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告里那句“这里是无人区,不是无法区”被剪进新闻联播前的30秒广告位,央视按秒收钱,一秒80万,剧组肯掏2400万买三秒,就是赌这句能成社交货币,第二天微博热搜榜一挂,平台追加排片0.5%,多卖一亿播放量,2400万回本还带利。
央视把黄金档的预告片剪成15秒,却把杨紫的台词留足5秒,这动作比任何通稿都狠:官方在替市场划红线,谁能扛主旋律,谁不能碰,一张嘴就验完了。
胡歌肯把名字排在杨紫后面,不是他让,是剧组算过账:招商会上,平台先问“女主是谁”,再决定给不给S+预算。
杨紫三个字能拉3亿广告,胡歌只能拉1.5亿,资本把账算得比粉丝清楚。
预告里那句“这里是无人区,不是无法区”被剪进新闻联播前的30秒广告位,央视按秒收钱,一秒80万,剧组肯掏2400万买三秒,就是赌这句能成社交货币,第二天微博热搜榜一挂,平台追加排片0.5%,多卖一亿播放量,2400万回本还带利。
高原红、破棉袄、手脸全是冻疮,造型师把杨紫的睫毛都拔掉,怕太精致。
同行小花在同期剧里还贴假睫毛演战地医生,观众一眼出戏,杨紫把睫毛全剃,播放量就多涨八千万,数据部把报告甩投资人脸上:真实感能换算成钱,一毫米假睫毛值八百万。
央视审片组过戏有三道关:台词听不清直接毙,演员用配音直接降档,造型滤镜过厚直接退片。
杨紫现场原声送审,一次就过,审片员只改了一个字,把“我不能走”改成“我不走”,减掉一个字,情绪更硬,剧组连夜重拍,多花120万,央视多给10个推荐位,换算下来一个推荐位12万,比买流量便宜一半。
流量演员想转主旋律,常规套路是先去扶贫剧刷履历,剧组却敢把《生命树》直接塞黄金档,因为播出合同里写明了:收视率破1,央视分账35%;破2,分账40%。
杨紫上一部《长相思》平均收视1.8,平台赌她能再拉0.2,0.2在广告部眼里就是五个亿的品牌曝光,央视把合同拍桌上:要赚一起赚,赔了她自己扛。
胡歌拿这部剧只收半价,条件是把他主演的电影预告片绑在剧前播,一集贴片30秒,播一次等于给电影省300万宣发费,30集就是9000万。
剧组用半价请到胡歌,转头把省下的钱砸在后期音效,找《流浪地球》的混音团队,一集成本多烧200万,总共6000万,平台看完片直接追加预算:有胡歌就有电影观众,有杨紫就有电视观众,两边通吃,这账怎么算都不亏。
预告片上线12小时,抖音影视号剪了8000条二创,带的话题统一是“杨紫原声台词”,点进去全是0粉丝的新号,一条能挣200块流量分成,8000条就是160万。
平台提前放物料,等于把宣发费外包给剪刀手,剧组一毛钱没花,热搜自己往上爬。
同档期另一部古偶S+把男女主吻戏剪成15秒预告,24小时播放6000万,《生命树》一句台词预告播放1.2亿,数据组把两条预告扔给广告商:吻戏只能卖奶茶,台词能卖保险,汽车品牌立刻把《生命树》的贴片广告从每集60秒加到90秒,多出的30秒按刊例价算3800万,剧组三天就回本。
央视把这部剧定在今年第三季度,是因为去年同一时段播出的是《山海情》,收视2.1,今年《生命树》合同里写破2就算赢,破2.2台里给开庆功会,破2.5直接送主演春晚独唱。
杨紫团队已经把礼服尺寸报给春晚导演组,先定衣服,再冲收视,算盘打得比谁都响。
观众以为看的是扶贫剧,其实看的是一场大型直播带货:带的是演员的身价、平台的股票、央视的口碑,还有国产剧能不能把“流量”两个字换成“留量”。
杨紫要是真把天捅破,以后找她的剧本会把片酬标成“参考票房分成”;要是没破,她就回去继续演古偶,价格照样涨,因为市场需要一个人替他们赌主旋律还能不能赚钱。
天会不会破,谁说了都不算,遥控器在观众手里,你按还是不按?
来源:博学多才的明月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