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剧向经典IP“下手”了《还珠》领跑行业新生态
近日,芒果TV与湖南卫视联合推出的短剧《还珠》持续霸屏,不仅创下短剧领域多项数据纪录,更让经典IP改编短剧赛道成为行业焦点。这部基于国民级IP《还珠格格》改编的作品,以创新叙事打破翻拍魔咒,印证了经典IP在短剧赛道的巨大开发潜力,也折射出当下内容行业的新趋势。
作为此次热潮的领跑者,短剧《还珠》的市场表现堪称现象级。该剧于11月7日在芒果TV全网独播,首日播放量即突破4500万,跻身平台开播纪录前三;上线三天播放量破亿、四天破两亿,最高单日市占率超7%,持续领跑云合短剧全网榜、Vlinkage微短剧播放指数等多个权威榜单,连续六天登顶Vlinkage榜单,德塔文短剧景气指数周榜第一。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剧于11月11日登陆湖南卫视黄金档,成为首个登陆卫视黄金档的微短剧,首集即收获133.4万人次收视、0.181%的收视率,其中00后观众份额8.18%、80后观众份额7.35%,均位列同时段所有频道第一,实现网络端与电视端的双重突破。
热度层面,该剧更是掀起全民讨论热潮。截至11月13日,全网相关话题量突破14亿,累计上榜340条,微博剧集热度指数破7000万,创下短剧峰值纪录;主演扫楼直播吸引680万+人次观看,相关话题揽获新浪主榜、文娱热搜各5个,成功激活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情怀记忆。权威媒体纷纷点赞,《新剧观察》评价其“以短剧流行叙事精准击中市场,将IP关注度拉至短剧领域高位”,《娱理》则肯定其“历经一年打磨,坚守不伤害原著原则的诚意创作”。
短剧《还珠》的成功并非个例,而是经典IP短剧化热潮的缩影。当前,各大平台纷纷布局这一赛道:爱奇艺推出“百部港片微剧计划”,将《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等700多部经典电影纳入改编清单;芒果TV与琼瑶IP达成三年三部的短剧合作协议;《庆余年之帝王业》《大唐来的苏无名》等作品已陆续上线,其中《庆余年之帝王业》累计播放量达8250万,《大唐来的苏无名》实现口碑发酵。此外,《香蜜沉沉烬如霜》《春光灿烂猪八戒》《仙剑三》系列等重磅IP的短剧改编也已提上日程,行业入局者持续增多。
这股热潮的背后,是市场需求与行业逻辑的双重驱动。《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62亿,半年增长率14.8%,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提升至101分钟,庞大的用户基础为经典IP改编提供了土壤。而长视频平台面临的营收压力,让兼具流量基础与低成本优势的经典IP短剧成为新的增长点——经典IP自带的情怀滤镜降低了用户教育成本,短剧的轻量化制作则缩短了回报周期,形成“IP热度+短剧效率”的双赢模式。
在改编模式上,行业已探索出两条主流路径:一是“外传式”改编,深耕原作支线情节或配角故事,以“小而美”的方式满足核心粉丝需求;二是“解构式”改编,引入穿越、重生等强设定重构故事,如短剧《还珠》便采用“穿书+生存游戏”设定,让现代女星穿越至《还珠格格》剧本世界,通过完成剧情任务实现生存,既保留“围场认亲”“容嬷嬷扎针”等经典名场面,又融入现代思维与宫廷语境的碰撞,实现情怀与新意的平衡。
不过,热潮之下仍有挑战。部分作品存在改编粗糙、过度消费IP的问题,此前《还珠格格》的两次长剧翻拍均因未能突破原版光环而口碑遇冷,豆瓣评分分别仅为5.5分和5.4分。短剧《还珠》也面临两极评价,部分观众认为其“魔改剧情”“边缘化原版主角”,但年轻观众更认可其“节奏明快、设定新颖”的特点。这提示行业,经典IP短剧化不能仅靠情怀透支,还需在尊重原作内核的基础上实现创新,通过精细化制作提升内容质量。
随着短剧《还珠》的持续热播,经典IP改编短剧赛道正迎来爆发期。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将有更多经典IP加入短剧化行列,改编模式也将更加多元。如何在情怀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IP价值的可持续开发,成为行业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而这场热潮的持续发酵,也将推动短剧行业从“流量红利”向“内容深耕”转型,为影视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张晓涵)
来源:影视深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