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这么个历史人物,叫胤祥,排行老十三,在《雍正王朝》里挺出名。他是康熙的儿子,但妈妈是蒙古公主,从小混在军队,最后成了能调动士兵的关键人物。很多人好奇,他凭什么在军营里说话有人听?原因其实藏在他的一生里。
十三阿哥的蒙古血统,军营人缘与雍正帝的江山命脉。
有这么个历史人物,叫胤祥,排行老十三,在《雍正王朝》里挺出名。他是康熙的儿子,但妈妈是蒙古公主,从小混在军队,最后成了能调动士兵的关键人物。很多人好奇,他凭什么在军营里说话有人听?原因其实藏在他的一生里。
胤祥妈妈是喀尔喀蒙古大汗的女儿,这让康熙格外看重他。十二岁那年,他就跟着康熙去打仗。士兵们记得,他跟大家吃住一样,没架子。有回康熙要追款,多年没管军队的胤祥,突然能找来好多旧部帮忙。原来这些人当年一起出生入死,后来升了官,但还听他的话。后来追款没成功,胤祥就给他们安排了新差事,发了任命书,所以大家更信重他。
太子胤礽被关,其他皇子躲得远远的,只有胤祥一直在边上。大阿哥骂他护短,他说“你这样对我们将来怎么办?”后来康熙也把胤祥关了,大雪天不让给他火盆。胤祥宁可自己冻着,让大哥用。这事传开,更多人觉得他讲义气。
雍正继位当天,胤祥带着金牌去丰台大营。士兵一见令牌就服了,但他还是提拔了三个老部下,让这些人把提督拿下。第二天他又带兵回宫镇压八爷党,这下没人敢造反。第二次是生病时,八爷想骗走两营兵权,胤祥撑着病身子赶来,士兵只认他,最后八爷计划失败。
胤祥靠三点赢得人心。一是蒙古血统让他懂马背上的江湖规矩,二是几十年在军营里跟士兵打交情,三是雍正把实权交给他。雍正说有他在心里就踏实。可惜胤祥去世早,儿子没再被重用。不过电视剧里那些故事,说明一个人要在军队混下去,光有权不行,得真跟手下过得去。
来源:在山巅俯瞰大地的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