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刚刷完更新,《唐诡3》播到第七案,弹幕齐刷刷刷“看不够”,而隔壁《天地剑心》的同期集数却只剩下一地吐槽。
“爽”完就翻车,谁还愿意为流量脸买单?
昨晚刚刷完更新,《唐诡3》播到第七案,弹幕齐刷刷刷“看不够”,而隔壁《天地剑心》的同期集数却只剩下一地吐槽。
同一档期、同是古装,一个冲上8亿播放,一个停在3.2亿,差距肉眼可见。
更尴尬的是:广告商也跑了——《唐诡3》手里攥着15个品牌,《天地剑心》只有5个,还都是开播前就签的“盲投”。
资本最诚实,观众用脚投票,这两部剧的命运分水岭到底在哪?
先从最直观的体验说。
打开《天地剑心》,第一集人物关系没理清先来三场打戏,慢动作+旋转特写,男主回旋落地要三秒,女主台词还没讲完,屏幕右上角先飘来“X倍速”提醒。
弹幕有人喊:“到底谁打谁?
我是谁?
我在哪?
”剧本在拍的过程中还在改,演员今天拿到的台词明天可能就作废,逻辑断层随处可见。
李一桐饰演的“月主”原本人设轻盈,被临时加戏塞进三角恋,出场时间翻倍,戏剧冲突却原地踏步,她微博写长文说“尊重剧本但坚持初心”,五十万点赞背后,一半是心疼,一半是质疑:戏加得生硬,角色被撕成两半,观众当然不买账。
反观《唐诡3》,案子还是单元式,但它把“探案”真正拍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长安城清早的井水价、胡商过所门的龟甲印、夜禁前鼓声一百下后坊门怎么落锁,细节填满画面。
编剧说一集十二稿不是装专业,是要把“可查”做到“可感”。
第二个案子“雷公劈生”,看似志怪,内核是借贷盘剥,老妪借三贯钱半年滚成二十贯,观众瞬间共情——谁没被“砍头息”吓过?
推理之外讲民生,悬疑只是勾子,落点是人味。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它的30岁以上观众占到45%,而《天地剑心》只有22%。
成年人不再吃“爽点”那套,要看的是真实的人间烟火。
演员也遭殃。
成毅在《天地剑心》里眼神杀再到位,也挡不住“忽然爆发、忽然恋爱、忽然背锅”的剧本泥石流。
团队原本想复刻他去年爆火的“战损美人”路线,结果同一张脸被过度透支。
数据显示,剧集播出两周他掉粉七万,后援会公告暂停打投,把“冷静”打在公屏。
据说他已推掉下一部同类型古偶,准备扎进正剧圈洗标签。
李一桐更直接,告别“美美仙气”,转身进组《在人间》演工伤康复师,和白宇对戏,路透里穿工装裤趿拉板鞋,有望凭真实质感回一波血。
平台也在偷偷改方向。
爱奇艺年初的片单里,大IP流量剧占了大半,最近却突然把“非流量、强类型”项目的比例拉到35%,还设了“古装求实”专属评估组——说白了,就是复制《唐诡》模式。
广告商更敏感,谁家预算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能投“有自来水”的就不会陪“假热搜”玩。
导演柏杉还没杀青就拿到衍生网大《雷公案》的绿灯,同一套主创,同一套考据班底,观众信任被续费,良性循环就此跑通。
流量从前是盔甲,现在成了紧箍。
观众的阈值被短视频抬到天上,一眼看穿注水,再打明星招牌无效。
戏不行,十倍宣传费也填不了口碑黑洞;戏行,自来水自己开闸。
市场已经到了“看疗效”的阶段——谁能提供新知、新情绪、新方法,谁就占住坑位。
至于“古偶=安全牌”的老思维, passe得比片头曲还快。
剧还未播完,结局写在墙上:靠脸吃饭的红利已经结束,靠脑吃饭的时代悄悄到来。
内容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内容是万万不能的。
下一部想爆?
先把剧本写圆,再把人物写活,别的套路,观众不认。
来源:聪颖小红花cy4x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