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女王2》:续集拍出新意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11-24 09:14 1

摘要:优酷与TVB联合出品的《新闻女王2》(剧照如图)本月初上线播出。作为爆款港剧《新闻女王》的续集,该剧沿用原班人马,由钟澍佳担任总监制并执导,佘诗曼、黄宗泽、李施嬅、高海宁等主演。收视数据显示,作为无线台庆剧的《新闻女王2》,最高收视达20.9点(135万观众)

优酷与TVB联合出品的《新闻女王2》(剧照如图)本月初上线播出。作为爆款港剧《新闻女王》的续集,该剧沿用原班人马,由钟澍佳担任总监制并执导,佘诗曼、黄宗泽、李施嬅、高海宁等主演。收视数据显示,作为无线台庆剧的《新闻女王2》,最高收视达20.9点(135万观众),称冠香港。第二部在保留首部核心人物与标志性风格的基础上,尝试将叙事重心从单家公司内部的博弈,转向传媒行业的整体变迁。《新闻女王2》的这一变化,也可以看作港剧在续集开发中寻求突破的一次努力。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2H57BqfFk

《新闻女王2》

展示传媒行业多元格局

《新闻女王》2023年底首播,剧中讲述传媒机构SNK-NEWS(星网新闻)中,电视部在资深主播文慧心(佘诗曼饰)和梁景仁(马国明饰)的各自带领下分成两派,一众主播为了黄金时段女主播的位置开展竞争。剧集凭借真实的职场氛围、紧凑的叙事节奏和鲜明的女性群像,打破传统职场剧窠臼,获豆瓣7.9的评分,成为年度“黑马爆剧”。

导演钟澍佳在采访中透露,《新闻女王》播完后,团队便投入第二部剧本创作,历时一年多打磨。第二部开篇续接前作,讲述文慧心退隐半年,SNK风云再起——梁景仁在暴雨中为救人丧生,新掌权者古肇华(黄宗泽饰)更关注股价而非新闻质量,张家妍(李施嬅饰)升任副总监,陷入理想与现实的拉扯之中,刘艳(王敏奕饰)转投自媒体,创办“公开平台”,面临资源短缺的难题,许诗晴(高海宁饰)则进入政府部门。为追查昔日同事的死亡真相,文慧心选择重回职场,加入公开平台,揭开新兴网媒与传统媒体的竞争序幕。

相比首部聚焦电视台内部的升迁之争,续集更注重展示传媒行业的多元格局。传统媒体的资源积淀与公信力、自媒体的传播速度与灵活表达、公共机构的公关逻辑被置于同一叙事空间中进行对照。编剧通过不同角色的抉择,展示新闻人在时代浪潮中如何重新定义专业与真相。从播出反馈来看,《新闻女王2》依旧犀利的风格颇合观众胃口,各方为了争抢新闻斗智斗勇,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看点十足,豆瓣开分7.9,与第一部的高口碑持平。

“对女性而言,野心不是贬义词”

有港媒分析认为,《新闻女王2》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真实。香港01网称,剧中的电影剧组发生升降平台倒塌意外,涉事摄影师重伤昏迷,电影公司第一时间勒令现场工作人员封口,并大搞公关秀吸睛,文慧心等人看不下去,决心追查真相到底。该剧情改编自真实事件,有业内人士表示,拍摄升降台同时搭载8个人及大量摄影器材等情况时有发生,行业内的安全风险绝对不容轻视。

报道称,《新闻女王2》探讨不少业内人士尤其是基层员工经常面对的问题,包括幕后人员不受重视、安全保障被忽视及超时工作等。香港01网称,相关剧情引发大量网友讨论,称赞剧组勇于为行业发声,有人直言“剧情除了很有心,还很有深度”“除了紧贴时事,还深入其中”,还有人表示“TVB的编剧明显是有生活体验的,对社会现象有深刻的思考”。

还有分析认为,《新闻女王2》的爆红是观众对长期以来“女性成功必须依赖男性”影视叙事的反抗。有观众称,之前的电视剧中不少女角色需要“霸道总裁”在事业上提供支持,而《新闻女王》截然不同,其中的女性角色主导自己的人生,将事业野心视为美德。哪怕是花瓶角色,她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其出众的个人能力和大局观之上,而非单纯的美貌。

该剧导演钟澍佳日前表示:“对女性而言,野心不是贬义词,有时候甚至是一个优点。”佘诗曼也表示,“影视剧不要过于黑化女性间的关系,女性很多时候非常擅长合作、共同进步”。《新闻女王2》将SNK与公开平台的竞争作为明线,以快节奏串联各类新闻案例。不过,多线并进的群像叙事既是该剧亮点,也带来一定的结构负担。要将不同主人公的行动线编织到剧情中,同时避免转折突兀,对剧作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还有部分观众认为《新闻女王2》存在人物众多、焦点不集中的瑕疵,广告植入也成为一大槽点。

丰富“港味”定义

港剧在系列化叙事上向来具备成熟经验,《陀枪师姐》《法证先锋》《溏心风暴》等多部经典作品建立起稳定的系列口碑。其中《陀枪师姐》自1998年首播至2004年陆续推出4部,2021年又带来《陀枪师姐2021》,成为一代观众心中的港剧符号。续集依托成熟IP的观众基础,商业成功率更高。但随着观众审美的多元化与市场结构的变化,港剧续集创作也面临新挑战。一方面,如何让老角色在新故事中拥有合理的成长动机,避免陷入“炒冷饭”“卖情怀”的困境,成为编剧面临的重要考验。不少港剧续作因创意不足、叙事模式固化而口碑下滑,《法证先锋》等系列便出现明显的评分断层。

从创作逻辑来看,系列作品要想长时间保持观众缘,关键在于“人设与情感的延续”与“题材节奏的更新”之间找到平衡:既保留熟悉的角色和叙事风格,又能顺应时代语境调整焦点。《新闻女王2》践行了这一点:既保持了人物关系的复杂度,又引入传媒行业变迁与社会热点议题,在延续IP价值的同时展现出一定创新意识。

与此同时,港剧也在寻求自我革新的路径,近年来“新港剧”的崛起正是这一努力的体现。随着内地视频平台与TVB等香港制作团队达成深度合作,港剧在投资规模、制作水准和传播渠道上获得广阔空间,港剧创作者也能够发挥在剧本、表演方面的长处。《新闻女王》《黑色月光》《执法者们》《刑侦12》《绝命法官》等新作在保持“港味”的同时,兼顾了更年轻的叙事方式和更具时代性的议题,让观众重新感受到港剧的张力与现实感。随着创作机制的开放与合拍模式的深化,港剧的未来或许不再局限于对“黄金年代”的追忆,而将以更好的内容质量和题材表达丰富“港味”的定义。

来源:环球网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