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暑期档大盘跌到低于前两年三分之一,全网2.7亿播放量成天花板,观众开始集体嫌弃长剧
今年暑期档大盘跌到低于前两年三分之一,全网2.7亿播放量成天花板,观众开始集体嫌弃长剧
数据来自云合,8月17到22日最高单日2.7亿,比2022年同期的3.7亿低了近30%。
在短视频、手游和线下演唱会夹击下,能完整追完一部40集体量的观众越来越少。
换句话说,以前撑起一个夏天的剧,现在只能混个及格。
《生万物》成了唯一例外,收官那天独占46%流量,相当于半个大盘,放在过去只是正常爆款的中游水平。
它讲的是农村女性自救,没有顶流,全靠口碑撑到破亿,告诉市场:题材接地气也能杀出血路。
其余在4000万档徘徊的只剩《藏海传》。
这部古装传奇靠肖战扛热度,却从第一集就被吐槽节奏慢、权谋浅。
对比去年同档《沉香如屑》的1.2亿首日,流量腰斩已是常态。
更尴尬的是腰部。
3000万俱乐部里,《以法之名》靠涉案扫黑,豆瓣开分7.5,却挡不住第四周流失三成观众。
《临江仙》玩师徒双虐,弹幕喊爽,留存率依旧掉。
2000万级别的《凡人修仙传》烧钱做特效,每集成本超800万,回报率只够保本。
平台悄悄下调爆款线。
以前均集破亿才算大爆,现在6000万就敢开庆功宴。
二八效应下,90%的剧连名字都没被记住,直接埋进片库吃灰。
新招也试过。
《书卷一梦》把穿书套路塞进古偶,女主在书里和反派谈恋爱,前三集口碑炸裂,后期评分落到6.1。
观众骂的不是设定,是又遇工业糖精。
创新被旧框架吞掉,成了换皮不换骨。
服化道确实卷出花了。
《桃花映江山》一套婚服花了40万手工绣片,镜头里只出现3秒。
钱花出去,剧情撑不住,观众截图完就弃剧。
卷制作不卷剧本,成了行业通病。
政策在8月放出21条,把审查周期从60天压到45天,现实题材立项一路绿灯。
可松绑不代表万能。
现实题材扎堆,观众很快腻味。
扫黑、农村、律政一年上线二十部,套路对齐,审丑疲劳更快。
比内斗更狠的是外敌。
抖音日活7亿,单条3分钟短剧完播率超七成。
B站游戏直播一晚打赏流水能买下半部S+版权。
长剧再这么钝刀子割肉,用户时长会被切成碎末。
出路只剩一条:把预算从滤镜转移到故事。
砍掉一半流量片酬,多请两个扎实编剧,把20集体量讲到滴水不漏,比40集注水长剧更能留人。
今年唯一真香的《生万物》就是这么干的。
留给长剧的时间不多了。下一季如果还拿不出能打的剧本,观众就真的不回来了。
来源:古镇木雕赏精巧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