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曾经的古装男神胡歌,如今会因为一部新剧被推上风口浪尖。就在前几天,《风起禾尽张居正》正式官宣主演胡歌,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的抵制声音如潮水般涌来。
胡歌新剧《风起禾尽张居正》引发争议,从梅长苏到张居正,观众质疑其形象不符、演技受挑战。
面对抵制声音,胡歌能否凭借顶级制作班底实现逆袭?历史正剧的选角背后,究竟是人设不符还是观众偏见?
谁能想到,曾经的古装男神胡歌,如今会因为一部新剧被推上风口浪尖。就在前几天,《风起禾尽张居正》正式官宣主演胡歌,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的抵制声音如潮水般涌来。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胡歌演张居正?那个明朝历史上权倾朝野、改革图强的首辅大臣?光是想象一下画面,就觉得有点违和。
翻看网友们的评论,更是扎心。有人说“胡歌演张居正?那我都能演嘉靖皇帝了”,还有人直言“张居正要是长胡歌这样,万历皇帝要灭他真不奇怪”。这些评论虽然毒舌,却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胡歌的外形和气质,与大家想象中的张居正相差甚远。
不得不说,胡歌这些年的演艺之路确实有些坎坷。从《琅琊榜》的巅峰之后,他似乎进入了一个迷茫期。
《繁花》拍了三年,水花不大。《我本高山》中饰演张桂梅老师虚构的丈夫,被批篡改真实人物经历;《楠丁格尔先生》更是因为性转历史人物未开拍就遭抗议。
这一连串的“翻车”,让观众对胡歌的选剧眼光产生了怀疑。大家不是不喜欢胡歌,而是担心他再次“踩雷”。
毕竟,张居正这个角色太重要了,演好了能封神,演砸了可能就是万劫不复。
何况,《风起禾尽张居正》改编自茅盾文学奖作品,由陈道明监制,可以说是“国家队”级别的配置。这样的重磅项目,选择胡歌挑大梁,确实让人捏一把汗。
让我们回顾一下胡歌的演艺生涯,从《仙剑奇侠传》中痞帅的李逍遥,到《琅琊榜》中运筹帷幄的梅长苏,胡歌的转型曾经相当成功。但近年来,他的状态明显发生了变化。
母亲离世、结婚生子,这些人生重大转折让胡歌的气质变得更加内敛和深沉。他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也从曾经的阳光少年变成了如今胡子拉碴的“颓废大叔”。这种转变,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他的接受度。
但换个角度想,也许正是这些人生阅历,让胡歌有了演绎复杂历史人物的底气。张居正不仅是权臣,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有抱负也有软肋,有光芒也有阴影。这样的角色,需要的不是一张完美的脸,而是能够驾驭复杂性的演技。
说到张居正这个形象,观众心中自有一杆秤。不少人提名王劲松,认为他的官服装扮不怒自威,眼神中自带文臣的铮铮铁骨。也有人推荐辛柏青,觉得他的文人气质与张居正不谋而合。
不用说《大明王朝1566》中郭东文饰演的张居正,那个长须美髯、沉稳老练的形象早已成为经典。珠玉在前,胡歌的压力可想而知。
然而,历史剧的选角从来不是“像不像”那么简单。真正的演技,是能够让观众相信“他就是”。陈道明当年演康熙时,也没有人觉得他“像”历史上的康熙,但他用演技征服了观众。
说实话,现在就对胡歌的张居正下定论,为时过早。影视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终呈现的效果取决于导演、编剧、造型、表演等多方面因素。
胡歌这些年的选择,看似随意,实则有其深意。他去西藏拍摄《生命树》,出演央视短剧《奇迹》中的援藏干部,这些看似不相关的角色,其实都在磨练他的演技和心性。也许,他正是在为张居正这样的角色做准备。
而且,让我们想一想:如果胡歌真的完全不适合这个角色,陈道明这样的老戏骨会同意监制吗?顶级制作团队会冒险选择他吗?或许,他们看到了我们尚未看到的可能性。
在演艺圈,转型从来不是易事。胡歌从偶像派到实力派的道路,注定充满争议和挑战。张居正这个角色,可能是他演艺生涯中最大的一场赌局。
作为观众,我们不妨放下成见,给胡歌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毕竟,当年的梅长苏问世之前,谁又能想到胡歌能够驾驭那样复杂的角色呢?
影视创作需要创新,演员需要突破。与其现在就开始抵制,不如静观其变。是好是坏,播出之日自有分晓。
读者朋友们,你们觉得胡歌能演好张居正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兮兮爱看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