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把孟子义上周进出新丽大楼的偷拍图翻出来,说合同早签了;转头又冒出田曦薇在武术基地试盔甲的路透,裙摆长度和原著“银甲红袍”一个字都不差。
王鹤棣刚把刀拎稳,定妆照就被工作人员手滑发进粉丝群,三分钟后全网都是“沈妙到底谁来演”的尖叫。
有人把孟子义上周进出新丽大楼的偷拍图翻出来,说合同早签了;转头又冒出田曦薇在武术基地试盔甲的路透,裙摆长度和原著“银甲红袍”一个字都不差。
粉丝吵到凌晨两点,剧组默默把官宣微博设成“不可评论”,像极了我等老板发工资时突然装死的行政。
热闹背后,账其实挺冷。
新丽半年报写着《将门独后》预算3.2亿,比年初多了六千万,够拍两部半《苍兰诀》。
历史古装剧的回本线常年卡在“集均过亿”这条生死线,去年《长相思》靠相柳吐血剪了三百个短视频才爬过去,如今观众对“吐血”已脱敏,王鹤棣要是不能在《大奉打更人》里先验出金身,压力会直接烧到这部将门。
资本不是慈善堂,超支的六千万最后都得有人买单,要么是演员扛收视,要么是编剧熬夜加高光,要么是观众多充一年会员,循环套路从不换人。
另一边,优酷把《攻玉》的盘子直接掀到2.8亿,砸钱理由简单粗暴:唐代奇幻+赵露思=稳。
平台数据师把近三年同题材拉了个表,发现“唐幻”备案数飙涨120%,像极了我朋友圈那群突然集体开奶茶店的朋友,谁先抢到铺子谁赚钱。
技术层面更鸡贼,直接搬来《长安十二时辰》的虚拟拍摄棚,LED屏一围,雨雪风沙按钮秒切,演员不用去宁夏吃沙,后期省掉一半抠像钱。
只是《十二时辰》当年播完,观众记住的是张小敬的皱纹,没人讨论技术多牛,故事要是拉胯,再贵的屏也救不回一星的评分。
《十日终焉》的麻烦更人间真实。
原著作者凌晨一点发博,说选角流程把他踢出局,话里话外“你们懂个屁的无限流”。
制片方第二天上班打卡式回应:已成立“书粉顾问团”,欢迎监督。
翻译过来就是“吵可以,别耽误我招商”。
科幻特效组倒是实诚,直接打出《流浪地球》副导演旗号,意思很明显:钱我们花刀刃上了,要是最后扑街,锅不在技术。
观众其实也精,预告片一出,弹幕齐刷“别学《上海堡垒》”,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行业端,95后演员占比冲到63%,像极了我公司新来的实习生,便宜、听话、能熬夜,还自带社媒流量。
平台学精了,把“书粉投票”写进合同,选角先放瓜,让粉丝互撕出圈,省掉前期宣发。
只是投票池里混进大量水军,一天能投出八万票,数据漂亮得不像话,最后定的人还是平台早就谈好的那位,粉丝骂两句也就散了,毕竟下一部剧的海选链接已经甩过来,谁有空长情。
政策风声也没停。
总局新规把“科幻”列入重点审核区,要求“科学逻辑严谨、价值导向正向”,翻译成人话:穿越不能瞎穿,循环得有唯物主义解释。
于是编剧们连夜把“重生”改成“脑机接口幻觉”,把“鬼魂”改叫“高维意识体”,像极了我写日报时把“摸鱼”写成“碎片化时间利用”。
古装剧配额也在传收紧,平台赶紧把手上古偶排排坐,谁先杀青谁先发,于是横店现在夜里三点还灯火通明,群演在宫门口打盹,导演盯着监视器喊“这条再保一条”,像极了我月底冲KPI的狼狈。
说到底,观众要的东西一直没变:故事好看,角色带感,别拿工业糖精糊弄人。
可钱、政策、流量、粉丝、平台、政策、技术……每一环都在抢方向盘,最后车往哪儿开,没人敢打保票。
就像我中午点外卖,APP给我十张券,每张都写着“限时抢购”,我划来划去半小时,饭没点上,肚子更饿了。
剧还没播,瓜先吃饱,至于哪部能真香,哪部会翻车,等着看呗,反正遥控器在自己手里,不好看就退,会员到期不续,是最温柔的抗议。
来源:乘风破浪的钢琴xuiq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