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部没热搜没顶流的古装探案剧,开播六集热度飙到9500,把同期坐拥三千万粉丝小生的仙侠大IP直接踩进5分泥潭。
一部没热搜没顶流的古装探案剧,开播六集热度飙到9500,把同期坐拥三千万粉丝小生的仙侠大IP直接踩进5分泥潭。
昨晚打开榜单,很多人以为眼花。
唐诡3把服务器挤爆,天地剑心却从8100俯冲,连粉丝都懒得再刷。
落差之大,像给全行业打了一针清醒剂。
有人把锅甩给演员,说流量失灵。
可真正让剧粉暴走的,是王权富贵万剑穿心的名场面被改成血脉觉醒原地复活。
原著里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曾让多少人起鸡皮疙瘩,如今只剩满屏尴尬。
更离谱的是感情线。
清瞳突然多了个弟弟,两人对视慢镜头、同喝一碗药,官配粉还没磕到糖就先被喂刀。
男主第20集后每集出场不到60秒,弹幕齐刷男主开会去了。
另一边,唐诡3的做法简单到笨拙。
康国金桃案把太上皇、天子、公主三方放在一张棋盘上,谁该死谁该活,每一步都标得清清楚楚。
没有慢动作转圈,没有十级美颜滤镜,观众却舍不得快进。
很多人忽略一个细节:唐诡系列前两季评分一直卡在7出头,第三季直接跳到8.2。
这说明只要案子扎实,系列剧也能越拍越香,而不是一季比一季烂。
天地剑心的滑铁卢让平台亏掉至少两个亿广告位。
品牌方原本押宝顶流能带货,结果正片播出后,商务镜头被剪得七零八落,金主连夜把物料下架。
业内流传一张表,写满近几年IP+流量模式的翻车记录。
平均分数从六年前的6.8掉到今年的5.1,投入却翻了三倍。
钱越烧越多,观众越来越不买账。
有人担心,唐诡3只是偶然。
可它的弹幕量破百万,七成在讨论剧情,而不是刷哥哥好帅。
平台后台显示,超过40%的观看设备是电视端,说明家庭观众回归,真正想看好故事的人依旧庞大。
对比两部剧的制作周期,天地剑心从立项到杀青十个月,唐诡3用了一年半打磨剧本。
一个把时间花在赶档期,一个把功夫下在逻辑自洽,市场给出的反馈再直白不过。
更深层的原因,是观众结构变了。
90后00后成为会员主体,他们小时候读过原著,也混过论坛,对魔改零容忍。
想靠换头式剪辑、热搜词条糊弄,比十年前难十倍。
平台内部人士透露,现在招商先看剧本完成度,再看演员适配度,流量顺位已经掉到第三。
金主也不傻,谁愿意把钱投进一个注定被up主集体吐槽的坑。
对演员来说,这也是一记警钟。
成毅的演技没毛病,可角色被剪成背景板,粉丝再努力也救不了。
下次接戏,与其看片酬,不如先问剧本能不能看完整版。
对写作者而言,更是好消息。
只要故事立得住,不用跪求顶流也能被看见。
观众口袋里不缺那几十块会员费,缺的是值得掏钱的诚意。
唐诡3的爆火还带来一个连锁反应:同类型待播剧纷纷回炉重剪,怕步天地剑心的后尘。
据说有部大古装连夜请历史顾问,把原本飞起的奇幻设定拉回地面。
行业每一次退烧,都会冒出几匹黑马。
观众用脚投票,平台用数据说话,资本再财大气粗,也拗不过真正的需求。
好故事永远是硬通货,只是太多人忘了怎么写。
接下来几个月,还会有更多S+级大制作上线。
如果依旧靠魔改、加戏、炒CP三板斧,等待它们的只有更惨烈的翻车现场。
毕竟,观众已经尝过真鲜,谁还愿意回头吃泡面。
想通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什么唐诡3没花钱做热搜,却天天挂在网友嘴边。
真正的好剧不需要呐喊,观众会替它发声。
时间会奖励那些尊重故事的人,也会把糊弄观众的账一笔笔记清。
来源:积极的阳光haYU1w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