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生意人》开播即火 观众选择回归“古早味”
“古早”源自闽南语等方言,意为“年代久远、兼具历史感的事物”,近来常被观众用来评价影视剧。随着古装剧《大生意人》的开播,“古早味”再次流行。该剧登陆央视八套首播当晚,不仅创下央视八套史上最快破3纪录,更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在观众中掀起“古早味”追剧热潮,纷纷表示 “找回了小时候一家人守着看电视的踏实感”。
看《大生意人》品出 “古早” 质感
“大生意人是来报答观众的吧!这‘古早剧’的质感看得我心情舒畅。”《大生意人》首播当晚,#内娱久违的古早剧质感回来了#话题迅速发酵,网友的留言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这部剧的“古早味”,藏在肉眼可见的诚意制作里——剧组横跨五省实景拍摄,青石板路的斑驳纹理、漫天飞雪的苍茫意境全是实拍,毫无绿布抠图的塑料感;服化道细节拉满,从商人的绸缎马褂到百姓的粗布衣衫,都贴合晚清时代风貌。
更难得的是其回归传统叙事的扎实内核,开篇人参案、流放逃亡、商帮博弈环环相扣,信息密度高却绝不注水,用人性博弈的张力取代了俗套的爽文套路。剧中人物从主角到配角都极具记忆点:陈晓饰演的男主角古平原,从宁古塔流放的落魄书生逆袭为叱咤商海的 “商王”,靠智慧化解危机、以信义立足商场,成功立住有血有肉的形象;孙千塑造的常玉儿让人 “一眼定情”,罗一舟饰演的涉世未深的大少爷李钦鲜活灵动,再加上成泰燊、黄志忠等实力派配角的加持,更添戏骨质感。正如85后观众李女士所说:“找到了小时候看《康熙王朝》《天下粮仓》的感觉,不悬浮、不浮躁,全是故事本身的魅力。”
“古早剧” 早有回归趋势
《大生意人》能否在后续剧情中承接住观众期待尚未可知,但这份期待的背后,实则是近年来多部“古早质感”作品积淀的观众好感 ,它们或扎根历史、或聚焦生活,都以扎实创作打动观众。
《大生意人》开播前便能引爆市场期待,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张挺2022年自编自导的口碑之作《天下长河》。这部豆瓣8.4分的佳作,登陆主打娱乐、青春向的湖南卫视时起初并不被看好,最终却收视持续走高,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沉寂15年的历史剧市场。
2023年,观众又“抬”出了黑马剧《天行健》,再次诠释“酒香不怕巷子深”。导演楼建曾打造过小成本逆袭代表作《御赐小仵作》,《天行健》融合权谋、悬疑与江湖元素的题材虽非市场主流,却凭借逻辑严密的剧情、立体鲜活的角色与演员的自然演技征服观众,成为口碑发酵的典型。
正在热播的《唐朝诡事录3》,作为系列IP的第三部千呼万唤始出来。导演郭靖宇手握多部口碑长剧,新作依旧保持“经费全花在刀刃上”的创作态度,场景搭建、服化道与剧本雕琢都下足了功夫。剧情不追求快节奏反转,而是以抽丝剥茧的推理和中式悬疑氛围,延续了古早探案剧的精髓。
颇为难得的是,近年来的偶像剧也呈现出向“古早味”靠拢的态势。2022年播出的现代偶像剧《去有风的地方》,同期面临现象级作品《狂飙》的竞争,偶像画风看似平淡,播出三年多来豆瓣评分却从8.2涨到8.8。观众起初冲着刘亦菲的美貌而来,却被剧情中的亲情、友情与乡土温情打动 —— 剧集聚焦内卷社会中的心灵救赎,村民间的互帮互助、对死亡与人生的深度思考,都远超普通偶像剧的格局,更带动了云南大理的文旅热潮。
古装偶像剧领域同样不乏“古早味佳作”。2024年播出的《柳舟记》虽未成为流量爆款,却成了观众心中的“遗珠”,腾讯视频 N 刷榜、小红书“度量衡”的标签,印证了其强劲的长尾效应。该剧跳出古偶框架,全实景拍摄搭配电影感镜头,台词考究、古韵十足,中式美学质感拉满;三对男女的感情模式成熟通透,“女子不相欺” 的女性互助与“自救成长”的内核,让观众反复品味,播出一年后仍有新观众不断“入坑”。其轻喜剧风格让人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上错花轿嫁对郎》,趣味横生又不失深度。
今年零宣发开播却逆风翻盘的《无忧渡》,则将东方美学与奇幻悬疑相结合,颇有早些年电视剧《聊斋》的余韵。任嘉伦饰演的清冷捉妖师宣夜、宋祖儿塑造的古灵精怪的半夏,两人在困境中滋生的感情线打动很多观众,这部剧也让“古早偶像”曹骏意外翻红,成为今年古装市场的一大惊喜。
观众为何重新爱上 “古早味”?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古早味” 的走红,本质是观众审美觉醒与影视行业回归初心的结果。这些年,影视产业流水线生产催生了不少“花架子”作品:顶流明星拿走大部分制作费用,绿布抠图、工业滤镜敷衍了事,服化道虽精致却故事空洞,逻辑硬伤频发。而如今的观众早已不再容易被糊弄,他们既追求电影级的质感,更看重扎实的剧本与过硬的演技。
谈及“古早味”电视剧的走红,一位从业十多年的编剧表示:“看着电视长大的几代人,经历过《康熙王朝》《天下粮仓》等经典剧的黄金时代,对电视剧的品质要求更高。那些所谓的‘黑马剧’,其实只是营销没跟上,但它们具备的实景拍摄、扎实叙事、立体人设等特质,恰好契合了观众的审美记忆与情感需求。”
从《大生意人》凭扎实质感开播即火,到《天行健》《无忧渡》等前期不受期待的作品凭口碑逆袭,再到严肃文学改编剧集重回主流、《风禾正起张居正》未播先火承载高期待,这一系列行业现象清晰印证了观众对“古早味”的持续追捧,本质是对优质内容的坚定选择。这不仅是影视行业摆脱流量依赖的破局之道,更是好作品穿越时代获得长久生命力的密码。
记者:任晓斐 编辑:邢媛 校对:汤琪
来源:影视文化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