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分钟崩溃戏把曾舜晞直接推上香港国际影视展领奖台,镜头里他鼻涕眼泪混成一条线,镜头外警署档案室把2018年尖沙咀酒店密室案真凶姓名敲进电脑,两边时间重叠,戏和现实同时落地,观众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剧组早就把破案钥匙藏在第5集背景声里——那段2.4秒的电台播报念的
三分钟崩溃戏把曾舜晞直接推上香港国际影视展领奖台,镜头里他鼻涕眼泪混成一条线,镜头外警署档案室把2018年尖沙咀酒店密室案真凶姓名敲进电脑,两边时间重叠,戏和现实同时落地,观众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剧组早就把破案钥匙藏在第5集背景声里——那段2.4秒的电台播报念的就是真凶公司注销编号。
吴启华去青山医院蹲了14天,笔记写了4万字,回剧组第一件事是加台词,让陈教授在审讯室慢悠悠说一句“反社会人格通常从童年尿床开始”,剧本原来没有这句,他坚持要加,因为真实卷宗里一半凶手确实尿床到12岁。
播出后香港心理学会电话被打爆,家长全在问孩子尿床要不要送院,学会只好发声明:尿床不等于杀人,别慌。
“绿指甲案”播完第三周,一位银行女职员把上司告到劳工处,证据是剧里那截绿色指甲油和公司监控截图,她说“剧中女主被同事推去挡枪,我也被主管推去背黑锅”,案件还没开庭,金管局先约谈银行,立法会议员直接把剪辑片段带进会场,《职场平等条例》修订草案加了一条“精神霸凌可刑事入罪”,比原来的罚款重十倍。
剧粉去政府网站留言,只写一句“绿指甲不是鬼,是证据”,工作人员回了一个大拇指。
导演组最绝的是把真案地址原样搬进片场,尖沙咀那间酒店电梯按钮磨损的位置都和当年一模一样,连房号都保留1814,播完半年后酒店收到无数灵异爱好者打卡,房价涨三成,经理给剧组送锦旗,写着“多谢带火”。
剧组回礼是一瓶红色颜料,附卡片:下次拍续集还你,别改装修。
港大心理系把七宗案写进教案,期末考试出一道选择题:以下哪项不是“猫食案”凶手的心理特征?
正确答案是“童年受虐”,因为剧里凶手家庭完整,杀人动机纯粹是贪钱,学生答错率最高,教授在课堂上放原片,暂停在那双喂猫的手,说“看清楚,这双手没疤,别总给恶人找可怜理由”。
下课铃一响,学生集体沉默,走廊比平时安静。
重刷率47%不是平台刷出来的,是观众真的一秒一秒找彩蛋。
有人把第3集酒吧背景里一闪而过的通缉令放大,发现照片用的是剧组副导演早年证件照,旁边赏金写着“提供线索奖一年优酷会员”,弹幕飘过一句“官方玩自己”,第二天副导演微博改名“值一年会员的男人”,粉丝涨到30万。
舞台剧版本2025年上线,消息一出,场地方先头疼,因为申请信里观众特殊要求太多:要真雨、要真猫、要真血味,还要舞台上能闻到红丝绒蛋糕味。
剧组回复只有一句:都给,只要立法会那条新法案通过,舞台就用真血包,合法。
戏播完两年,陈教授仍稳居港剧反派前十,原因不是他杀人最多,是他穿西装打领带在法庭上说“我只是帮社会减负”,观众记住的是那种“恶得理直气壮”的平静。
吴启华在采访里补一句:我演的时候没把他当反派,我当他是镜子,镜子不会自己长疤,照出的是观众心里的鬼。
现在回到开头那三分钟崩溃戏,曾舜晞把鼻涕擦在袖口,镜头特写布料上一条湿痕,那件衣服他坚持三天没洗,他说“味道一真,眼泪就不会假”。
观众隔着屏幕闻到汗酸,忽然明白:原来我们追的不是鬼,是臭味相投的自己。
所以,下次重刷你准备开弹幕还是关弹幕?
来源:剧集追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