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快20年的电子榨菜和6万弹幕一起灰飞烟灭,让《士兵突击》老粉彻底破防?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4-12-06 23:47 5

摘要:如果常看的话,估计也遇到过某部番剧突然被下架的情况吧?这些片源要么是没版权的,要么是私人上传的,所以经常能看到网友说自己上一秒还在看,下一秒就“喜提”下架了。

小熊猫丨文

平时大家会在B站上看一些老电视剧或者老动画吗?

如果常看的话,估计也遇到过某部番剧突然被下架的情况吧?这些片源要么是没版权的,要么是私人上传的,所以经常能看到网友说自己上一秒还在看,下一秒就“喜提”下架了。

而最近,这不幸的事轮到了一部叫《士兵突击》的剧。一时间,炸出了不少潜水的观众,他们开始四处奔走相告,抱头痛哭。

剧被下架确实是一件悲惨的事,但网上资源也不少,怎么他们看上去这么悲伤呢?因为他们在意的,更多是这部剧多年积攒下来的6.6万条弹幕。

不过粉丝们也没有沉浸在下架的悲伤中,转眼间就已经投入拯救6.6万条弹幕大军的工作之中了。

这位菩萨甚至已经做好了

而这一派热闹的场景,恍惚间就像回到了曾经《士兵突击》仍在热映的千禧时期……很难想象,《士兵突击》这样一部完播快20年之久的电视剧,时至如今还广受欢迎。

互联网上,无数网友将它视为跟《甄嬛传》同一地位的电子榨菜,一遍又一遍地重温。

也有不少年轻人在阴差阳错下陷入其中,成为新的观众,并紧随其后加入了它的讨论以及梗图二创中。

@oops

所以,《士兵突击》辗转20年之久,是什么让它的热度长盛不衰?这一切还得从2006年冬季末开始说起……

提到《士兵突击》,更多想到的估计会是“神剧”、“军旅天花板”这些溢美之词。但相较于如此之高的成就,它的首播看上去似乎就有些波澜不惊了。

从网友整理的收视率名单来看,2006年首播时《士兵突击》甚至没有进入过前十的榜单……

来自豆瓣网友

至于片子所讲述的故事,乍看之下也是相当套路。无非就是乡下傻小子许三多凭着自己的“傻”劲儿以及周围人的帮助,渐渐逆袭成长登上步兵巅峰的“爽剧”。

许三多

然而半年后,伴随着网络热议和复播,《士兵突击》迎来了现象级的大爆。一夜之间,它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

在议论声中,人们剖开它看似套路化框架的表皮,才发现故事的内容其实别有风味。

它没有“手撕鬼子”的炸裂剧情,没有壮烈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你情我爱的情感纠葛,更没有机械降神般的金手指。只是平实地描绘了一群基层士兵的军旅生活。

在日复一日的残酷操练后面,有新兵连进阶到特种兵时经历的模拟对战和选拔,有男妈妈、傲娇上司、帅但不油的B王等个性鲜明的角色,有兄弟战友之间难以言说的深厚情谊,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还有一个在父亲勒令下,半推半就当上兵的乡野小子,靠战友们的帮助以及漫漫军旅的磨砺,逐渐适应部队生存,理解作为一名军人的意义与光荣。

尽管复播后仍然有一些批评——有人吐槽它像一部成人童话。也有人吐槽它过于煽情,操练的情节较少。但这依旧无法阻挡节节高升的收视率和更多人的支持与共鸣。

因为《士兵突击》的影视表达以及剧情想传达的价值观,与当时的现实环境是相互挂钩。

比如经常被吐槽的主角许三多,并非是编剧兰晓龙另辟蹊径的设计,而是因为他曾扎根军营,发现过许多跟许三多这样稍显木讷但又十分真诚的人。

07年央视采访编剧兰晓龙

主创团队选择非科班出身,长相平平的王宝强出演主角,也正是因为他身上与之类似的特质。

而被诟病的煽情戏份之下、却真实地反映了2000年后,中国军队从传统的机械化作战转向信息化作战的改革历程。

这些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不得不为此面临撤除连队、改编改制、退伍复员的别离。

而真诚、纯粹、接地气,故事所反映出的这些特质,就是当时观众最喜闻乐见的。

《士兵突击》也描述了这样的场景

最终,《士兵突击》包揽了一众人气奖项。

连当时在剧中还名不见经传的主演,王宝强、张译、段奕宏、陈思诚等,以及主创康洪雷、兰晓龙等,都成了如今构筑影视行业的“半壁”江山。

它的剧情框架、人物设计,成了日后军旅题材电视剧教科书级别的模版。而它的精神内核更是让无数好男儿背上行囊从军,一度被称为最好的征兵广告。

之后,主创团队趁热打铁,推出了一部汇聚了原班人马的成功续集——《我的团长我的团》。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照

这部在豆瓣上评分9.6的神剧,不仅超越了《士兵突击》的9.5分,同样也接过了它的接力棒,将这种精神、这个IP进行了延续。

2007年,在主流媒体们大肆报道剧中“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赞扬军中战友们互帮互助的精神时,另一个前卫又另类的解读视角,自一处隐秘角落中生根发芽。

可能在当时看来,它的存在并不显性,但同样是《士兵突击》走红的因素之一——那就是,同人文化。

来自古早同人女的彪悍发言

这听上去让人匪夷所思。毕竟一个偏严肃的军旅题材在那个年代还有同人这事,就足够奇幻了。

而考古过相关资料后,我更是震惊于当年《士兵突击》的同人二创数量究竟有多恐怖——据说,它促使了女性向文学网站晋江内部同人文库的建立。

晋江截取的部分同人文整理

真没想到,那个大部分人家里只有连宽带的台式机和小笔记本的年代,原来就有这么多人上网冲浪嗑CP写同人了。

不知道那时候的同人作者,现在又会是谁的老师、谁的领导、谁的老妈呢?

但在拜读过几篇流传甚广的同人文之后,我发现《士兵突击》能够有同人并不出奇。

因为,比起许多依靠“工业糖精”堆料塑造出来的流水线CP来说,《士兵突击》性格迥异又生动形象的人物、扎实的故事剧情,确实为同人文学的百花齐放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当然啦,在继续讲之前,我得先叠个甲避免误会。

以下例子不涉及我对原作和题材的不尊重,只是考古了当时这些创作者们基于原作而展开的遐想。

比如,能力超群的痞帅军官袁朗与博学多才的高智下属吴哲,他们针锋相对、相爱相杀。

又比如,温柔体贴的史今与忠诚刚强的班副伍六一,则是细水长流、彼此依靠。

就连兰晓龙编剧,自己也有动过CP脑——后续评价角色性格时,他曾直截了当地说:木讷老实的许三多与竹马成才之间的相处,更贴近于恋人关系。

这波来自官方明目张胆的盖章,简直是把同人作者们逼上了一条绝路。

不过,以军中战友禁忌之恋为主的同人文,在剧集衍生创作中其实只占据了一小部分,并且长期处于私下范围圈地自萌的状态。而我一开始也落入了刻板印象的圈套里。

事实上,《士兵突击》非角色恋爱向的同人才是当时创作的主流。

翻红之后,粉丝们自发整理了一波

有的是承接剧集本身继续创作的番外,有的是以其他角色为视角的成长故事,有的是扩写剧集中一带而过的情节,还有的是各种架空的新设定。

饰演袁朗的段奕宏还收到过粉丝给的同人

据说是一些无CP向和袁朗与剧中妻子的同人

可以说,当时人们更钟情于《士兵突击》的故事本身,所以同人创作也更贴合原作的创作方向,聚焦在描述“友达以上”兄弟情,以及多姿多彩的群像生活。

出演史今的张译本人也曾频繁活跃于贴吧,并自己写点同人

而同人文化,也无形之中让《士兵突击》的受众生态变得更加多元化,许多之前对军旅、战争题材不感冒的人,在同人作品的传播下被慕名而来,进而了解片子本身。

《士兵突击》热播潮过去后,讨论和热度并没有随之冷却降温,反而一直持续不断。

前面我们也说过,现在很多网友会把它当做下饭剧。而即使是曾经没能在电视台看过的年轻人,也尝试着在网上找资源,他们聚集在斗鱼虎牙的轮播电视剧直播间,或者是UP主们的剧集解说,又或者是B站搬运的剧目合集下。

然后彻底迷上了它,并贡献了6.6万条的弹幕大军。

每当剧集里出现轻松幽默的角色或者桥段时,总有令人捧腹的弹幕飘过。

全文背诵机密内容并准备写进家书中的许三多

给班长带早饭却因为两个热鸡蛋被红外发现,演习失败

许三多犯错,成才告诉他可能会被流放去养猪

社交平台上,也逐渐出现了不少《士兵突击》的梗图。

但如果我们更细致地聚焦到失去的6万多条弹幕、各个网络平台的长评,则会直观地察觉到,现在这批观众的关注点似乎已经发生了微妙的改变。

之前,他们或许更多是透过故事看人物,现在,他们透过故事看自己,并共情自己。

一直深受观众喜爱的班长史今,成为了人人羡慕并且想要拥有的好领导。因为他总是给许三多兜底、鼓励他成长、以他为荣,简直就是“心软的神”。

但现实中,像史今这样的好领导屈指可数。

天资聪慧的成才,趋利避害、精致利己,曾经因为只考虑自己而让不少观众厌烦。

然而再回看时,它却像极了我们这些长大后丢失本心、独善其身的社畜,更多人才发觉,讨厌他的原因是害怕自己成为他……

至于主角许三多,迟钝、平凡,和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有人嫌他笨,只会拖后腿。有人嫌他轴,只会认死理。

可明明一直都不怎么受观众欢迎的他,也开始被越来越多人理解,并扭转了风评。因为他始终保有赤子之心,闷头专心做事,这样的品质在如今浮躁的社会里显得难能可贵。

观众们的焦点随时过境迁而有了新的解读。与此同时,曾经偏安一隅的同人文化,也在《士兵突击》又一次的翻红和互联网突如其来的炒作下有了新的发展。

只是,与过去百花齐放的同人圈不同,如今涌入《士兵突击》的同人作者似乎被“士兵突击其实是一部围绕着许三多展开的偶像剧”这套流传甚广的说辞给说服了。

原作中,精致利己的竹马成才对所有人都做表面功夫,却只对许三多一颗真心;班长史今一直像母亲一样照顾着许三多;特种兵的队长袁朗从第一次见面被这个无名小子反侦察之后,就对他另眼相看,甚至邀请当时还是新兵的许三多加入自己的队伍……

腹部绕杠333个破纪录后晕倒的许三多,简直是众星捧月

以上桩桩件件,让同人创作的重点彻底不可收拾地朝许三多为中心的CP向倾斜,致力于“管他清的白的全都剪成黄的”。甚至还给这部剧起了个新名字——《恋与许三多》。

这场“战火”,甚至波及到了许三多的扮演者,王宝强。

不久前“王宝强嬷嬷”这一词条登上热搜。“嬷嬷”在同人文化里,指的就是偏向让某个角色当受的爱好者们。

由于许三多CP创作不断增多,粉丝群体不断壮大,搞得路人们刷到后都开始发出“异食癖”的尖锐爆鸣。

至于有人翻出了曾经王宝强上军旅真人秀节目《真正男子汉》被一群士兵围绕的片段,试图佐证“许三多”在军人们心目中的白月光地位,则又是后话了。

总之,《士兵突击》圈地自萌多年的耽美向同人一朝成为圈内的主流声音,不仅让路人们大为震撼,招来观众的不满,也让喜欢同人的粉丝们感到困扰。

诚然,小众同人文化被推至风口浪尖确实会破坏大众对《士兵突击》的印象。

但不可否认的是,持续不断的产出和时隔多年后的流行,其实也印证了《士兵突击》这部剧作那些能够承载时间磨蚀的精华。即使到二十年后,它依旧没有落伍于时代。

导演康洪雷曾在几年前的一次采访中,提出了对《士兵突击》同人创作的看法:CP也好,网络文学也好,耽美也好,都是大众对人物理解的角度更进一步了,在这个基础上改编一些优秀的作品,更符合现在的口味,没有什么不好。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像《士兵突击》这样优秀的老剧,其实都是一只写满了字迹的漂流瓶,不同时代的解读在思潮中互相碰撞,也见证了着时代的发展。

不知道下一个十年,它又会有什么新的解读呢?

来源:BB姬Studi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