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汤德远:英雄到汉奸再到“觉醒”,他错过的那些关键时刻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5 08:36 1

摘要:汤德远一出场,扛机枪的样子帅得很,弹幕都在刷“这才是抗联该有的样子”。

“要是你也被关进那种地方,真能撑到底吗?

汤德远一出场,扛机枪的样子帅得很,弹幕都在刷“这才是抗联该有的样子”。

可才过几集,他成了给鬼子押粮的走狗,屏幕瞬间骂声一片。

有人直接弃剧:叛徒不配洗白。

先别急骂。

劳工营那段,真不是人待的:零下三十度穿单衣,一天两块发霉饼,皮鞭蘸盐水,一鞭下去皮开肉绽。

汤德远试过硬扛,也试过带人逃——他故意挑事让福庆罢工,自己趁乱摸清了岗哨路线,计划里连逃跑用的火柴都藏好了。

结果呢?

计划败露,三个兄弟被吊在广场活活冻成冰雕。

那天夜里,汤德远第一次没哭出声,眼泪冻在脸上,像两条冰溜子。

后来他开始给鬼子运粮。

弹幕说他“贪生怕死”,可镜头扫过他袖口:全是自己咬的牙印,血痂一层叠一层。

他不是没挣扎,只是挣扎没用——老山东派人试探他,故意把枪扔他脚边,他弯腰那一刻,远处机枪就悄悄对准了劳工棚。

他要是捡枪,棚里二十多号人全得陪葬。

真正压垮他的,是朝鲜人老李的死。

老李偷偷塞给他半块玉米饼,说“活着才能报仇”。

第二天老李就被狼狗撕了。

汤德远那天没哭,只是蹲在雪地里,把饼渣一粒粒捡干净,混着雪咽下去。

咽下去的不是粮食,是“活下去”三个字。

直到高云虎和福庆相继牺牲,他才开始炸粮仓。

不是突然顿悟,是终于算明白了:再怕死,也得死得值。

炸药包绑在身上时,他摸了摸机枪——当年那把枪现在锈得拉不开栓,就像他自己。

炸完警察局,他坐在废墟边笑,笑得比哭还难看。

弹幕有人问“现在原谅他了吗?

”有人答“原谅不了,但理解了”。

这大概就是《归队》最扎心的地方:它没给英雄光环,只给了个血肉模糊的选择题。

汤德远最后没死在枪下,他活下来了,带着一身疤和半条命。

剧里没拍他后来怎样,但原著提到,抗战胜利后他回了东北老家,村里人指着他脊梁骨骂“汉奸”,他一声不吭。

直到九十年代,有记者找到他,他只说了一句:“我欠的命,下辈子还。

说到底,谁都不是天生的英雄。

那些在弹幕里刷“换我肯定宁死不屈”的,真进了劳工营,未必扛得住第一顿鞭子。

汤德远的“归队”,归的不是队伍,是归了自己——那个曾经相信“人得站着死”的自己。

只是这归途太长,代价太重,重到连“对不起”三个字都显得轻飘。

来源:在林中体验生命的蓬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