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来下嫁齐国公,老公连纳妾都得她点头,京里笑传“齐国公府,郡主上朝,国公看家”。
她看不起庶女,却靠庶民供养;她最怕掉价,最后却靠装疯保命。
汴京城里最硬的郡主,在宫变那晚跪在泥水里学狗叫。
我重刷《知否》才发现,平宁郡主不是反派,是活标本。
她小时候住在皇后寝殿隔壁,宫女给她梳头得跪着。
十二岁就知道谁家嫡子配谁家嫡女,算盘珠子拨得比内侍还响。
后来下嫁齐国公,老公连纳妾都得她点头,京里笑传“齐国公府,郡主上朝,国公看家”。
她死盯嫡庶,是因为整个大宋的蛋糕就按这两字切。
庶出的明兰再机灵,在她眼里也是“盛家额外赏的”,配不上她儿子齐衡。
这不是个人脾气,是系统设置。
最新流出的幕后花絮里,导演让演员在打断王大娘子那场戏前,先摸了一下自己发髻。
就那一下,把“我是君,你是臣”写在了脸上。
镜头没给特写,但我看懂了:她不是在吵架,是在念规则。
郡主最惨的不是宫变,是宫变后。
金人退了她回家,继续摆谱,却发现京城没人接茬。
她以为守住门第就能赢,结果历史直接换桌。
学者扒出北宋真有郡主装疯保命,史料就一句“遂病狂,免籍”。
七个字,血淋淋。
剧里给她补全了:满头珠钗滚进尘土,她抱着树干喊“我儿是嫡子”,喊得嗓子劈叉。
那一刻我反而可怜她——她死守的规矩,先吃了她。
观众投票说她是“最复杂角色”,其实复杂啥,就是认死理。
她把所有筹码押在“出身”上,押到押注券作废。
她最成功的一笔是养出齐衡,可齐衡最后护的是明兰。
天道好轮回,嫡庶这杆秤,被她自己儿子拆了。
看完我只有一个感受:别把平台当本事,别把时代当永恒。
今天捧你的规则,明天就能埋你。
郡主坟头的草早青了,可还有人把出身当通行证。
醒醒吧,真遇到变天,疯都没人看。
来源:欢快明月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