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外传之《宫羽传》❻为梅长苏,生上琅琊山,死回秦淮河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5 19:56 1

摘要:元祐二十年的春雨淅淅沥沥下了半月,宫羽坐在“听雪琴塾”的轩窗前,看着雨丝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琅琊榜》外传之《金陵月落·宫羽传》

文/鼎客儿

元祐二十年的春雨淅淅沥沥下了半月,宫羽坐在“听雪琴塾”的轩窗前,看着雨丝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

六十三岁的她,鬓发已如窗外的玉兰落满霜雪,唯有抚琴时的那份气度,仍能让学子们想起当年名动金陵的妙音坊头牌。

“先生,这本《江左遗音》终于校订完了。”年轻的女弟子捧着厚厚书稿轻步走来,声音里带着完成重任的欣喜。

宫羽伸手接过,苍老的指尖抚过封面上梅长苏亲笔题写的书名。这是他们未完的约定——将他这些年在音律上的心得整理成集,惠泽后人。书稿的墨香里,她仿佛又看见那个在灯下批注琴谱的清瘦身影,咳嗽时会用袖口掩住苍白的唇。

“去将我的‘听松’取来。”

当熟悉的桐木琴置于膝上,她忽然有些恍惚。琴身“听松”二字的铭文已被岁月磨得温润,就像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终于在时光里沉淀成温润的光泽。

第一个琴音响起时,轩窗外的雨声似乎小了些。

宫羽闭目弹奏的是《离鹤鸣》最后一章“鹤归云深”,这是她近年来方才参透的曲调。琴音起处,连廊下躲雨的雀鸟都停止了啁啾。

曲至中段,她忽然心有所感。指尖流转间,竟不自觉融入了梅长苏在批注中提到的“虚实相生”之法——这是他们从未合奏过的韵律,此刻却如水到渠成般自然。

当最后一个音符在雨声中消散,她睁开眼,看见庭院里的玉兰树下不知何时立着一个熟悉的身影。玄色大氅,清瘦身形,回首时眉眼依旧带着淡淡倦意。

“宗主...”她轻唤,明知是幻影,却舍不得移开目光。

幻影对她微微一笑,如雪花消融在春雨里。

“先生?”弟子担忧地走近,“您哭了。”

宫羽抬手抚面,果然触到满指湿凉。原来最深的思念,从不需要刻意想起。

翌日放晴,宫羽独自去了城北的梅林。

这是梅长苏生前最爱的去处,如今由江左盟照看得极好。暮春时节,梅花早已谢尽,新发的叶片在阳光下泛着嫩绿的光泽。

她在最大的一株梅树下挖出珍藏多年的铁匣。除了梅长苏留下的书信,她又添了一卷自己亲笔誊写的《琴心剑魄实录》——这是她毕生研习《离鹤鸣》的心得,也记录着那些未曾对人言说的往事。

合上铁匣时,她轻声对梅树说:“这些,就留给有缘人吧。”

转身离去时,忽然听见林深处传来清越的箫声。曲调竟是《梅花三弄》的变奏,吹箫人的技法虽显生涩,气韵却像极了某人年少时的模样。

她驻足聆听,最终没有去探寻吹箫人的身份。有些相遇,不如留在想象里。

夏至这天,宫羽在琴塾举办了最后一场雅集。

来的多是这些年的学生,也有闻讯赶来的故人。言豫津带着孙女坐在最前排;两鬓斑白的穆小王爷依然保持着世家公子的风度;蔺晨派弟子送来琅琊阁新编的琴谱,附信上说“阁中梅花又开,惜无共赏之人”。

宫羽穿着初见梅长苏时那件月白襦裙,发间别着那支素银簪子。当她在琴案前坐下,满堂喧嚣顿时寂静。

这一次,她弹的是最简单的《幽兰操》。

琴音平和从容,如溪水潺潺流过山涧。没有炫技的指法,没有磅礴的气势,却在每个音符里蕴着岁月沉淀的温柔。当曲调在夏风中缓缓消散,庭中的兰花似乎开得更盛了。

雅集结束后,她将琴塾托付给最得意的弟子,只带着“听松”琴和那柄“琴心”短剑,回到了秦淮河畔。

深秋的秦淮河,依然流淌着六朝金粉。

宫羽租下一艘小小的画舫,如同母亲当年那般,白日教附近渔家的孩子识字弹琴,夜晚便对着河心碎月独自抚琴。

这夜霜降,她在甲板上温了一壶茉莉香片。茶水将沸时,忽见岸上有个青衫少年抱着桐木琴徘徊不去。

“想学琴?”她推开舷窗问道。

少年局促地行礼:“晚生...慕名而来。”

宫羽招手让他上船,目光掠过他怀中的琴时微微一怔——那琴身的纹路,竟与她的“听松”有八分相似。

“这琴...”

“家传的。”少年腼腆地低头,“祖父说,要我来找一位宫羽先生。”

烛光下,宫羽看清了琴底“听泉”二字的铭文。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梅长苏曾提过他有一位早逝的堂弟,最爱收藏名琴。

原来缘分,从来都是圆的。

宫羽在冬至清晨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侍女发现她时,她正靠在临窗的榻上,膝头摊开着《江左遗音》的最后一页。窗外的初雪刚刚停歇,一枝红梅探进窗棂,轻触着她含笑闭合的眼睑。

遵照遗愿,弟子们将她的骨灰撒在秦淮河中。唯有那具“听松”琴,被送入琅琊阁珍藏。

撒灰那日,有个满头白发的武将远远立在桥头,朝着顺流而去的花瓣深深一揖。有人认出那是云南穆府的老兵,却不知他为何在此。

而那个得到“听泉”琴的少年,后来成了名满江南的琴师。他总爱在弹琴前焚一炷安神香,香方得自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老妇人。

很多年后,有渔家在秦淮河底捞起一个密封的玉匣。匣中放着一束用红绳系着的白发,还有张字迹娟秀的短笺:

“此身已许江湖老,不负当年知遇恩。”

没有人知道这缕白发属于谁,就像没有人记得,曾经有个素衣荆钗的女子,用一生弹奏着爱与守护的乐章。

唯有每当冬雪初降时,琅琊阁的“听松”琴总会无风自鸣,音色清越,仿佛在等待某个永远不会再来的知音。

【全文终】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