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在剧中吃牛排、包养小姨子、住洋楼,极度奢华,与剧中50年代的台湾时代背景显得格格不入,也与当时地下工作者的形象大相径庭,让观众看着以为自己串剧。
在《沉默的荣耀》中有这样一个人,与全剧其他角色、时代背景的叙事逻辑显得有些不搭。
他在剧中吃牛排、包养小姨子、住洋楼,极度奢华,与剧中50年代的台湾时代背景显得格格不入,也与当时地下工作者的形象大相径庭,让观众看着以为自己串剧。
这个人是谁?那就是臭名昭著的地下党叛徒蔡孝乾。
剧中喻恩泰塑造的蔡孝乾一出场,给人印象就是一个“走路歪扭、眼神飘忽不定、说话含混”的人,慌慌张张的神态,感觉有点小偷的既视感。
这哪里有久经战场、久经考验,经历过长征的革命人士的形象,真是有些大点眼界。
其后,他奢华的生活,以及在高档西餐厅与小姨子吃牛排的场景,教小姨子怎么握红酒杯,以及后来躲进深山后,在山洞还不忘与小姨子的感情戏,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那是来搞革命的哈,这分明是来度假的,来谈情说爱的。
就是是撤退的时候,他表现得也是刚睡醒时那种睡意未消,没醒的状态,没有地下工作者一丝谨慎。
第一次被谷正文抓了后,在审讯中,他心心念念的还是西餐、牛排,妥妥的败家公子哥形象。
最后被抓,也还是因为惦记着西餐厅的牛排,铤而走险去吃牛排。
对于一个久经考验的地下工作者,真的会被这些外在的物质所迷惑,而失去信仰吗?
我想,这是很多观众看到蔡孝乾这个人之后,想要问的问题。
在我们印象中,地下工作者都是久经考验、不屈不挠,有坚强信念的人。
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认识,但这些也仅仅只针对那些又红又专的人,但是对于叛徒的形象,其实关注不多。
那么,叛徒中是否有如喻恩泰塑造的蔡孝乾那样呢?不查不知道,一查还真有。
就算是革命年代,叛徒中也有非常奢靡的人,像顾顺章,作为早期中央领导者,生活腐化,吸鸦片、嫖娼、挪用经费,住所也很奢华,被捕后,立马叛变,导致了导致恽代英等重要领导人牺牲,也导致了地下党组织找到严重破坏。
还有王复元,作为当时的山东省的领导,贪污组织的活动经费,用于吃喝嫖赌,后来被开除党籍。但他没闲着,就投敌了,导致邓恩铭等多人被捕牺牲,破坏性也是很强的。
何家兴则作为罗亦农的秘书,留恋上海的奢靡生活,经常出入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追求享乐,还以机密名单为筹码向敌人索要护照与金钱,结果导致罗亦农被捕。
这几个人与蔡孝乾一样,都是叛徒,也都带来了很严重的破坏性。
从这一点来看,喻恩泰塑造的蔡孝乾也挺符合这样一个叛徒气质。
历史上对于蔡孝乾的记载,叛变的条件中就包括要求16岁的小姨子马文娟入狱陪伴,这又与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因“威胁怀孕小姨子”才叛变的逻辑相匹配。
历史上记载,他频繁出入台北最高档的“波丽露”西餐厅吃牛排,在“山水亭”餐厅吃山珍海味,去永乐町看戏,这种高消费,腐化堕落的生活无疑与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相关剧情契合,喻恩泰没演错。
还侵吞高达1万美元的组织生活费,用于个人奢靡消费,在妻子去世后,诱奸了14岁的妻妹马雯娟,他的这种作风,导致很多同志对他不满。
向岛内富商索要赞助直接成为谷正文获取情报的来源,也导致了最终的暴露。
从这一点来看,喻恩泰塑造的蔡孝乾无疑是做到了。
剧中因威胁家人,导致叛变的也不止蔡孝乾,陈泽民也是,被谷正文拿妻子、儿女来要挟。只是他是被叛徒出卖,在狱中遭受屈辱,后被谷正文发现有家室的端倪,才用妻子、儿女威胁。
其实,喻恩泰作为中戏的博士,演绎生涯也很长,知名作品也挺多,《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是他的成名形象,按理说不大可能是演技上不到位。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他想从内而外的去塑造这样一个叛徒形象,他想用夸张的外表形象,向我们展示一个“信仰早已崩塌”的蔡孝乾。
这种浮夸的外表形象,虽然有争议,但却也让很多观众记住了他。
这未尝不也是一种角色塑造的成功呢?
这不是演技失控,这只不过是一种演员想要表达的一种艺术化手法。
没有他的这种“走路歪扭、眼神飘忽不定、说话含混”夸张形象,妥妥的大家还真不一定记住这样一个叛徒形象。
只是他的叛变影响太大了,直接导致1800余人被捕、1100名同志牺牲,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等人也因此牺牲。
其实,观众讨厌的只是蔡孝乾这个人,但并不是喻恩泰。喻恩泰只是把观众想要表达的这种叛徒的气质表达出来了而已。
毕竟,咱们谁都没见过蔡孝乾本人,对于其形象也只能靠想象了。
正是因为有喻恩泰饰演的蔡孝乾负面形象,才能衬托出吴石、朱枫、聂曦、陈宝仓等人的伟大。
来源:那个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