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女王2》用故事证明坚守新闻真实底线才是赢家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23 08:09 1

摘要:往往一部剧成功后,续集大多是狗尾续貂,真正能够长盛不衰、部部都精彩的电视连续剧,除《唐顿庄园》外,似乎还没有第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是规律,在影视界也不例外。那么,《新闻女王2》是否延续了《新闻女王1》的精彩呢?

往往一部剧成功后,续集大多是狗尾续貂,真正能够长盛不衰、部部都精彩的电视连续剧,除《唐顿庄园》外,似乎还没有第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是规律,在影视界也不例外。那么,《新闻女王2》是否延续了《新闻女王1》的精彩呢?

http://image1.hipu.com/image.php?url=YD_cnt_209_01p0FMevDOtg

《新闻女王1》因真实刻画新闻职场的专业生态,从线索挖掘到直播博弈,细节满满且节奏紧凑,让观众感受到新闻人的职业坚守;同时成功塑造以文姐为核心的女性群像,打破职场剧的悬浮套路,用实力与智慧的较量取代狗血剧情,收获了“职场爽剧天花板”的评价。

《新闻女王2》讲述了文慧心退隐新闻界半年,SNK生巨变。市场管理出身的古肇华空降总监一职,视新闻为赚钱工具;副总监张家妍取代了梁景仁的地位,纵握大权却难服众。慧心以“新闻女王”姿态强势回归,收购刘艳创办的网媒公开平台,向传统主流媒体发起挑战。KOL唐芷瑶利用自媒体,对慧心展开恶意狙击。政府新闻官员许诗晴周旋於官场与新闻机构之间,以图最大利益。新旧媒体交锋再掀明争暗斗,肇华为独揽大权漠视新闻底线,文慧心反击寸土不让。

应该说《新闻女王2》聚焦更广阔视角的新闻生态,传统媒体如SNK(星空电视台)与网媒和自媒体的竞争,甚至还有外资媒体试图进入香港博弈。舞台似乎更大了,剧集围绕的主线不再是一个台内的新闻生态,不再是怎么报道好新闻,用什么手段得到新闻真相,怎么在同一职场竞争中获胜,而是把香港新闻界设定为一个江湖,政府新闻处是一个摆设,运作上资本主义说了算,而有了钱,有的自媒体专门报道假新闻。如唐芷瑶的自媒体几乎每条新闻都是假新闻,还用恶毒的语言对媒体人文慧心进行人身攻击,完全没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底线;就连SNK(星空电视台)也播出假新闻,如怕方太(星空电视台董事会主席)的病情影响股价,偏要播出假新闻说星空电视台董事会主席方太的身体状况良好等等。在这样的江湖设定下,来凸显文慧心所领导的网媒开放平台坚持报道真新闻,坚守新闻真实底线的难能可贵。

首先,让文慧心面对更大难题和挑战。如果说找投资人、找到钱只不过是过场戏的话,那么面对所谓大水晶大师的养生疗法,吸引香港富人阶层纷纷入局顶礼膜拜,则凸显她的新闻操守。文慧心在唐芷瑶等自媒体痛批下,也加入水晶膜拜信徒中,殊不知她是卧底,拿到水晶大师骗人的真相后,用真实的报道揭露的这个犯罪集团运作的手段,让警方和司法部门介入,成功打掉了这一犯罪团伙,回击了唐芷瑶的恶意攻击,凸显了文慧心不改初心的本色。

其次,让文慧心陷入官司。一群老者在一家小店吃了早餐后,上吐下泻。以唐芷瑶为首的一些媒体,纷纷报道这家店的卫生有问题。而文慧心领导的开放平台通过调查,证明这家店的卫生和食品安全是合格的,特别是文慧心采访了其中一个药厂员工说了真相,这群老人上吐下泻,和他们此前参加了某药厂保健品培训课、吃了红曲霉素的保健胶囊有关。这下捅了马蜂窝。药厂厂长拿出这个保健品检验合格证书,把文慧心告上法庭,索要巨额赔偿。而文慧心采访的这位员工被人发现上吊死亡了。唐芷瑶在直播中说文慧心逼死了这位员工,要文慧心下跪道歉。而文慧心通过调查,最终找到了这些老人吃的这个批次保健品的样本,经过化验果然有问题,而警方也找到员工被谋杀的证据,把这家药厂厂长抓了起来,从而文慧心赢得了官司,也赢得了新闻界颁发的本年度大奖,再次荣获新闻女王。

再其次,让文慧心重回SNK(星空电视台)。面对星空电视台在只会投机赚钱的总监古肇华运作下,报道假新闻,管理一团糟,方太太患有癌症,她拜托文慧心回星空电视台当总监,而在签署法律文件时,方太太一头栽倒在桌子上,没有完成签字,因而文慧心未能得到法律文件的授权,面对层层困难,展开了一系列故事。

该剧剖析批评流量至上、假新闻泛滥、资本干预报道,一波三折的故事和层层铺垫渲染,都说明,坚守新闻真实底线才是赢家,这条主题主线,让《新闻女王2》立得住,也让文慧心的人设深得人心,赢得口碑。

但是,总感觉《新闻女王2》不如《新闻女王1》真实性强,如第一部这群女新闻工作者大多有情感纠葛,甚至绯闻,为了事业很拼命,人物形象比较丰满,而第二部有点不接地气,也少了人间烟火气,有狗尾续貂的感觉。

一是聚焦大佬们围绕资本运转,有点像《巨塔之后》的和观众疏离感。特别是国际资本介入的桥段莫名其妙。阮雪君(Man姐的养母)出现了,获得威尔斯火炬奖,该奖项被誉为“传媒界的诺贝尔奖”,表彰全球新闻行业的顶尖人物。她还获得欧洲的投资,要在香港开办第三种媒体。但阮女士这个奖是以不揭露某丑闻为筹码拿到的,后又因坚持调查,反被剥夺投资和奖杯。这个情节,不仅不给故事增色,反而给人以“编不下去了”之感,(值得存疑的是:新闻界是否有此国际大奖?国际大奖颁发后又岂能轻易撤回?)硬加入文慧心的养母是更胜一筹的新闻女王,有其母必有其女。这样的人设和情节,如同夹生饭,味同嚼蜡。反而让文慧心的“自我坚守”变成“基因继承”,削弱了人物奋斗的弧光,显得刻意生硬。远不如《新闻女王1》聚焦一线记者如何报道真实新闻,用什么手段找到事实真相,和在职场如何站得住脚的职业揭秘性吸引人。

二是女性群像刻画集体挂灰。文慧心似乎封神了,而其冷冰冰的形象,缺乏人情味。第一部的张家妍以“专业、理性”立足,而第二部中张家妍的形象,莽撞得不可理喻,特别是在职场争斗中落败,急于翻盘的心态,被画饼充饥的阮女士骗,连带骗了不少被她忽悠离职的同事,最后不得不投奔文慧心手下的徒弟刘艳。再对比第一部中“文慧心与张家妍的专业博弈”,第二部二人对手戏缺乏精彩看点,失去了职业女性的“博弈、协作与成长感”。而新闻处许诗晴的人设也在碰壁后变得趋炎附势。刘艳虽然创业和新闻原则坚守还在线,如抓临替保姆弃婴而受伤等,但是凡事缺乏主见,怀孕了还玩命抓贼,人设不够讨喜。特别是她们四人在梁景仁死因上的纠结与努力,大费周章,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远不如《新闻女王1》塑造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女新闻工作者群像给人以这个职业有光明感。

总之,以《新闻女王2》“江湖争斗”为核心,职业细节被弱化了。目前《新闻女王2》已经结束,是否还拍摄《新闻女王3》尚不可知。但愿不要掉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圈套之中。建议如下,一是重归“职场专业性”,聚焦一线记者的采访、编辑、直播细节,减少“江湖争斗”“资本博弈”的悬浮情节。二是重塑女性群像的“立体性”,让人物既有职业坚守,也有现实挣扎。三是平衡“主题表达”与“真实性”,凸显“新闻真实”,让主题更贴近行业现实。换言之,希望回归新闻本质,增加烟火气,重塑人物弧光。(王永利)

来源:笔人王永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