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淮南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二月刚过,山坡上的野桃花就迫不及待地绽放了。萧景睿提着书篮,沿着青石板路缓缓走向村口的学堂。路旁的溪水潺潺,几只早起的鸭子在水中嬉戏。
文/鼎客儿
淮南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二月刚过,山坡上的野桃花就迫不及待地绽放了。萧景睿提着书篮,沿着青石板路缓缓走向村口的学堂。路旁的溪水潺潺,几只早起的鸭子在水中嬉戏。
“先生早!”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从路边的茅屋里跑出来,手里举着个还冒着热气的饼子,“娘亲让给先生的!”
萧景睿含笑接过,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谢谢丫丫。昨日教的诗可背会了?”
“会了会了!”丫丫摇头晃脑地背起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稚嫩的童声在山间回荡,惊起了林间的鸟雀。萧景睿望着这一幕,唇边不自觉地泛起笑意。这样的清晨,在他隐居此地的三年里,早已是寻常。
学堂设在村口的祠堂里,二十几个年纪不等的孩子正襟危坐。见先生进来,齐刷刷地起身行礼。
“都坐吧。”萧景睿将书篮放在讲台上,目光扫过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今日我们继续讲《论语》。”
阳光从窗棂间洒进来,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传出祠堂,与远处的鸡鸣犬吠交织在一起,谱成一曲安宁的田园牧歌。
晌午放学后,萧景睿照例去溪边垂钓。这是他每日的功课,不在乎能钓到多少,只为享受那份独处的宁静。
溪水清澈见底,几尾游鱼在石缝间穿梭。他坐在老位置上,刚放下鱼线,就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先生!先生!”村里的樵夫老张气喘吁吁地跑来,“村外来了一队官兵,说是要寻您!”
萧景睿的手微微一颤,鱼竿险些脱手。他定了定神,收起鱼具:“知道了,我这就去。”
村口果然停着几匹高头大马,为首的将领看见萧景睿,立即下马行礼:
“可是萧景睿萧先生?”
“正是在下。”萧景睿还礼,“不知将军有何见教?”
将领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奉言豫津言大人之命,特来送信。言大人说,务必亲手交到先生手中。”
听到故友的名字,萧景睿心中一暖。他拆开信,言豫津那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
“景睿吾兄:见字如面。一别三载,思念日深。今边关有变,弟将随军出征,归期难料。特遣人送此信,若他日弟马革裹尸,还望兄能照拂言氏一门老小……”
信未读完,萧景睿已脸色大变。他强自镇定,对将领道:“将军稍候,容我收拾行装。”
回到住处——那间简陋的茅屋,萧景睿快速收拾着行李。墙上挂着一柄剑,剑鞘上已落满灰尘。他伸手取下,轻轻擦拭。
“先生要走了吗?”丫丫不知何时站在门口,大眼睛里噙着泪水。
萧景睿蹲下身,柔声道:“先生要去办一件很重要的事。等办完了,就回来继续教你们读书。”
“真的吗?”
“真的。”他摸了摸丫丫的头,“先生从不骗人。”
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十日后,萧景睿终于赶到了北境大营。
言豫津见到他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景睿?你……你怎么来了?”
萧景睿风尘仆仆,却依然保持着那份从容:“来看看你。怎么,不欢迎?”
言豫津猛地抱住他,声音哽咽:“我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
当晚,两人在军帐中对饮。言豫津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嬉笑怒骂的纨绔公子,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
“这次情况很不好。”言豫津压低声音,“大渝来了个很厉害的元帅,我们已经连败三阵了。”
萧景睿静静地听着,不时为好友斟酒。
“景睿,你说我们能赢吗?”
“尽人事,听天命。”萧景睿举杯,“但求问心无愧。”
三日后,大战爆发。
萧景睿虽然没有军职,但蒙挚特意请他协助指挥。站在瞭望台上,他望着远处如潮水般涌来的大渝军队,眉头紧锁。
“他们的阵法很古怪。”蒙挚沉声道,“我们的人冲进去就出不来。”
萧景睿观察良久,忽然道:“这不是阵法,是陷阱。他们在诱敌深入。”
他立即下令鸣金收兵,但为时已晚。先锋部队已经陷入重围。
“我去救他们。”萧景睿抓起长剑。
言豫津拦住他:“太危险了!”
“正因为危险,才更要去。”
他带着一队精锐骑兵杀入敌阵。剑光闪处,敌军纷纷倒地。那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萧景睿又回来了。
这一战,他们救出了被困的先锋部队,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萧景睿左肩中箭,鲜血染红了战袍。
战后,蒙挚要为他请功,他再次婉拒:
“我本就不是军中之人,何功之有?”
养伤期间,言豫津常来陪他。这日,言豫津忽然问道:
“景睿,你后悔过吗?”
“后悔什么?”
“后悔……离开金陵。如果你当初接受封赏,现在已经是镇北将军了。”
萧景睿望着帐外飘落的雪花,轻声道:“人各有志。庙堂之高,非我所愿。”
“那你想要什么?”
“想要……”他顿了顿,“心安。”
伤愈后,萧景睿再次告别。这一次,他没有回淮南,而是去了更远的江南。
他在西湖边开了一家小小的书院,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每日教书育人,闲时泛舟湖上,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
偶尔,会有故人造访。
这日,他正在书院后的梅林中散步,忽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
“好雅致的地方。”
他转身,看见梅长苏站在梅树下,一身白衣,面色苍白如雪。
“苏兄?”萧景睿怔在原地。
梅长苏缓步走近,目光扫过四周:“这里很适合你。”
两人在梅林中的石桌旁坐下。侍女奉上清茶,茶香袅袅。
“苏兄怎么找到这里的?”萧景睿为他斟茶。
“想找,自然就找到了。”梅长苏轻轻咳嗽了几声,“你的伤……可痊愈了?”
“早已无碍。”萧景睿看着他瘦削的脸庞,“苏兄的身子……”
“老毛病了。”梅长苏微微一笑,“今日来,是想告诉你一件事。谢玉……在黔州病故了。”
萧景睿执壶的手顿了顿,随即继续斟茶:“是吗……”
“你……不去送他一程?”
萧景睿望着远处的湖面,良久才道:“去了又能如何?徒增伤感罢了。”
梅长苏深深地看着他:“你变了很多。”
“人总是会变的。”萧景睿轻声道,“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
“比如?”
“比如……我还是我。”
梅长苏笑了,那笑容中有欣慰,也有释然:“是啊,你还是你。”
临走时,梅长苏从怀中取出一本书:“这是我闲暇时整理的兵法心得,或许对你教书有用。”
萧景睿郑重接过:“多谢苏兄。”
“保重。”
“保重。”
望着梅长苏远去的背影,萧景睿忽然明白,有些恩怨,终究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淡去。重要的是,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活出想要的人生。
春去秋来,转眼又是三年。
这日,萧景睿正在书院讲课,忽然听见外面传来喧闹声。他走出门,看见一队官兵护着一辆马车停在书院外。
马车帘子掀起,莅阳长公主在侍女的搀扶下走了下来。
“睿儿……”
萧景睿快步上前,扶住母亲:“母亲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莅阳长公主打量着书院,眼中含泪,“这里……很好。”
母子二人在湖边的亭子里坐下。夕阳西下,湖面波光粼粼。
“你父亲……他临终前,让我把这个交给你。”莅阳长公主取出一块玉佩,那是萧景睿小时候最喜爱的玩物。
萧景睿接过玉佩,指尖微微发颤。
“他其实……一直很后悔。”莅阳长公主轻声道,“后悔当初那样对你。”
萧景睿望着天边的晚霞,轻声道:“都过去了。”
是啊,都过去了。那些爱恨情仇,那些恩怨纠葛,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淡去。留下的,只有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送走母亲后,萧景睿独自在湖边站了很久。月光洒在湖面上,碎银般闪烁。
他想起很多年前,梅长苏曾经问过他:“景睿,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那时他答不上来。现在,他知道了。
他想要的生活,就是这样——在青山绿水间,守着内心的宁静,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或许在世人眼中,他辜负了出身,浪费了才华。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样的生活,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远处传来书院孩子们的读书声,稚嫩而清亮。萧景睿微微一笑,转身向书院走去。
他的路还很长,但他的心,已经找到了归宿。
青山处处,皆是归处。
【未完待续】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