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 3 小时挤崩平台,播放量暴跌 40%!《枭起青壤》高开低走,尾鱼 IP 改编又翻车?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8 00:06 2

摘要:开播 3 小时热度破 25000,直接把平台挤到瘫痪,可峰值过后热度狂跌近 1000 点,单日播放量从 6800 万断崖式跌至 4000 万。迪丽热巴、陈星旭主演的 S 级奇幻剧《枭起青壤》,正经历 “出道即巅峰” 的尴尬,而这场热度崩塌的背后,藏着国产 IP

开播 3 小时热度破 25000,直接把平台挤到瘫痪,可峰值过后热度狂跌近 1000 点,单日播放量从 6800 万断崖式跌至 4000 万。迪丽热巴、陈星旭主演的 S 级奇幻剧《枭起青壤》,正经历 “出道即巅峰” 的尴尬,而这场热度崩塌的背后,藏着国产 IP 改编的老难题。#枭起青壤#

迪丽热巴凭《三生三世枕上书》《许我耀眼》稳居顶流,打女形象深入人心;陈星旭则靠《东宫》李承鄞的复杂演绎,积累了 “演技派” 口碑。两人此次强强联手,本是观众期待的 “王炸组合”,却没想到剧集开播后,争议声盖过了赞美声。

作为尾鱼 IP 改编作品,《枭起青壤》的核心硬伤的是原著内核的丢失。为过审,剧版将原著中极具民俗感的女娲设定,简化为 “天降陨星”,让尾鱼标志性的中式奇幻底色荡然无存。七刷原著的粉丝在豆瓣吐槽:“民俗味全没了,只剩直白的奇幻套路,还不如看玄幻爽文”。

普通观众则被割裂的多线叙事劝退。第一集里司机讲故事、福利院惊悚场景生硬切换,信息碎片化严重,不少人留言 “看了 3 集还没搞懂主线是什么”。更致命的是悬疑感缺失,数据显示前 10 集有效悬疑内容仅占 35%,本该紧凑的冒险剧情,被大量暧昧戏份填充,网友精准吐槽:“像吃火锅只舔底料,没一点实质内容”。

剧集的制作细节同样槽点满满。虽打着 “电影级镜头质感” 的旗号,却栽在磨皮过重的滤镜上,演员五官模糊到失去辨识度,画面质感大打折扣。更离谱的是重复用景,前 10 集里相同巷道出现 3 次,被观众调侃 “怀疑剧组经费只够租一个外景地,梦回第一集”。

第四集迪丽热巴的 “睡袍打戏” 更是引发观感不适。镜头刻意聚焦身体部位,设计的缠绕动作毫无杀伤力,反而充满暧昧感,被批 “男性凝视视角明显,与剧情毫无关联”。反观张俪饰演的地枭,仅凭眼神和微表情就演出了 “人形外壳藏异类” 的诡异感,成为全剧为数不多的亮点,甚至有观众直言 “配角比主角更贴角色”。

演员适配度争议也让剧集失分不少。迪丽热巴的冷艳打女形象获认可,但未能展现聂九罗 “白昼雕塑家、黑夜疯刀” 的双面感,被指 “只是在演自己”。陈星旭则因胡茬造型、面部松弛显老,与 96 年的年龄感严重不符,加上两人仅 5.8 分的 CP 感评分,导致感情戏成为 “跳过重灾区”,弹幕跳过率是动作戏的 3.2 倍。

独家获悉,剧集的选角争议早有伏笔。据悉,男主角最初人选是陈哲远,却因迪丽热巴粉丝担心其 “娃娃脸撑不起硬汉人设”“咖位不够拖累偶像”,发起声势浩大的抵制运动,剧组最终顶不住压力换上陈星旭。

本以为《东宫》里的腹黑形象能适配复仇者炎拓,没想到陈星旭的演绎 “反派感过重”,缺少角色应有的隐忍层次感,加上造型拉胯,反而引发新的争议。这场由粉丝意愿主导的换角,最终没有皆大欢喜,反而印证了业内人士的观点:过度迎合粉丝诉求,往往会牺牲角色本身的适配度。

《枭起青壤》的高开低走,并非尾鱼 IP 改编的个例。尾鱼作为中式奇幻 IP 的 “金字招牌”,改编作品既有《司藤》这样还原原著精髓、豆瓣 7.0 分的爆款,也有《玉昭令》这样魔改原著、口碑翻车的案例。

近年国产 S 级剧频频出现 “开播即巅峰” 的现象,核心问题都出在 “重流量轻内容”。《山河枕》《水龙吟》等剧也同样面临热度暴跌的困境,豆瓣评分均值仅 4.9 分。这说明观众早已告别 “为顶流买单” 的时代,再强的明星阵容,也救不了空心剧本和粗糙制作。

从《许我耀眼》的口碑双赢到《枭起青壤》的争议不断,迪丽热巴和陈星旭的经历也给行业提了醒:顶流光环只是敲门砖,扎实的剧本、贴合的角色才是留住观众的关键。尾鱼 IP 的魅力在于民俗与悬疑的融合、复杂立体的人物,过度简化内核、堆砌流量元素,终究会被市场抛弃。

你觉得《枭起青壤》扑街的核心原因是剧本、选角还是制作?尾鱼 IP 改编该如何平衡原著还原与市场需求?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小娱星探手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