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俞乐山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思,把负债累累的五金厂重新经营起来,换来的却是三顶大帽子。
《依依向北风》是一部久违的年代剧,讲述了一代知青下乡返城的故事。
压价格,抢人才,偷技术!
俞乐山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思,把负债累累的五金厂重新经营起来,换来的却是三顶大帽子。
每一顶扣下来,都比他当初黑市上倒卖布票的罪名要大。
他用更好的技术,更好的服务,更便宜的价格,拿到了许多下游订单。
而这些订单在计划分配里,原本是属于另外一家国营五金厂的。
这个厂的厂长和肖树德是一样的货色,管理着最优质的资产,却没有为人民创造财富的能力。
不思进取,只想着坐吃山空。
被俞乐山抢走订单之后,气急败坏地开始整人。
做事情的能力是没有的,整人的能力是炉火纯青的。
俞乐山他管不了,只能是向上级反映情况,而给俞乐山做技术指导的工程师谢敬思就倒霉了。
先被打为“叛徒”,之后又被造黄谣,狠抓生活作风问题,一时间成了厂子里的过街老鼠。
俞乐山自从出狱之后,人学聪明了一些。
这一次承包国营五金厂,他都会找时间给盛必捷汇报工作,避免犯错误。
只是他没有想到,盛必捷虽然年纪大,在县里也担任重要职务,但在一些方面也是新兵蛋子。
对于上面的风向转变,组织里的权力斗争,缺少必要的敏感度,甚至远远不如年轻的乔正君。
乔正君在职务竞争中,输给了工业局的高副局长,没有能够如愿调去市里,回到公社后郁郁寡欢。
在听闻了五金厂的消息,他敏锐的察觉到了这是自己逆风翻盘的机会。
高副局长其实什么也没做,就是运气好,撞上了俞乐山重振五金厂,白捡了一大成绩,得到了高升。
那反过来,如果五金厂不是成绩而是错误,那高副局长就上不去了,机会就重新落在自己头上。
县里在刘达生的领导下,对俞乐山还是有支持的,但市里有意见不同的声音,且力量不小。
乔正君意识到,自己只需要献祭俞乐山,向市里反对的那一方交投名状,选好队伍站好队伍,就可以得到提拔。
如今的乔正君在经历的抛弃妻女,却没有得到任何惩戒,反而是步步高升之后,性情早已不同当初。
人都是有路径依赖的,什么样的作为得到奖励,什么样的作为又被惩罚,最终会塑造他的行为模式。
乔正君当初只是关心盛雪竹,就因此受到牵连入狱,后来抛弃女儿暖暖,和刘天瑶结婚,反而是仕途顺畅。
公道和背叛,善良和利益,早已重塑了他的为人处世。
他对俞乐山没有一丝一毫顾念旧情,也不存在所谓的公报私仇,只不过是利益冲突,俞乐山挡了他的路。
他找来王潇,利用王潇和俞乐山感情上的纠葛,引诱王潇写了一篇罔顾事实,批判俞乐山的报道。
这篇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像一把利剑刺向了俞乐山,同时也斩断了那些想要护着他的人。
不管是刘达生还是盛必捷,也都不敢在风口浪尖上为俞乐山出头。
他们都是从特殊年代走过来的,更清楚这种斗争的残酷。
其实回过头看,那些厂子真的是没有能力做好生产管理吗?
并不然,他们只是不像俞乐山一样一穷二白,不愿意冒着仕途受损的风险去改变。
俞乐山只能是独自扛下所有的压力,社会舆论的压力,拖累朋友的压力,债务的压力。
其实摆在俞乐山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和乔正君一样选边站队。
他已经被一派人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被打成了反派典型,这种局面已经超出了生产管理销售的范畴。
他想要翻盘就只能成为胜利方,不是东风压到西风,就是西风压到东风。
如今他最应该做的,就是尽快和处境一样尴尬的工业局高副局长沟通了解情况。
弄明白形势变化,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才能共谋大业。
看不清形势的时候,做得越多错的越多,能力越大失败越大。
来源:乌圆追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