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回归的《新闻女王2》,打破续集魔咒了吗?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11-13 12:33 1

摘要:上线24小时全网热搜150条,广告商排队塞钱,TVB职场剧居然把男主写死还能这么横。

上线24小时全网热搜150条,广告商排队塞钱,TVB职场剧居然把男主写死还能这么横。

很多人以为续集必翻车,这次却集体被打脸。

11月5日《新闻女王2》放出前十集,豆瓣开分8.1,比第一季还高0.2。

平台内部数据更夸张:单集广告11条,10集总共92条,品牌多到连反派掏冰箱都能被记住。

观众边骂边追,播放量曲线一路往上冲,直接打破港剧续集魔咒。

最狠的是剧情。

开场五分钟,编剧就把上一季男主梁景仁写死,死因模糊,镜头只给了一副带血的工牌。

观众还没缓过来,佘诗曼饰演的文慧心已经自立门户,拉着小团队做自媒体直播,第一战就是直升机高空连线,流量瞬间冲破三百万。

另一边,张家妍死守电视台,预算被砍,人员被裁,每天开会像打仗。

许诗晴更绝,直接转行参选区议员,把新闻现场当成拉票舞台。

三条线齐头并进,每集结尾都留钩子,节奏快到0.75倍速都嫌慢。

广告植入也升级。

过去是角色口播,现在直接写进主线。

黄宗泽饰演的新反派古肇华,一边谈判一边从冰箱里拿出牛奶,镜头扫过logo,弹幕瞬间刷屏。

品牌方公开认领,说这条创意是剧组主动提案,播出后电商搜索量翻了七倍。

观众骂归骂,身体很诚实,同款牛奶三天卖断货。

平台招商部笑疯,第二季还没播完,第三季预付款已经到账。

更离谱的是AI主播线。

剧里电视台为了省钱,推出24小时虚拟主播,真人记者轮流被炒。

镜头对准新闻直播间,AI用0.3秒写完稿,情绪稳定,不拿工资,领导拍手叫好。

现实里,上周刚有网红用AI盗播新闻被约谈,剧情与热搜同步,观众后背发凉。

编剧透露,写剧本时采访了一圈媒体高管,得到的原话是:能省的钱一定省,能换机器一定换人。

剧播完,内部群里小编集体转发,配文:饭碗保卫战提前开打。

有人担心后续崩坏,理由很直接:港剧通病,开头炸,结尾垮。

这次未必。

文慧心直升机直播那场戏,镜头怼脸,她一句台词没有,只靠眼神把慌张、算计、野心演得明明白白。

弹幕刷屏:女王气场两米八。

黄宗泽更阴,脸上带笑,手里递刀,每句台词都在挖坑。

观众数了一下,十分钟里他埋了三条暗线,随便一条都能让主角团翻车。

编剧把职场厚黑学写成了操作手册,打工人看完直接代入,老板看完连夜给HR发消息:招人先查社交平台。

港剧终于放弃家长里短,也不靠枪战爆炸,就拍写字楼里的刀光剑影。

预算有限,那就把会议室当战场,把直播台当擂台,一句台词一个眼神就能让观众肾上腺素飙升。

内地职场剧还在纠结恋爱够不够甜,港剧已经告诉你:KPI完不成,恋爱对象也能卖你。

观众要的就是这股狠劲,解气,带劲,还能学两招。

数据也印证需求。

云合数据显示,第二季首播当天,港剧专区用户里18到35岁占比冲到78%,比第一季高出15个百分点。

弹幕高频词是真实、爽、想学。

平台趁热打铁,放出剪辑版职场生存课,单条视频播放破千万。

评论区清一色:比付费干货还带感。

广告商跟着加码,手机、汽车、招聘平台全来了,预算直接翻倍。

回头看,续集想不翻车只有一条路:把观众当聪明人。

不搞降智误会,不灌工业糖精,节奏快,信息密,人物立得住。

文慧心为什么带感?

她够狠,却守底线。

张家妍为什么圈粉?

她认死理,却肯背锅。

许诗晴为什么出圈?

她敢跳槽,也敢背水一战。

观众在她们身上看到自己,也看到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角色立住了,广告再多也能忍,剧情再狠也能追。

接下来还有十集,坑已经埋好:梁景仁到底被谁害死,古肇华背后金主是谁,AI主播会不会全面接管。

只要填坑不敷衍,评分还能再涨。

对打工人来说,这部剧最大的价值不是爽,而是提前演练:如果明天被裁,有没有勇气像文慧心一样单干?

如果对手耍阴,能不能像张家妍一样守住专业?

如果行业变天,敢不敢像许诗晴一样换赛道?

答案只能自己给。

剧播完,生活继续,狠劲留给自己。

来源:单纯生活家LmMOcM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