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谁能想到,开播才一周,节目就整出了大动静,10月23号官微突然说第二期要推迟。
今年10月16号,《再见爱人5》刚开播就吸引了不少目光。
可谁能想到,开播才一周,节目就整出了大动静,10月23号官微突然说第二期要推迟。
转天节目倒是上了,嘉宾路行却没了踪影,只留邓莎一个人在镜头前录。
这波仓促的调整,看得观众满脑子问号,甚至有人调侃“这节目没路行就玩不转了?”
路行退出时,节目组只说“个人原因”,本来大家也没多想,但后来慢慢发现,这事儿没表面那么简单。
就在节目开播第二天,也就是10月17号,创联控股突然发公告。
说路行辞掉了公司执行董事和董事会主席的职位,理由是“想多花时间在个人业务上”。
这辞职时间点也太巧了,不少人开始扒背后的隐情,结果一扒才知道,路行还牵扯到一桩行贿案。
中国裁判文书网今年7月就有记录,他曾给一位退休干部送过股票、现金,还有价值47万的福卡,加起来总价值超千万。
那干部去年12月已经因受贿罪被判了十年半,不过目前还没公开说要追责路行。
我试着打创联控股香港办公室的电话问过,想知道这事儿对公司有啥影响,路行辞职是不是跟这个有关。
但对方秘书只说要跟公司讨论后再回复,到现在也没下文,路行和节目组这边,对行贿的事儿也一直没回应。
而路行和邓莎在节目里的互动,更让人大跌眼镜。
路行说邓莎对家庭“最大贡献是生儿子”,还直言不知道邓莎的工作,甚至说“反正她就演些宫女丫鬟”。
反观邓莎,她在节目里坦承俩人是因为怀孕才结婚,最近几年早就是“半分居”状态。
有时候一周都发不了一条短信,还直接说自己面对的是“丧偶式婚姻”。
俩人差了19岁,2012年结的婚,现在过成这样,着实让人唏嘘。
其实不光路行的争议拉低了观感,节目内容本身也越来越没劲儿。
本来大家看《再见爱人》,是想看到真实的婚姻困境,结果这季满屏都是刻意的抓马,少了最该有的真诚。
抓马多了少真诚《再见爱人5》第一期确实热闹,被观众戏称“一年一度生气大会”。
除了路行和邓莎的“生儿子论”,李施嬅说自己独自做了四次手术,男友车崇健还让朋友睡在她床上。
梁淞和何美延更夸张,直接在节目里互怼,甚至扯出“家暴”的争议,可热闹归热闹,这些抓马看完就没了后劲。
跟去年麦琳那季比,差距一下子就显出来了,上季麦琳的婚姻问题,引发了全民讨论,大家都在剖析背后的情感矛盾。
但这季的话题,细品下来全是“不痛不痒”的事儿,没几天话题热度就降下去了。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季三对夫妻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丈夫们都只盯着婚姻的“职能”,要么沉默要么敷衍,妻子们则一直在找爱、找尊重,像是在按剧本走“发疯”的戏码。
本来梁淞和何美延那对,互怼的样子还算鲜活,可看着看着,不少观众觉得他俩像在“营销表演”,根本没拿出真心。
我挺怀念第一季郭柯宇和章贺的,他俩那段“爱人错过”的感情,就算是遗憾,也透着体面和诗意。
大家从他俩身上,能明白“爱和分离不是完全背离的”,可现在这季,连这种能让人共情的瞬间都找不到了。
情感综艺没了真诚,就跟菜没了盐一样,再花哨也没味儿,其实《再见爱人5》的问题,不是独一份的。
现在整个情感综艺赛道,都陷在“抓马至上”的怪圈里,说到底还是因为综艺市场不好做,大家都想靠流量活下去。
综艺该往哪走这两年综艺寒冬的影响挺明显,去年整体播放量都降了不少。
所以很多情感综艺都觉得,只有搞点抓马冲突,才能快速抓住观众眼球。
这种想法能理解,但找错了方向,抓马确实能让观众一时上头,可劲儿劲儿过后,只会觉得空虚。
就像《再见爱人5》的观众,被节目里的冲突推着进入情绪高潮,回头一想“除了生气,我还记住了啥?”啥也没有。
不光离婚综艺这样,恋爱综艺也踩了同样的坑,比如《心动的信号8》里的王乐晨。
前一天还跟女方亲密互动,转天就突然冷淡,拿“现实因素”当借口逃避感情,把女方搞到情感内耗。
观众骂他“恋综脚底板”,说到底就是因为他没拿出一点真诚,全是套路。
情感综艺的核心,本来是剖析亲密关系、探讨人性里的那些小细节。
不管是讲婚姻破裂,还是讲恋爱相遇,都该围绕“真实”做文章。
《再见爱人5》要是能少点模板化的抓马,多挖点嘉宾的真实经历。
比如邓莎在“半分居”里具体遇到了啥难题,李施嬅做手术时没人陪的那种无助,说不定能让观众更有共鸣。
整个行业也得醒醒,别再把“抓马”当救命稻草了。
真诚才是能留住观众的根本,要是一直这么消耗大家的信任,早晚得被市场淘汰。
《再见爱人5》被观众说“少了点什么”,答案其实很明显,少了真诚。
嘉宾的负面争议先放一边,内容上全是套路化的冲突,没了真切的情感支撑,自然留不住观众。
希望这季后面能及时调整,也希望其他情感综艺能引以为戒。
毕竟大家看综艺,不是为了看剧本吵架,而是想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一点自己的影子,感受一点真实的温度。
来源:司马秘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