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作为一个初识《大奉打更人》的读者与观众,第一印象无外乎“男频爽文”或“无厘头喜剧”。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作为一个初识《大奉打更人》的读者与观众,第一印象无外乎“男频爽文”或“无厘头喜剧”。
可所谓的“无厘头”,并不该只有荒诞与幽默这两种过于浅薄的意思。
就像曾经年轻人对“周氏无厘头”的浅见,在经历了人生磨砺与捶打后,才猛然发现那些藏在无厘头背后的“反讽”“无奈”与“感悟”。
值得表扬的是,虽然《大奉打更人》几乎从头至尾都遵循了无厘头的搞笑与幽默,却在大结局之前借由郑兴怀的慷慨赴死,让这部本无什么“营养”的古装剧,有了一丝属于家国情怀的大气磅礴。
可说到底,剧中最出彩、最吸引人的,终究还是那个“中二晚期”的杨千幻。
而让人过目不忘、津津乐道的经典镜头,也是急于人前显圣的杨千幻,在飞向“金刚怒目法相”时,那一近一远、一静一动的搞笑场面。
可对于读过或听过《大奉打更人》小说原文的读者与听众来说,这场让许七安真正人前显圣的大战,本应该能让人从中品读出更多深意与回味无穷。
正如现下正热的“侠之大者”那般,所谓的“家国情怀”固然让人肃然起敬,也很容易让观者产生代入感或共情。
但这种大势上的热血,却并非是“无厘头”这种表现形式可以真正驾驭的,也不是“周氏无厘头”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也许我们可说将一周好友与许七安并肩而战,与元景帝势同水火是一种“无厘头”的表现形式。
但这种硬将所有看似不合逻辑的剧情,与无厘头拼接在一起的手法,真能让人从中看到经典无厘头的味道吗?
或许郑兴怀的为民请命,郑兴怀的冤死狱中可以被理解,甚至说由此让这位一生驻守关边的一方父母升华到了另外一种境界。
但若说因为郑兴怀一人让许七安等一众武夫、术士与朝廷反目,多少应该给他们一些更多的理由与助力,可最终事与愿违让人侧目。
回看那场成为杨千幻秀场的“人佛大战”,原本那些藏匿在字里行间的人生哲理与感悟,那些本该让许七安这个角色借此脱胎换骨的内心戏描写。
却在许七安面对度厄的一次又一次复活中,成为了彻头彻尾的“无厘头”表演。
所有的内心戏被彻底省略,只为加入临安公主与许七安之间的当代爱情故事。
那些本该借由无厘头所展现的内容,那些让人在爆笑中感悟人生哲理的内容,最终彻底变成了一场没头没尾的闹剧,一场仅用一刀加“复活秀”便完结的烟花秀。
《大奉打更人》中的许七安,或许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一个登徒浪子般的人物,可他总能让人从一些肢体动作或内心描写中,感受到许七安并非只是一个如表面所写那般的人物。
也许最终的许七安确实能成长成一个身负家国情怀的侠之大者,但绝非像面对郑兴怀狱中殒命后这般,一夜间完成了人性、人格等方面180度转变的角色。
从改编的角度来说,《大奉打更人》或许是成功的。
但从人物丰满与否的角度来说,《大奉打更人》并非如表面这般成功与风光。
即便是作为主角的许七安,在缺少了众多辅助角色推动与对比的情况下,也或多或少丢失了小说那个万人敬仰者的风采与神韵。
关于《大奉打更人》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希望您可以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花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