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日,爱奇艺率先出击,独播上线了由朱锐斌执导、李沁与陈哲远领衔主演的《一笑随歌》,以“武力值女主+利益权谋”的组合拳快速抢占观众注意力。6天后,造势已久的《入青云》正式登陆优酷“生花剧场”,首播站内热度破6500,并冲上猫眼剧集热度榜TOP3。
文娱商业观察
文/矮子巨人
平台的古偶大战,又有了新热闹可看。
10月2日,爱奇艺率先出击,独播上线了由朱锐斌执导、李沁与陈哲远领衔主演的《一笑随歌》,以“武力值女主+利益权谋”的组合拳快速抢占观众注意力。6天后,造势已久的《入青云》正式登陆优酷“生花剧场”,首播站内热度破6500,并冲上猫眼剧集热度榜TOP3。
硝烟开始弥漫,腾讯视频又添了一把火。
《入青云》开播次日,腾讯视频通过与歆光影业联手推出的《宴遇永安》,以一场有关美食、市井民俗和另类爱情之旅的奇趣故事高调切入,将这场以古偶为题的平台对垒战推向了更为剑拔弩张的焦灼态势。
“三国杀”格局下,我们好奇谁能摘得流量头筹,但更期盼这场平台对垒能炸开古偶剧的“小阳春”,既为其注入实打实的新动能,更带来看得见的真引领。
毕竟,当下的古偶剧耗不起、也输不起了。
1+1+1
一个众所周知周知的法则是,“鲶鱼”越多,鱼群生命力越旺。
站在这一角度上,爱腾优主导的这场古偶“三国杀”,算得上一件各方都乐见其成的好事,这三部剧集也确实凭借“李昀锐侯明昊陈哲远对打”、“宴遇永安入青云一笑随歌同期播出”、“爱优腾古偶大战”等舆论关键词,调动起了不少观众的好奇和向往。
但硬币的另一面,同类型正面对决,对质量的考验将更为直接。
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宴遇永安》《入青云》《一笑随歌》同框,观众天然会开启“横向对比”模式。三部剧在剧情逻辑、人物塑造、服化道贴合度等各方面的优劣,马上高下立判,落下风者将被观众更迅速地移出追更列表,沦为这场热闹的背景板。
而就现在的数据反馈看,还没有真正的赢家。
《一笑随歌》《入青云》的首播成绩,总体算得上是旗鼓相当。首日平台热度都突破6500,且单集最高也都只有2个视频广告,只是在单集最高广告时长上,《一笑随歌》比《入青云》多出10秒。
最后下场的《宴遇永安》,播出首日腾讯视频站内热度破23000,与《许我耀眼》的表现持平,可在站外还没有搅起太大的波澜。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该剧第一集的视频广告虽达到5个、露出时长48秒,但从第二集起规模收缩,至第四-五集仅剩同程、茄皇两个广告,单集露出时长也降至20秒。
也就是说,广告主对《宴遇永安》普遍持观望态度。
后续走势上,《一笑随歌》目前的爱奇艺站内热度虽已突破8500,可整体攀升势头明显缺乏冲劲儿,招商表现也持续低迷,最新几集甚至出现全集无广告的情况。与之呼应,截至稿前,《一笑随歌》虽已获得云合S+评级,但正片市占率仅为11%,被居于榜首的《许我耀眼》拉开了近25%的断层差距。
更为尴尬的是,《一笑随歌》《入青云》《宴遇永安》的正片市占率加到一起,也抵不过一部《许我耀眼》。
有新意缺底气
问题出在哪儿呢?
从《国色芳华》《白月梵星》到《仙台有树》《掌心》《五福临门》,再到《书卷一梦》《锦绣芳华》《桃花映江山》……2025年的古偶赛道一如既往的拥挤,平台对打更是屡见不鲜,而《一笑随歌》《入青云》《宴遇永安》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因为背后有爱腾优三大平台加持,更关键的是它们几乎穷尽了当前古偶市场的所有可能性。
《一笑随歌》把权谋博弈与爱情纠缠深度绑定,试图用“纯恨 CP”的锋利设定打破古偶“女弱男怜”的创作窠臼,以一场势均力敌的宿命对弈构筑新鲜张力;《入青云》瞄准仙侠题材的俗套痛点,通过塑造“仙侠版史密斯夫妇” 的人物关系,尝试让观众看到古偶CP难得的双向攻猎感与极限拉扯;《宴遇永安》试图用“美食穿越 + 悬疑探案”的双线混搭,在丰富古偶剧叙事层次的同时,为自己打造更鲜明的类型辨识度。
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这三部剧都不敢彻底脱离古偶的“安全区”,有创新的火花,却缺乏扎实的内核;有套路的突破,却未能触及根本。
具体来看,对比《锦月如歌》《与晋长安》,《一笑随歌》中李沁饰演的锦绣女将付一笑在“女将军101”里的观众认可度最突出,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李沁真正把“女将军”的飒、烈、狠揉进了角色骨血。
可遗憾的是,角色高光难掩故事薄弱。付一笑看似是“大女主”,但实际呈现的却还是依靠男主的“伪独立”,甚至该剧还在开篇时将冲突构建集中在“虐女”上,再加上对权谋线的处理也不够扎实,不仅浪费了付一笑的角色价值,也让观众口碑逐渐走向两极分化。
《入青云》《宴遇永安》目前的最大争议,也在故事呈现与人物塑造上依旧被“甜宠”捆住手脚,忽视了剧情的逻辑闭环与细节打磨,让“创新”成了浮于表面的噱头,未能真正撑起一部剧的扎实质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剧出自同一编剧团队(纪桑柔、丁璐)。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把一切简单归结到编剧团队的“业务问题”,《入青云》《宴遇永安》乃至整个古偶赛道的困局与当下市场的生态是高度绑定的,而平台对“求新”与“求稳”的既要又要也可以被理解。
毕竟阵痛期里,谁的日子都不好过,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成本回收是不可回避的首要诉求。
“刮骨”才能“疗伤”
《宴遇永安》《入青云》《一笑随歌》谁能笑到最后,还要等观众做出更一步的表态,但可以确定的是,即便这三部剧无法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平台们也很难轻易放弃对古偶的投入。
原因很简单,古偶于当下长剧市场仍是一张具备高潜力爆发的安全牌。
与此呼应,在爱优腾的2026大剧片单中,古偶不仅占据了不小的篇幅,类型储备也都相当丰富。其中,陈都灵和导演杨龙继古偶爆款《雁回时》后再度合作古装权谋剧《翘楚》、改编自爱奇艺自制动漫爆款的《成何体统》、由迪丽热巴和陈飞宇主演的《慕胥辞》、以及《烽影燃梅香》《咸雪》《狐妖小红娘王权篇》《佳偶天成》《兰香如故》《表妹万福》《尚公主》等都已呈现未播先火之势。
但需要警惕的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如果接下来仍是一场裹足不前的“原地内卷”,古偶长剧极可能会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观众对古偶长剧的不满早已溢于言表,在云合2025暑期档上新长剧热播期集均有效播放排行榜上,排位最靠前的《朝雪录》《临江仙》,热播期集均有效播放也不过3000万出头,对比往年差距不可谓不大。而与此同时,以《照镜辞》《姜颂》《锦绣宅心》等为代表的古偶短剧,又在今年加速分割着注意力。
只有敢于掀桌,才能真正上桌。
古偶想在长剧市场重现“经济上行的美”,必须以“刮骨疗伤”的勇气正视存在的问题,让创新从“标签”变成“内核”,在流量与口碑的夹缝中给观众制造一场真正的“颅内地震”,引领市场重塑新的生存法则。
来源:文娱商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