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亮剑》里,李云龙和邢志国副团长的关系很有意思。表面上,李云龙对这个副手是处处看不顺眼,觉得他太死板,没魄力,经常怼他。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在《亮剑》里,李云龙和邢志国副团长的关系很有意思。表面上,李云龙对这个副手是处处看不顺眼,觉得他太死板,没魄力,经常怼他。
但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比如李云龙要去医院养伤,或者有更重要的任务要离开时,他却毫不犹豫地把整个独立团托付给邢志国。
这事儿看着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李云龙对邢志国的“看不顺眼”,是性格和战术风格上的摩擦;而他把队伍托付给邢志国,则是基于对一个军人最核心品质的绝对信任。这种信任,比私人喜好重要得多。
咱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李云龙的这个决定。
第一,看不顺眼在哪?——两种风格的碰撞
李云龙为啥老怼邢志国?主要是因为两个人带兵和打仗的路子完全不同。
李云龙是“野路子”的天才:他打仗灵光,不按常理出牌,擅长出其不意,敢于冒险。他带的独立团,作风强悍,嗷嗷叫,像一群狼。他觉得打仗就得这样,灵活机动,不能太死板。
邢志国是“正规军”的模板:他是从正规军出来的,做事讲究个规矩、稳妥。他考虑问题,首先想的是风险,是纪律,是会不会违反上级规定。这在李云龙看来,就是“保守”、“怂”、“缺乏闯劲”。
所以,当邢志国提醒李云龙“这么做是不是太冒险”或者“这不符合规定”的时候,李云龙自然会觉得他碍手碍脚,泼冷水。这是两种军事思想的天然冲突,无关个人恩怨。
第二,为什么偏偏托付给他?——信任的四大基石
尽管风格不合,但李云龙心里跟明镜似的,他知道邢志国身上有托付一支队伍最不可或缺的几种品质。
1,绝对可靠,政治上过硬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当时的队伍里,政治上的可靠性是第一位。邢志国是经过长征的老革命,根正苗红,对组织的忠诚毋庸置疑。把队伍交给他,李云龙完全不用担心队伍会走错路、出政治问题。邢志国就像一块压舱石,能保证独立团这艘船不管遇到什么风浪,大方向都不会偏。
2, 原则性强,能守住家业
李云龙自己是个“闯将”,敢打敢拼,但也容易惹祸。而邢志国最大的优点就是稳。他原则性强,办事规矩,不会胡来。把独立团交给他,李云龙放心,他知道邢志国会像守财奴看管金币一样,牢牢守住独立团这份家业。他不会为了贪功而冒进,也不会因为冲动而把老本赔光。队伍在他手里,可能不会突然扩大多少,但也绝不会轻易垮掉。
3,执行力强,不搞阳奉阴违
邢志国虽然经常提出不同意见,但一旦团里形成了最终决议,他执行起来绝不打折扣。他不会因为自己不同意,就在背后搞小动作或者消极执行。作为副手,他恪尽职守,能完美地配合李云龙的工作。这种“有意见会上提,有命令坚决执行”的品质,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优点。把队伍交给他,李云龙知道自己的战略意图能被准确地贯彻下去。
4,人品厚重,值得托付
邢志国这个人,不揽功,不诿过,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他可能能力上不是最顶尖的,但人品厚重,值得信赖。在生死相托的战场上,这种忠诚厚道的同伴,比一个能力强但心眼多的家伙更让人安心。李云龙知道,把后背和队伍交给邢志国,他绝不会在背后捅刀子,也不会在危难时刻抛弃兄弟。
第三,李云龙的驭人之道——知人善任
李云龙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看似大大咧咧,实则对手下每一个干部的特点都门儿清。他清楚地知道:
张大彪,是冲锋陷阵的利刃,但不能让他当家,他太像自己,容易冲动。
邢志国,才是那个能在他离开后,稳住大局的“管家”和“守成之主”。
他对邢志国的“看不顺眼”和“公开批评”,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打磨和督促,希望这个得力的副手能更锐利一点。但在心底,他给予了邢志国最高的信任。
李云龙把独立团托付给邢志国,是一场基于理性判断,而非个人喜好的最高信任。
他托付的,不是让自己“看得顺眼”的兄弟,而是一个能让组织放心、让队伍安心、让自己无后顾之忧的接班人。邢志国可能不是最能开拓疆土的“CEO”,但他一定是那个最不会把公司搞破产的“可靠管家”。
这件事也体现了李云龙作为一个优秀指挥员的成熟:他能把个人的好恶和工作的需要严格分开。 在独立团的生死存亡面前,个人那点“看不顺眼”根本不值一提。他选择了一个能力上或许有短板,但在忠诚、原则和可靠性上满分的同志。这正是一个高级指挥员应有的胸怀和眼光。
来源:剧集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