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完《浪浪山小妖怪》走出影院,我脑子里只剩一句话:原来我们打工人连妖怪都不如。
看完《浪浪山小妖怪》走出影院,我脑子里只剩一句话:原来我们打工人连妖怪都不如。
片子刚上三天,豆瓣短评里全是“破防”“照镜子”,可真正让我坐不住的,是那只小猪妖被领导一把火烧掉羽毛箭的瞬间——那不就是上周我熬夜做的方案被主管一句“重做”扔进碎纸机的翻版吗?
先说最扎心的。
老鼠精怕黄鼠狼,黄鼠狼怕和尚,和尚怕老鼠精,绕一圈谁也没比谁高贵。
我在工位上怕组长,组长怕经理,经理怕老板,老板怕客户,客户怕没钱。
恐惧这玩意儿根本不分物种,它只认位置。
影片把这点拍成段子,我却笑不出来,因为心里那杆秤早被KPI压弯了。
再说身份。
四只小妖怪坚信自己是取经人,最后真成了。
听起来像鸡汤,可现实里我见过更离谱的。
前公司前台小妹天天蹭产品会,半年后跳槽去竞品当产品经理,现在名片上印着“资深”。
她靠的不是技能,是敢信。
我信了三年自己只是小运营,结果真就一直是小运营。
信什么,最后就长成什么,电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
职场潜规则那段最血淋淋。
小猪妖和乌鸦哥熬通宵做的箭,被豹督头一句“不合规矩”劈了。
弹幕飘过“像极了我的周报”,我直接截图发工作群,没人敢接话。
努力不如会站队,技能不如会敬酒,电影把这点拍成喜剧,现实却演成悲剧。
更惨的是豹督头自己,后台不够硬,下一秒就被黄眉一刀秒。
原来在关系网里,中层才是最危险的耗材。
说到关系网,蛤蟆精二舅一句话,小猪妖直接进了大王洞。
我表弟去年毕业,投了一百份简历石沉大海,最后靠我妈跳广场舞认识的阿姨,内推进了国企。
阿姨连他专业都说不清,但人家就是能拍板。
电影把“有人”和“没人”的差距拍成妖怪世界,现实里连遮羞布都不要。
最窒息的是“无路可退”。
小猪妖他妈从头到尾没提过“回家”俩字,只问“啥时候升小头目”。
我妈视频时也这样,不问累不累,只问涨没涨工资。
不是不爱,是知道回去更没路。
村里同龄人二胎都生了,我回去能干啥?
电影把这点拍成母子温情,我却看出一身冷汗。
才能不值钱那段,鸡妖刀工惊艳,还是被甲方逼成流水线。
我前同事PPT做得像动画,照样被领导说“不够接地气”,改来改去成了word。
才华在系统面前就是螺丝钉,电影用鸡妖的刀告诉你:会切菜不如会切中领导心思。
最后的大饼最眼熟。
大王洞领导给小猪妖画“升仙”的饼,转头自己都不信。
我老板年初画饼“今年上市”,现在改口“稳健发展”。
愿景管理这词听着高级,其实就是高级忽悠。
电影把这点拍成笑点,打工人笑完继续加班,因为不信连饼都没得吃。
说到底,浪浪山不是妖怪山,是写字楼。
小猪妖不是我,是我们。
电影结束灯亮起,我手机弹出加班通知,那一刻突然懂了:
要么继续当妖怪,要么下山当人——可下山的路,早被房贷车贷堵死了。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