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亚菲把红本本拍在父母面前那天,王海洋连门都没进,站在楼下等消息,这个镜头一播出,弹幕刷满“浪漫”,我却把遥控器摁到暂停,心里冒出一句:真鸡贼。
江亚菲把红本本拍在父母面前那天,王海洋连门都没进,站在楼下等消息,这个镜头一播出,弹幕刷满“浪漫”,我却把遥控器摁到暂停,心里冒出一句:真鸡贼。
领证前夜,王海洋没提亲、没预约、没打招呼,只给江亚菲发了一条“明天九点我在民政局门口等你”。
江亚菲回了一个“好”,两人就算把终身定了。
江家父母从女婿进门到吵架收场,全程没见过王海洋的影子。
江亚菲回家挨骂,王海洋在宿舍泡方便面,第二天才提着两盒点心登门,开口就是“爸妈,我给你们赔不是”。
江德福当场把点心推回去,说“不敢当”,空气里全是火药味。
王海洋低头装孙子,转头就把江亚菲拉走,留下一句“我们会好好过日子”。
这一套流程,像提前写好的剧本,每一步都在把风险转嫁给女方。
王海洋图什么?
他三十八岁,海归博士,学院副教授,外表光鲜,实则根基空荡。
房子是学校临时公寓,工资条上三千出头,研究方向冷门,评职称排队到五年后。
江亚菲是部队大院长大的姑娘,父亲少将退休,母亲医院主任,哥哥在军区,姐姐在海关,人脉一圈都是硬资源。
王海洋需要一张“安全网”,江家就是。
直接冲民政局,是把生米煮成熟饭,让江家不得不认。
江亚菲脾气冲,可在婚姻这件事上,她以为自己是主导,其实被王海洋精准算度。
婚后的生活更像一份交换协议。
江亚菲管钱,王海洋把工资卡交上去,每月领八百块零花;江亚菲规定晚上九点必须关灯,王海洋把论文带回办公室写通宵;江亚菲说不要孩子,王海洋就去做了结扎,手术单自己签字,连父母都没通知。
江亚菲享受赢的感觉,王海洋换得少奋斗二十年。
江家给他调进国防科大实验室,项目审批一路绿灯,房子从临时公寓换成师职楼,职称破格提到正高。
外人看他宠妻,实质是他在用顺从还利息。
王海洋的父亲王振彪看得最透。
剧中他对着老战友叹气:“我家海洋,读书读傻了,现在连骨头都是软的。”一句话把儿子出卖:那不是温柔,是骨头被打断了。
王海洋也知道自己变形的程度,只是他更清楚,一旦不顺着江亚菲,资源就会断流。
他发表的核心期刊,背后一半是江家打的招呼;他带的博士指标,是江亚菲哥哥给批的条子。
婚姻成了他的编制,他不敢辞职。
没有孩子这层设定,剧组原本想留点开放式浪漫,其实把遮羞布撕得更开。
孩子会带来不可控的变量,会分走江亚菲的注意力,会让王海洋的精力从讨好妻子转到争夺下一代话语权。
两人都不要孩子,等于把交易锁死在二人结构,谁也别想往外走一步。
江亚菲四十岁生日那天,王海洋送了一枚三克拉钻戒,江亚菲高兴地发朋友圈,配文“此生有你”。
王海洋在下面回复“女王陛下开心就好”。
镜头切到书房,电脑界面停在一份调出申请,目的地是海南某民办高校,待遇降一半,房子自理,他最终点了取消。
那一刻,他把自己彻底焊死在江家这艘船上。
观众把他们的日子剪成短视频,配上“最好的爱情就是把你宠成孩子”,播放量上亿。
很少有人注意到,江亚菲半夜独自坐在客厅发呆的镜头出现过四次,每次不超过三秒。
她手里攥着遥控器,电视画面是雪花点,屋里安静得能听见冰箱启动。
那个瞬间,她脸上没有赢家的骄傲,只有打拳打到棉花后的空。
我把这段回放给母亲看,她说:“这女人像极了我厂里的刘姐,男人天天给她洗脚,刘姐却天天找茬吵架,后来得了乳腺癌。”母亲没看过剧,却一句话戳破真相:没人真想一直赢,赢久了会慌。
江亚菲和王海洋的故事被包装成理想婚姻,是因为它满足了两种幻想:强势者想永远说了算,弱势者想靠低头换上升通道。
现实里,这两种人都存在,也都清楚自己在演。
怕的是戏演长了,卸妆那天才发现脸已经长进面具里。
屏幕外的我们,如果把投降当成温柔,把顺从当成浪漫,把不敢撕破脸当成岁月静好,那下一个走进民政局的人,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江亚菲手里的红本本,像奖状,也像手铐,她举给爸妈看的时候,以为锁的是父母,其实锁的是自己。
王海洋那晚在书房关掉调出申请,顺手把抽屉里的简历也 shred 了,机器轰鸣三秒,纸屑飘进垃圾桶,镜头没有给特写,但声音听得人心口发凉。
一个人连逃的机会都不要,你说他得有多绝望,或者说,得有多贪婪
来源:正能量明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