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沉默的荣耀》在央视八套开播后,实时收视率峰值突破3.07%,创下央视八套黄金档纪录,甚至一度冲至4.89%的高点。这部剧开局就让观众心里沉甸甸的,仿佛压了一块石头。
《沉默的荣耀》在央视八套开播后,实时收视率峰值突破3.07%,创下央视八套黄金档纪录,甚至一度冲至4.89%的高点。 这部剧开局就让观众心里沉甸甸的,仿佛压了一块石头。
为什么一部已知历史结局的谍战剧能让人如此揪心却又欲罢不能?
历史真实与艺术创作的完美平衡
《沉默的荣耀》最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它九成以上角色使用真实姓名。 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这些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命运早已注定。
导演杨亚洲面临最大的叙事挑战在于:由于地下工作铁的纪律要求,四位核心人物在台湾潜伏期间几乎没有同时相见的时刻,直至在敌人法庭上慷慨赴死之际,他们才“相聚”。
创作团队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
剧中,大到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社会生态,小到蔡孝乾的亲属关系,甚至重要文墨字体,均有档案可考。 吴石研究者郑立出任该剧的史实顾问,其著作《冷月无声——吴石传》为剧本创作提供了核心史实框架。
无声处听惊雷的表演艺术
于和伟为了饰演吴石将军减重15斤,演活了潜伏英雄的特质。
他将吴石这一身居军统高位,既要演出军官的威严感,又要把控地下工作者特质的复杂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于和伟的表演内敛克制,用微表情传递深意,比如在面对同志牺牲时不能流露悲伤,与妻子诀别时不能哭泣,这种“憋到极致”的演法,反而让观众更加揪心。
吴越饰演的朱枫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她通过细节展现角色的多面性:面对养女时眼中的慈爱,与可疑人物周旋时审慎的目光。
当交通员暴露在她面前跳海自杀后,她的表情从愣住到悲痛再到坚定,这种细腻的情感转换,展现了一位演员的不俗实力。
余皑磊饰演的谷正文则成为了全剧最令人痛恨的角色。
他表面温文尔雅,背地里却狠厉狡诈,是一个真正的“笑面虎”。 在试探吴石的戏份中,他与吴石在办公室交谈,话题逐渐涉及“林义良案件”,原本放松的坐姿微微收紧,左手悄悄放在桌下,手指轻轻摩挲;当吴石回答问题时,他眼神紧盯对方,嘴角的笑容逐渐变淡,却未完全消失。
魏晨饰演的聂曦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饰演的聂曦忠诚、有能力还敏锐、沉稳,将吴石最信任的副官形象刻画得真实又自然。
聂曦看上去像是衬托吴石的绿叶,但这枚“绿叶”却总是以不容忽视的微表情和肢体动作,抢走了观众的注意。
演技差异引发讨论
《沉默的荣耀》中演员的演技反差,本质上是“角色理解深度”与“细节把控能力”的差异。 同样是“情绪克制”,于和伟通过“眼神瞥视、指尖微曲”展现吴石的敏锐,吴越通过“哽咽停顿、手按胸口”展现朱枫的悲痛,余皑磊通过“微笑不变、坐姿收紧”展现谷正文的阴狠。
曾黎饰演的王碧奎则成为讨论焦点。 这个角色本是外柔内刚的传统女性,既要藏起对丈夫的担忧,又要流露母亲的柔软。
然而有评论认为,曾黎的表演情绪不够充沛,与剧集厚重感格格不入。 在得知吴石将要给害死自己儿子的日本人当翻译官时,王碧奎对着窗户难过、流泪,但被指难过的情绪浮于表面,表演不咸不淡,没有任何的高光。
剧集对真实英雄的纪念
《沉默的荣耀》自开播以来,抖音话题播放量已超30亿次,微博话题阅读量6.7亿,获“赞”超250万,衍生话题如“替烈士看看今天的中国”已破亿。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相关小说、电子书与有声书同步上线,带领观众深切缅怀那些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
受电视剧影响,有许多人自发前往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福田公墓,在陈宝仓、朱枫、吴石、聂曦四位隐蔽战线英雄的雕像前,献上鲜花和水果。 在福州螺洲,也有游客专程前往瞻仰吴石将军塑像。
剧中最令人心酸的,莫过于英雄们明知前路是绝路,却依然为了信仰选择一往无前。 吴石本可留在大陆迎接解放,朱枫原本已可返回上海与家人团聚,但他们都在个人安危与革命需要之间,毅然选择后者。
而剧集开头吴石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独白,为这段历史增添了几分悲壮色彩。
来源:小爱侃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