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退伍老兵在看完《沉默的荣耀》后,在社交平台写下这句话,瞬间引爆舆论。
“我们不是要一部神剧,只是不想让真实的历史,被流量剪成了碎纸片。”
——一位退伍老兵在看完《沉默的荣耀》后,在社交平台写下这句话,瞬间引爆舆论。
这部曾被寄予厚望的年代谍战大剧,打着“还原隐蔽战线英雄”的旗号高调开播,如今却在播出第12集后遭遇口碑断崖式下跌。
网友痛批:“剧情拖沓、逻辑稀碎、人物扁平——拍得又臭又长,连基本的尊重都没有。”
最让人愤怒的,是**吴石将军与聂曦两条核心叙事线的彻底崩坏**。
历史上,吴石是国民党高层将领,身居高位却秘密为新中国传递情报,最终在台湾被捕英勇就义;聂曦是他最信任的副官,一同赴死,史称“密使一号”案。
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用生命换来解放东南的关键情报。
可剧中呢?
吴石被塑造成整天皱眉踱步、深夜焚稿、反复念叨“我不能暴露”的焦虑中年男,情感线硬塞一段“地下恋情”,还被安排和女特务眉来眼去;
而聂曦更惨,从一个坚毅果敢的军人,变成只会说“将军,车备好了”的工具人,后期甚至莫名其妙卷入兄弟反目狗血戏……
“你把烈士写成宫斗配角,对得起他们在雨花台流的血吗?”
有历史爱好者逐帧对比史料,发现剧中80%关键事件时间错乱,情报传递方式完全虚构,连吴石临刑前那句“**黎明将至,珍重**”都被改成了煽情口号。
更讽刺的是,本该沉重肃穆的牺牲桥段,竟配上慢镜头+悲情BGM+女主落泪三件套,像极了偶像剧式收尾。
“他们不是死于爱情遗憾,而是死于信仰!”有网友怒评,“这哪是致敬英雄?这是消费英烈。”
而导演回应:“艺术需要加工。”
一句话,点燃众怒。
“你可以艺术化表达,但不能扭曲脊梁。吴石将军要是看到自己被写成这样,棺材板都压不住。”
令人唏嘘的是,当年《潜伏》《悬崖》能封神,正因为克制、真实、留白。
而今天的《沉默的荣耀》,却用注水剧情、强行煽情、男女纠葛,把一段沉默的伟大,变成了喧嚣的闹剧。
#沉默的荣耀翻车# #请别再消费隐蔽战线英雄# #吴石将军值得更好的故事#
转发这条内容,为那些不该被娱乐化的名字发声——
真正的荣耀,从不需要浮夸演绎;
他们沉默了一辈子,只为换来我们今天说话的权利。
别让历史,死在编剧的键盘上。
来源:小米聊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