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追到凌晨三点,把字幕条都暂停截图,只想确认一件事:褚韶华赢的是生意,还是一口气?
“万灵丹”到底灵不灵?
我追到凌晨三点,把字幕条都暂停截图,只想确认一件事:褚韶华赢的是生意,还是一口气?
屏幕黑掉那一刻,我满脑子都是——如果是我,敢不敢把药方公开,让全上海都知道迟春堂不是神棍?
先说句掏心窝的,看完大结局我直接冲去厨房灌了一杯凉水,喉咙里还残留着周燕那声嘶力竭的“我没错”。
孙俪把褚韶华最后那个眼神演得像一把钝刀,慢慢割,割得观众心里滴血,却还得鼓掌:姐,你终于不忍了。
可现实里,真能把对手逼疯还全身而退?
我摇头,上海弄堂长大的朋友告诉我,老底子商战比剧里黑十倍,输家不是进疯人院,是直接跳黄浦江,连水花都不响。
剧组放料说年底加更特别篇,我第一反应不是惊喜,是担心——别又给周燕洗白。
疯不是免罪卡,复旦心理论文我扒了原文,偏执型人格到晚期确实会幻听幻视,可那层“我没错”的硬壳越烧越硬,观众要是再同情她,我直接关电视。
结果王丽娜在采访里一句“我不觉得她可怜,她活该”把我拉回坑底,姐,你比编剧懂角色。
更离谱的是云南白药把迟春堂IP买走了,明年出联名药妆。
我脑子里画面感太强:敷着面膜的姑娘刷剧,弹幕飘过“万灵丹同款精华”,笑到打鸣。
可转头一想,古方保护计划真收了137个濒危方子,我爷爷留下的冻疮膏就在名单里,小时候他拿黄酒调了给我搽脚,一搽一个准。
现在倒好,官方收走,我回家翻箱子,那张黄纸已经脆成渣,心里空了一块——原来剧不是瞎编,是把我们家的过去打包上架。
孙俪下一步去演都市女强人,我一点不意外。
褚韶华教会她一件事:温柔刀才最致命。
我上周面试95后小姑娘,简历写着“情绪稳定”,一聊才知道她每天把甄嬛传当职场教材,我当场笑出声:妹子,甄嬛传是宫斗,咱们这是写字楼,空调冷得一样杀人。
她回我:姐姐,褚韶华穿旗袍都能翻盘,我穿西装为什么不能?
我噎住,回家把《破茧》预告翻了三遍,忽然明白——观众要的不是年代滤镜,是“我可以”三个字。
收视3.21%,数据冷冰冰,可我看到的是89%的人坚持恶有恶报。
别笑我们朴素,下班挤地铁谁有空玩灰色哲学,就想看坏人摔得啪一声,好告诉自己:再忍忍,天会亮。
那11%说惩罚过度?
我拉他们进剧粉群,甩出上海地方志拆白党真照片,一群人瞬间安静。
历史比编剧狠,只是镜头不敢拍。
写到这儿,夜已过半,我电脑旁放了一瓶云南白药气雾剂,喷手腕——白天打字太多,腱鞘炎老毛病。
闻着那股药味,我忽然懂了:我们追的不是爽,是药方里那味“不甘”。
褚韶华把“不甘”熬成生意,我们把“不甘”熬成加班、考公、还房贷。
剧会完结,药会长留。
年底特别篇要是敢让周燕翻身,我第一个寄刀片;要是让她在牢里把药方写出来,我给她鼓掌——知识归众生,疯子归铁窗,公平,才配得上这一口长气。
来源:乘风破浪的雪梨s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