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一部没流量明星、不搞花里胡哨宣传的历史剧,凭什么能杀出重围,火得一塌糊涂?更绝的是,它还让咱们的“老戏骨”于和伟,成了海峡对岸不少人心中的新男神。
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一部没流量明星、不搞花里胡哨宣传的历史剧,凭什么能杀出重围,火得一塌糊涂?更绝的是,它还让咱们的“老戏骨”于和伟,成了海峡对岸不少人心中的新男神。
这事儿,还得从那部让无数人又哭又燃的《沉默的荣耀》说起。
一部剧,咋就成了“现象级”?
你敢信吗?就在大家以为屏幕上全是小情小爱的时候,《沉默的荣耀》横空出世,直接给整个市场上了一课。它讲的不是家长里短,而是潜伏在龙潭虎穴里的真英雄。
于和伟演的吴石将军,那叫一个绝!他明明是咱自己人,却要顶着国民党高官的帽子,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过日子。外头的人骂他“叛徒”,把他当靶子,可谁能想到,他每一次在公文上签下的字,都可能救下成千上万的战士?这份孤独和煎熬,光想想就让人窒息。
最让人破防的,是当他把舟山群岛部署图这份“王炸”情报送出去,最后身份暴露时,他没有丝毫慌乱,反而是一抹坦然的微笑。那笑容里,有对党国的坚定,有对牺牲的无畏,更有对民族深沉的爱。那一刻,于和伟不是在演,他就是吴石将军本人!
这剧火到啥程度?国务院发言人都亲自下场点赞,说它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台湾的电视台和时事评论员也忍不住夸:“这部剧,拍得确实成功!”这可不是简单的收视率能衡量的,这是真正打动了人心的力量。
“宝藏演员”于和伟,咋就藏不住了?
说起于和伟,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哦,演曹操和刘备那个!”没错,他就是那个演啥像啥,但你总觉得他“欠个奖”的实力派。这次在《沉默的荣耀》里,他终于把“憋屈”多年的劲儿,全使出来了。
为了演活吴石将军,于和伟和剧组可是下了苦功夫。你可能不知道,吴石将军这个人物,其实和经典谍战剧《潜伏》里孙红雷的角色原型是同一个人。只不过,《潜伏》更多聚焦于他夫人的故事,而《沉默的荣耀》则几乎是百分百还原了这位英雄的真实经历。
剧组不仅翻遍了海量史料,还专门开了座谈会,编剧当场给烈士家属鞠躬致谢。拍完戏,全剧组人第一件事,就是去吴石将军的纪念地献花。于和伟站在那里,轻声说了一句:“先生,现在有很多人认识您了。”一句话,道尽了所有主创人员的心声:我们不是在拍戏,我们是在替英雄们,把他们的故事讲给这个时代听。
从“黄金配角”到“定海神针”,他走了多久?
于和伟的演艺路,简直就是一部励志剧。他不是那种帅哥,刚入行时,只能演些不起眼的小角色,一演就是好多年。可他从来没糊弄过任何一个角色,哪怕是只有几句台词的龙套,他都得琢磨透了再上场。
这种较真儿的劲儿,让他练就了一身“内功”。直到《觉醒年代》里的陈独秀,他才彻底爆发!那身穿长衫、为民族奔走呼号的身影,那在狱中看着颓废学生,从自嘲一笑到眼神坚定、振臂高呼的爆发力,看得人热血沸腾!
连拿了奖的张译都在台上说:“我觉得于和伟老师才该拿这个奖。”这可不是客套话,这是同行之间最真诚的认可。他就像一瓶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不动声色间,就能把你的情绪牢牢抓住。
《沉默的荣耀》的成功,是所有用心做内容的人的胜利。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好故事,永远有市场;真正的好演员,终究会被看见。于和伟或许还在等那个“最佳男主角”的奖杯,但在我们观众心里,他早就是无冕之王了。毕竟,能让英雄不被遗忘,让历史照进现实,这本身,就是最高的奖项,不是吗?
来源:执度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