧起来。
余占鳌抢亲那场戏,按现在的眼光妥妥的“土匪行为”,但放在1930年代的高密,就是活命的本能。
高粱酒从定情信物变成燃烧弹,爱情线始终长在土地上,连野合都带着泥土腥气。
网友总结:看《红高粱》是“酒里掺血”,看《生万物》是“血里兑糖精”。
最扎心的是,《生万物》播完,临沂当地大爷接受采访:“电视里那闺女下地还涂口红,俺们村媳妇儿插秧回来,裤腿能拧出二斤泥。
”一句话戳穿所有滤镜。
剧组后来发声明,说“会吸取教训”,被群嘲“早干嘛去了”。
有老编剧在朋友圈发长文:“现在拍农村剧,不先去老乡家吃三个月咸菜疙瘩,就别动笔。
”
土地不会说谎。
它记得每一道犁沟的深浅,记得哪年蝗灾哪年丰收,却记不住那些悬浮的爱情。
《红高粱》里九儿最后把高粱地变成战场,《生万物》却把土地拍成了影楼布景。
观众不是傻子,麦子黄不黄,眼泪真不真,一眼就能看穿。
来源:荒村古宅探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