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程辉被揭是烈士遗孤那一刻,褚韶华在牢里只问一句:我当年给他那碗饭,到底喂的是良心还是筹码?
程辉被揭是烈士遗孤那一刻,褚韶华在牢里只问一句:我当年给他那碗饭,到底喂的是良心还是筹码?
这句话把整盘棋翻了个底朝天,也把她对哥嫂、小宝、周燕的所有算计全抖在光天化日之下。
她给哥嫂房子住,却先把房契攥在自己手里,再让哥嫂在纱厂挂虚职领薪水,每月一分不少,可账本上记得清清楚楚:工资等于封口费。
哥嫂贪小便宜,她就用这点贪字拴住两条命,关键时刻推出去挡枪,他们连喊冤都找不到调门。
小宝想多拿一块零花钱,她只回一句“学费我交,别的别伸手”。
转头她把程辉送进新式学堂,又托人带他进纱厂练嘴皮子,练出一身能替她撕咬对手的狠劲。
小宝得到的只是铜板,程辉得到的是刀鞘,她一早算好谁值得磨,谁只配当钝钉。
田家药房被周燕夫妇做局,眼看要赔得倾家荡产,褚韶华不吵不闹,先让宋萍记下每一次进药数量,再让魏婆婆把程辉娘那件血布衫藏进米缸,最后把两样东西一并递到商会公堂。
证据甩出来,周燕夫妇连辩词都没来得及组织,就被商会除名。
她没花一两银子打点,只用两件“死物”把活人钉在耻辱柱,这就是她的成本核算。
康二妞咽气前说破:褚韶华早就知道程辉不是她亲骨肉,她看中的是这孩子眼里那股敢拼命的冷光。
烈士遗孤的身份在乱世是硬通货,哪天要树典型,她手里就有一张王牌;万一风向不对,她也能把牌反扣,说是自己被骗收养,进退都有路。
她把小宝塞进寄宿学校,表面是远离周燕,实际是切断哥嫂唯一能拿捏她的血缘纽带。
学校大门一关,小宝三年才能回一次家,哥嫂想借孩子伸手要钱,连影子都抓不到。
她用一张船票把亲情拆成两岸,自己站在高岸,看他们在低岸干着急。
民国三十年的上海纱厂,女工每天干十二小时,一月拿不到八块,褚韶华给程辉的月钱却是十五块,还配一双新皮鞋。
她花这份钱不是发善心,是让程辉记住:他的命是她买的,他的狠也只能冲她的敌人用。
后来程辉在劳资纠纷里替她出头,一拳打掉工头两颗牙,她站在办公室窗口往下看,连眉毛都没抬,只轻轻合上百叶窗,像关掉一台刚用完的机器。
她把亲情拆成三六九等,每一等都标好价码,谁值多少,她心里有秤。
哥嫂是秤砣,小宝是秤盘,程辉是秤杆,周燕是那只待宰的鹅。
秤杆在她手里,她想称谁就称谁,想砸谁也能瞬间翻秤。
有人骂她冷血,可她若真信血缘,早被哥嫂啃得骨头都不剩;有人赞她精明,可精明到最后,牢里只剩她自己对着铁窗数往事。
她算尽天下,却算不准自己也会失手,也算不准程辉会不会在下一局把秤杆反砸到她头上。
算盘珠子噼啪响到头,她才发现最轻的那颗竟是自己。
她把亲情当筹码,可筹码用完只剩空盘,这盘棋她真算赢了吗?
来源:知情达理风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