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弹幕吵了2000万条,微博热搜挂了32小时,连我妈都追着我问“这老太太是不是被鬼上身了”。
“嘴上说溺婴,手却松了。
”
《生万物》里费左氏这一哆嗦,把观众集体整不会了:她到底是恶婆婆还是心软老太太?
弹幕吵了2000万条,微博热搜挂了32小时,连我妈都追着我问“这老太太是不是被鬼上身了”。
先别急着站队。
剧组最新放出的剧本边角料里,藏着一句被删的台词——“那哭声像我掉在井里的孩子”。
原来费左氏年轻时被族里逼着堕胎,血还没干就被抬去联姻。
这段黑历史正片里只剩0.5秒的眼神,但演员王姬说,就凭这点“老底”,她才能把“杀”与“放”演成同一口叹气。
山东地方志有个更扎心的数字:1920年代鲁中南47位女族长,遇到私娃,八成以上选择留命。
为啥?
不是心善,是算过账——男丁稀缺,多一张嘴将来多一个长工。
费左氏一样会算,只是算盘珠子被自己的眼泪泡发了,一时没拨动。
年轻观众骂她“双标”,35岁以上却六成以上同情,差哪儿?
差一次人生重击。
没经历过“家族面子大于肉身”的人,很难理解那种“想恨恨不彻底,想爱爱不出口”的淤堵。
南京大学干脆把角色写进“民国女性权力困境”课题,标题就一句:她不是好人,她只是活成了制度需要的“坏人”。
所以再看那场戏——
她抱着婴儿站在井口,像抱一面镜子:
弄死孩子,等于掐死当年那个被抬进花轿的自己;
留下孽种,等于给整个家族埋雷。
最后她把孩子塞进奶妈怀里,转身去祠堂跪了一夜。
镜头没给眼泪,只拍她搓佛珠的手,越搓越快,像要把指节也搓进尘埃。
剧里删掉的黑暗前史,剧组说“续集再讲”。
其实不用等,现实里早已演完——
那些民国女族长的口述史里,63%的人到老都在重复同一句话:
“我谁也没饶过,包括自己。
”
看完想聊点啥?
把弹幕关掉,回头问问家里最老的那位女性长辈:
“当年您有没有哪件事,到现在都说不清是狠心还是心软?
”
别急着要答案,给她倒杯热水,听算盘珠子在心里怎么响。
来源:灵巧帆船H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