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还珠》:老观众看见回忆,新观众看到诚意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11-15 11:42 2

摘要:伴随着熟悉的歌词和旋律,观众被带回曾经看《还珠格格》的记忆中。谁不曾幻想过在漱芳斋里,跟紫薇、小燕子一起做朋友呢?随着短剧《还珠》开播,儿时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伴随着熟悉的歌词和旋律,观众被带回曾经看《还珠格格》的记忆中。谁不曾幻想过在漱芳斋里,跟紫薇、小燕子一起做朋友呢?随着短剧《还珠》开播,儿时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芒果TV正在热播的短剧《还珠》,在延续经典的基础上,以“穿书”的设定,用崭新的形式让观众圆梦,进入到“还珠宇宙”中自在遨游。

在影视改编的浪潮中,经典IP的重塑向来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短剧《还珠》以独特方式对国民级IP《还珠格格》进行再创作,引发了老观众的情怀共鸣与新观众的新鲜体验。

重塑经典是冒险的行为,可数据佐证了观众的热情。

截至11月14日,短剧《还珠》在芒果TV的累计播放量达3.6亿,连续四天位居云合短剧全网榜榜首。超级IP引发全网热议,微博热度指数突破7008万,创短剧热度峰值纪录。

另外,短剧《还珠》在湖南卫视黄金时段播出的成绩也非常喜人。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首集收视133.4万人次,收视率0.181%,收视表现超过当晚省级卫视多部黄金时段热播电视剧。

这部看似冒险的用心之作,最终用实力赢得了老观众的共鸣与新观众的认可。

数据统计时间11月12日

一代观众有一代《还珠》

《还珠格格》是绝对的国民级IP,选择用短剧形式重塑经典需要很大的勇气。

短剧《还珠》在延续经典角色设定的基础上,大胆采用“穿书”设定,构建起“剧中剧”的嵌套结构。

当红女明星林岁岁意外穿越进“还珠宇宙”,成为浣衣局宫女,这一设定为故事增添了奇幻色彩与新鲜感。

剧中角色生命值与台词数挂钩的创意设定,更是别具一格,为剧情发展带来诸多变数,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与紧张感。

在剧情编排上,短剧精准捕捉IP核心魅力,保留了小燕子入宫、众人下江南、容嬷嬷扎针、紫薇替父挡刀等经典“名场面”,让老观众重温往昔回忆。

林岁岁发现唯有自己改剧本创造出来的新角色——慎刑司郎中景渊不受影响。为了重回现实,林岁岁必须发挥最强演技,撩动这个因她而生的人物。

就这样,观众跟着两人的脚步,开启了一场“还珠宇宙”的漫游之旅。这种“还原”与“创新”的平衡,既满足了情怀党,又贴合当下观众习惯,使经典焕发出新的活力。

这种处理方式直面经典翻拍的两大难题:如何在长剧和短剧之间进行转化?如何用当下观众能接受的方式融合经典?

在剧本打磨阶段,主创团队首先确定了框架和主题。编剧温蕊重温琼瑶原著和《还珠格格》剧集,吃透IP的核心立意。反复打磨剧本,以高概念的设定和轻喜剧的节奏,对剧集进行了适合短剧的转化,营造出幽默搞笑氛围。

导演孙嘉阳为了适配短剧节奏紧凑、反转频出的特点,舍弃强氛围打光与炫酷镜头,让观众注意力聚焦于演员表演与故事本身,增强看剧沉浸感。这让《还珠》IP从长剧到短剧的转化更为丝滑。

面对观众日益提升的审美要求,主创团队在服化道上格外用心。他们参照清宫史料,精心还原了服装、仪态与美术风格。值得一提的是,为真实呈现骑马戏份,全体演员提前苦练骑术,于细节之处尽显匠心。

更重要的是,短剧《还珠》不仅承袭了《还珠格格》那种突破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内核,还融入了“人生不一定要当主角”的平等价值观,让古今思维碰撞出了崭新的火花,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些努力使《还珠》同时具备长剧质感与短剧节奏,为观众带来高品质观剧体验。

这是一部献给老观众的“回忆杀”,更是一部拍给新朋友的见面礼,真是一代观众有一代观众的《还珠》。

用巧思和活人感打造“减压喜剧”

“和闺蜜一起追剧,边看边笑,感觉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在社交媒体上,有观众对短剧《还珠》写下了这样的评价。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喜剧早已成为观众的“精神刚需”。短小精悍的篇幅、轻松幽默的风格,精准契合了现代观众的观剧需求,难怪短剧《还珠》被不少观众视为情绪上的“解压神器”。

有些笑点的设置颇具巧思。

比如景渊和五阿哥比武,皇上在一旁画了一副两只鹿打架的图,非常搞笑。实际上这是一幅真实存在的画作,名为《多禄图》,是乾隆在避暑山庄观察两只鹿打架之后画出来的作品。不了解背景的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笑点,而懂行的观众更是会心一笑。

还有古今错位带来的反差萌。

如林岁岁作为现代顶流女星与古代宫廷规矩的格格不入,催生大量幽默情节;对行业套路的自嘲解构,如林岁岁吐槽影视剧恋爱套路,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

更有当下观众才能看懂的搞抽象、“神转折”。

如在第7集里,众人齐聚漱芳斋吃烧烤,小燕子脚下一滑,将手里的食材抛到空中,永琪却扔出签子将它们串成一串,具有一种魔性的喜感,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看着屏幕上飘过的“五阿哥可以去烧烤店打工了!”之类的弹幕,就知道观众确实对上了这部剧里的搞笑频率,看懂了这份抽象。

更重要的是,在剧中能看到一种未经修饰的活人感。

穿书之后,林岁岁先解救小燕子,又全力守护紫薇,她内心虽渴望回归现实,外界又面临皇后等人的重重压力,却始终怀抱一颗炽热坦荡之心,最终为自己闯出了一条通途。

有观众感叹道:“笑着笑着,就从林岁岁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这份共鸣,真切而动人。

这种巧思与活人感兼具的笑点设置,让观众在追剧过程中乐不可支,实现了情绪的有效释放,不愧“减压喜剧”之名。

群像戏有感染力,主角团个个鲜活

如果说IP情怀是短剧《还珠》的敲门砖,喜剧元素是加分项,那么富有感染力的群像戏,才是让观众真正“上头”的核心原因。

新角色林岁岁与景渊形象立体饱满。

林岁岁作为大明星穿越成“还珠宇宙”里的宫女,这种从顶流到NPC的落差,让她的内心充满了不甘和失落。

为了重返现实,她竭尽全力修复剧情线,小燕子、紫薇等人最开始对她来说是达成目标的工具,但是在和这些“儿时玩伴”交往的过程中,林岁岁又处处维护她们,展现出善良细腻敏感的一面,最终在回归现实的救赎之旅中重新找回自我。

景渊这个角色因林岁岁而生,可并非任人摆布。他心思缜密,外表沉稳,内心却隐藏着深情。

从初时的“杀神酷吏”,到被林岁岁的真情逐步感化,再到惊觉自身世界原为话本后执着求证——景渊这个力求真相、只求真心的立体形象,由此深入人心。冷面示人是景渊自我保护的伪装,热情如火才是他的底色。

原IP角色在短剧中魅力依旧且有所发展。

小燕子侠肝义胆、古灵精怪,为朋友豁出一切;紫薇外柔内刚,成为推动剧情关键力量;御前侍卫尔康用情专一、临危不乱;五阿哥永琪贵气依旧,富有同情心与正义感。

这些角色各自拥有闪光点与成长线,让观众仿佛置身皇宫,与角色同喜同悲。

这些鲜活的角色有力推动了剧集的热度不断走高,口碑持续发酵,全网相关话题播放量破14亿,说明《还珠》确实激发了很多观众的回忆和情怀。

一方面是大量观众圆梦,终于能和“儿时玩伴”做朋友:“想当年,每天等着看漱芳斋的戏,一天只能看一集。现在我就身处在这里,和主角团红尘作伴,潇潇洒洒。”

另一方面则是现代思维的同频共振,小燕子、紫薇等人向往自由、敢爱敢恨,活出了观众内心渴望的真实自我。

这部作品的推出,是芒果TV大芒剧场的一次大胆尝试与成功突破。从内容打磨到制作升级,再到创新运营宣发,平台始终以敬畏之心对待经典,以创新之力拥抱时代,以优质作品回馈观众。

如今,短剧《还珠》的故事仍在继续,未来的走向会通往何方?林岁岁和景渊等人的命运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让我们一起接着看。

【文/忠犬七公】

来源:影视独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