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剿麦琳,一场针对低位者的赛博霸凌

西瓜影视 韩剧 2024-11-19 14:07 11

摘要:随着《再见爱人4》节目的更新,热搜话题上关于节目的讨论最新一个是#审判麦琳 对女性的围剿#。好消息是麦琳节目之外的另一面甚至更多面开始被看到,坏消息是怎么最后又落到了“性别对立”上了。

作者 / 张 特

编辑 / 阿 笔

运营 / 狮子座

随着《再见爱人4》节目的更新,热搜话题上关于节目的讨论最新一个是#审判麦琳 对女性的围剿#。好消息是麦琳节目之外的另一面甚至更多面开始被看到,坏消息是怎么最后又落到了“性别对立”上了。

但这件事,原本就不仅仅是家庭主妇或者失权女性的问题,而是一个主动放弃了社会价值的弱者,自愿成为另一个人附属品的社会价值失败者,是如何被社会舆论嫌弃的全过程,有时候甚至不关乎性别。只是原本就弱势的女性,让这样的处境更显绝望。

回到节目内容,李行亮在选择理想型伴侣的时候,把票给到了葛夕。还特意找葛夕解释了自己选择她的理由。麦琳情绪崩溃,麦琳李行亮两个人的坦白局后,麦琳在下期首选离婚,李行亮还是坚定的选择不离婚。

节目外,离婚律师们聚齐观看,讨论怎么帮李行亮保全财产抢孩子。各种营销号解读,npd词条满天飞。

毫无疑问,麦琳又又又又成为了节目最大的话题点和讨论点。

于是,涌向麦琳的学历歧视、身材羞辱……甚至是谩骂、诅咒。

如果键盘是弓箭,那她在节目播出后,已经体无完肤了。

一、围剿麦琳,舆论场逐渐失控

先说说李行亮选择葛夕这件事带给人的不适感——不来自于没选择自己伴侣这个点。而来自于,他们同处一个节目,几乎真空的社交环境,只有6个人。葛夕始终坚定想要离婚,她在和留几手的婚姻里痛苦不堪,李行亮显然没有看见。

他看见的是,葛夕对留几手的无私付出,羡慕不已,思考为什么没人那样对我?还说出了货比货的言论。

从出发点来说,李行亮响应节目的环节设计,提出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却被所有人说成是做了坏事的人。他找不到支持者,只能一个人蹲在外面,自我怀疑,观众也跟着心塞。像papi说的,好像麦琳用眼泪和情绪操控了所有人一起霸凌李行亮。

毫无疑问,麦琳的缺点是显而易见无可回避的。也因此,最初关于麦琳的讨论都是站得住脚的——自称是全职主妇,主动揽下做导游的任务,却弄丢导游手册;别的嘉宾分配资金的时候又捣乱;自己收拾行李箱乱七八糟,还总是篡改记忆。

再加上熏鸡事变的发酵,网友调侃“麦琳总在我想为她说句话的时候又疯一把”。这些也没什么问题,毕竟节目呈现出来的内容确实如此。

麦琳不是完美无瑕的全职太太代表,她也仅能代表她自己——一个性格有缺陷的失权普通人。不过比起这个,我们在麦琳身上更清楚地看到了一个丧失自我的失权女性,是怎么样被全社会厌弃的。

随着节目的热播,这场关于麦琳的评论快速失控,现在已经上升到了攻击外貌、散播吃绝户谣言,仿佛这个人多么十恶不赦犯下了滔天大罪的程度。

在麦琳和李行亮的这段婚姻里,女方其实是下位者。女方在家庭的隐形付出依然是容易被忽视的。

节目之外能查到的资料显示:

2021年,麦琳生下二胎儿子,紧接着买房被骗事件,麦琳先把住的房子卖掉,李行亮急切买到新房,两人激烈争吵。后来,新房各种问题,他们要打官司维护权益。那时,麦琳还在哺乳期。压力可想而知。

那些节目拍不出来的麦琳的付出,还包括生第一个孩子时耻骨骨裂,二胎又八个月胎停引产撞上父亲肺癌。这种艰难处境带给她的折磨和心理打击,都是抽象的,无法通过画面资料呈现,它们都是隐形的,不可见的。

或许她的自我认知和个人拧巴的性格,注定了当她选择放弃社会工作,不再提升自我,就会被困在妻职惩罚里。就像节目当中,她或许早就意识到了6位嘉宾当中,自己的下位者局面,所以她只能通过“管账”和屡屡哭泣、失控来吸引注意力,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

对比之下,她的疯狂却是具象的。两只熏鸡,不合时宜的话,一份奶皮子,不修边幅的邋遢外表等等,直冲网友的视网膜。

她的疯狂确实让观众抓狂,于是无聊的网友们开始自动发散剧情——李行亮出道这些年,财产都在麦琳的掌控之下,舆论似乎找到了具体的攻击点,立刻给她冠上了吃“绝户”的帽子,口诛笔伐。在婚姻类话题本就敏感的当下立刻掀起了巨大的讨论。

那么事实是什么呢?

根据企查查,麦琳控股90%的公司,于去年12月份成立,参保员工3人。这家公司不涉及李行亮的事业经营。而李行亮本人实际参与经营的公司是华音鼎天,成立于2009年,与麦琳毫无关系。我们该警惕的是事实的全貌往往不尽然只是节目中或者某个营销号中呈现的一部分。

退一万步来看,一边高高在上审判麦琳的愚蠢,一边围剿她精心布局侵吞夫妻财产,这不矛盾吗?

是否干涉李行亮工作?影响李行亮的艺术创作?

新闻晨报报道,“李行亮控诉的那张麦琳试图插手的city pop风格的专辑,其实在2019年就已经推出。从结果上看,尽管麦琳表达了不认可的想法,但还是选择支持李行亮花费3年时间,做了这张专辑。且按照时间线来看,那时李行亮还在前公司”。

所以她可能确实和李行亮,表达了想干预或者不支持的想法,但最终在行动上李行亮还是完成了自己想要的。

无意站队,也无意支持谁,两口子婚姻的事,本就各家各有的龃龉。再者,任何一个人都经不起镜头全天候的放大审判,麦琳是这样,你我亦如此,警惕剪辑的力量。回到这档节目,在大面积针对麦琳的网络暴力话题攻击下,我们甚至已经想不起最初,观众为什么喜欢看《再见爱人》第一季了,节目在最开始设定的两性观察已然变成了一场闹剧。

而在滔天的营销话题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不参与对失权女性的围剿。

二、一场针对低位者的赛博霸凌

这一周,芒果方面很显然也意识到了话题的失控,开始逐渐有审判之外的报道,试图让话题回归一些理性。但前期流量的狂潮已经到达了不可控的局面,这个时候几乎无可挽回了。

除了节目内容的倾向性引导。大众只记得麦琳住豪宅,孩子有保姆带,全家一起住在她和李行亮的房子里的零散网传信息。完全忽视了,这里面还藏着巨大的权力的不对等。

李行亮的痛苦和处境,在他的权力地位下是有选择的。换句话,这么多年,只要他想,他可以立刻离婚,离开麦琳。可见,这段婚姻的维持,对他个人而言是需求高于矛盾的。

他们相恋6年,结婚13年。李行亮自己也曾说条件不好的时候,麦琳去进货小饰品然后在淘宝上卖,网友扒出来闭店的时候都是钻四店铺。

那么,所谓的有保姆住豪宅,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没有保姆之前,谁在为李行亮托举呢?没有人关心。

这才是舆论风暴背后显现出来的该值得警醒的点,人们只愿意看自己想看到的,真相是什么、事情的全貌是什么,没有人在意。日渐碎片化信息的笼罩下,人们不愿意思考也没有耐心思考了,要的是简单粗暴,要的是一场情绪性的围剿。

不把视线集中在麦琳一个人身上,不难发现,这三组嘉宾的社交生态架构一目了然,第一梯队毫无疑问是“资本家”杨子,其次是著名女明星黄圣依。接下来,过气大网红留几手和葛夕,以及也没巅峰过的尾部歌手李行亮,剩下的就是素人麦琳。

麦琳是最低的梯队,无论经济能力、出身、还是学历认知,也是“贩卖”起来最无力反抗的。影视内容是全中国最封建的地方,其实行业也是。艺人参加综艺录制尚且会被划分个三六九等。

她对镜头的感知、出镜管理、镜头面前的情绪控制肯定是不如剩下几位的。葛夕都会提醒留几手说话要注意,杨子和黄圣依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做直播的,一个是演员,这群人里最不熟悉镜头叙事的就是麦琳。

这也是为什么这一季《再见爱人》和当初第一季《再见爱人》甚至在画面美感上都差异巨大的缘故——节目组把画面重心给到了一个在镜头面前完全不懂控制、隐藏自己的人。其他夫妻好像都得被迫围绕着他俩转,根本没时间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

也因为她是一个素人,所以节目之外,张泉灵,见多识广的媒体人,家庭美满,丈夫博识多才,本身自带流量的上层者。在节目里沟通还不够,舆论卷动流量,她节目外也要加入审判,却又在引发后果后删帖自保。如今,再想起来她的那句“找个班上”的厌恶点评,仍觉得很不专业也很冷酷。被包裹在权威和精英外壳里,在慕强慕富的时代,隐藏住了另一种人性底色。

麦琳是多么罪大恶极,才能让一个挂着前央视主持人的著名媒体人开一场直播还不够,还得单独成篇的聊?她作为节目嘉宾,又自带影响力,本就不好随意宣泄情绪。

可见,这是一场多么热闹的吸血吸流量的狂欢。张泉灵也受不了诱惑。

其实,提起「再见爱人」四个字,KK脑子里有很多警醒但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是精神世界丰富敏感自由美好的郭柯宇,是章贺说出那句“以后的日子过成你喜欢的样子”;也是没有安全感,把人生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的KK魏巍,节目呈现了他的大男子主义小男孩状态困境也呈现了他的心理困境;还有艾威和Lisa陈美玲这一对相濡以沫半辈子的夫妻,Lisa病痛痛苦选择错误的方式疏解情绪,艾威生气她不珍惜身体,却又能在妻子痛苦时贴心安抚……人和人之间,不就是这样磨合着争吵着来的吗?

但到了这一季,流量的狂欢,让故事逐渐偏离了最初的定位,变成一场闹剧,对这个好不容易养成的IP,一定程度上未尝不是一种毁灭性的破坏?

虽然麦琳的诸多表现不值得同情,但还是忍不住想问一句,我们当真要任由这样的舆论围剿进行下去吗?

还是那句话,就节目探讨,麦琳的问题,在杨子和留几手的问题面前,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让老婆打胎、骗走葛夕妈妈给的钱炒股输个精光,日常pua伴侣……可现实是,节目内外因为对麦琳的围剿收获了滔天的流量和热度,李行亮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翻红,杨子、留几手隐身,而麦琳成为了这场赛博霸凌里最大的牺牲者。

其实,kk更多是希望大众能看到麦琳们作为现实生活中很大一部分女性、普通人的处境。她们是如何成为今天这样的,她们该如何得到解放,而不是一次次令她们绝望的舆论围剿,如此下去,连她们仅存的发出的声音大概率也会被淹没吧。

最后,附上kk此前看到的一篇关于麦琳的讨论文章《用社会学的想象力解读麦琳》,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我其实能够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麦琳。我甚至问过自己,如果我是在早期进入这个选题观察麦琳,我是否可能也会跟随自己本能的不喜欢,去批评她的诸多言行与思维?可是,当舆论发酵至此,尤其是夹杂着诸多怼她的审判、谩骂与羞辱时,我会首先看到:麦琳是个“弱者”。而且是,“结构性困境”之下的弱者。

来源:DoNews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