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婉君》是我小时候很爱看的一部连续剧,我记得十二三岁的暑假,电视台会连播6集《婉君》,我从早上一睁眼就坐在沙发开始看,一直看到我爸妈下班。
《婉君》是我小时候很爱看的一部连续剧,我记得十二三岁的暑假,电视台会连播6集《婉君》,我从早上一睁眼就坐在沙发开始看,一直看到我爸妈下班。
30年过去了,突闻琼瑶去世,我又找出这部连续剧刷了一遍,讲述一个童养媳的故事。
在民国初年的悠悠岁月里,江南小镇的青石板路蜿蜒进一户户人家,也蜿蜒进了婉君的命运。
彼时,年仅 8 岁的婉君,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只能寄居在舅妈家,却惨遭舅妈嫌弃。命运的车轮无情转动,舅妈为了那白花花的银子,将婉君卖给了周家,给病重的大少爷伯健冲喜。
那是一场令人唏嘘的婚礼,充满了荒诞与无奈。成亲当日,伯健病重卧床,无法起身行礼,只能由二少爷仲康代替大哥,完成了迎亲、拜堂、喝交杯酒等一系列仪式。而到了夜晚,怕黑的小婉君与三少爷叔豪同眠。小小的婉君抱着心爱的布偶 “小点点”,眼神中满是懵懂与恐惧,她还不明白这场婚礼意味着什么,却已然被卷入了命运的漩涡,与周家三兄弟紧紧绑在了一起。
伯健得知自己娶了个 8 岁冲喜新娘后,气得口吐鲜血,可令人称奇的是,他的病情竟奇迹般好转。
自此,婉君成了周家的福星,被众人捧在手心。
但这份幸运的背后,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物化。婉君不过是一个被用来冲喜的 “物件”,是被提前预定的 “妻子”,她的童年被这场荒唐的婚约无情剥夺,未来也被早早规划,没有一丝自主选择的权利。
在婉君踢毽子的瞬间,一个经典的转场,她长大了。
小时候觉得这个转场好惊艳,大家都一下子由小朋友变成了大人。
婉君16岁时,周家父母决定让她真正嫁给伯健。
暗恋婉君多年的二少爷仲康直接跳出来向婉君表白,他强吻婉君,要她勇敢一点选择爱情。
其实,婉君心里面一直喜欢当年跟他拜堂、性格开朗上进的仲康,但因为周家待她有恩情,她不敢违背婚约。
于是,激进的仲康就密谋带着婉君私奔,但最终被发现并阻止了。
混乱时刻,三少爷叔豪也摊牌说自己一直爱着婉君。
于是三兄弟开始争夺婉君。
一时间,整个周家陷入了混乱。
婉君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晕头转向,她看着眼前的三兄弟,泪水夺眶而出,哭着说出:“我爱着他们三个人。” 这
句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众人心中激起千层浪。
在那个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一个女子同时爱上三个男人,是不被世俗所容的。婉君既被礼教规训要对伯健从一而终,又被人性本能驱动向往仲康的自由灵魂,还要顾及叔豪的青梅情分。
这种情感困境,本质是封建婚姻制度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初次碰撞,她在这场爱情的漩涡中越陷越深,找不到方向,痛苦和迷茫笼罩着她,不知该何去何从。
三兄弟看到婉君如此痛苦,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他们不忍心再强迫婉君做出选择,于是,伯健、仲康、叔豪相继离家出走,离开了这个让他们痛苦的地方。而周家父母,将这一切的过错都归咎于婉君,认为她是个不祥之人,是她破坏了周家的和谐。于是,他们不顾往日的恩情,将婉君扫地出门。
被逐出家门的婉君,无处可去,只能回到舅妈家。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等待她的将是更加悲惨的命运...
《婉君》这部剧,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琼瑶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
剧中,通过婉君的悲惨遭遇,琼瑶尖锐地控诉了童养媳制度对女性的物化。
周家父母将婉君视为 “儿子们的附属品”,随意安排她的命运,这种对女性权利的漠视,让人痛心疾首。
然而,在结局处,婉君却又回归到了传统婚姻的怀抱,这无疑与前文的批判形成了鲜明的价值悖论。
这种矛盾,恰恰是琼瑶剧的典型特征。
一方面,琼瑶赋予了女性 “追求爱” 的权利,让婉君敢于承认对三兄弟的感情,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
另一方面,她又受限于时代语境,无法彻底挣脱 “婚姻是女性最终归宿” 的传统叙事。
尽管婉君曾短暂逃离周家、自力更生,证明了自己可以不依附男性生存,但在封建余孽未消的环境中,这种觉醒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婉君的这段经历,已如同一束微光,在黑暗的封建时代,点亮了女性意识觉醒的希望之火 。
所以当我们笑谈 “三兄弟追妻” 的狗血时,不应忘记:婉君的悲剧,本质是封建制度为所有女性编织的牢笼,而打破牢笼的钥匙,从来都握在女性自我觉醒的手中。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性被要求遵守三从四德,婚姻大事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们的命运被他人掌控,毫无自主选择的权利。
婉君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礼教的残酷和对人性的压抑,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代社会所赋予女性的自由和平等。
婉君这个角色很丰满,在电视剧中有多个和她对照的女性,一个是尚琪和兰萱,你会发现这两个女孩同样美丽明艳,性格非常地开朗,受过良好的教育,认同新思想,主张自由婚姻,但是这两个女孩与婉君最大的不同在于底气,尚琪敢于抗婚,离家出走,但是她很有底气,她知道父母不会不管她不要她,最后妥协的也只会是父母,她是受着爸妈哥哥宠爱长大的孩子。
兰萱也一样,她被退婚也不会自卑,她喜欢与众不同有个性的人,她的爸爸一样宠爱着她,她同样有着家庭的底气。
婉君则不一样,她从小被卖入到周家,虽然以小姐的标准被培养长大,但是她从小就知道周家并不是自己的家,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儿媳妇,有着必须承担的义务。她还有个贪得无厌的舅妈,经常上门要钱,这样自尊心很强的婉君非常的自卑。她是没有底气生活着的。在为外婆守灵的时候,婉君坦言:还不如卖入周家做一个丫头,心里才更加的自在。
丫头嫣红非常的不理解,这就是另外一个与婉君对照的女子嫣红,嫣红从小与婉君一起长大,却是一个完全被旧思想束缚的女性,主仆意识已经根深蒂固,在她的世界里面她是无法理解婉君的,不知道她为什么会这么痛苦,为什么不愿意嫁给伯健,嫣红甚至觉得自己如果跟着能做伯健的小妾,已经是自己最大的造化。
而婉君就是这样,在旧思想与新思想的撞击中,不断成长为一个坚韧自强自立的新女性。
说实话最后成长的婉君,已经变成那三个男人都配不上的样子了。
来源:荧屏故事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