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否》中顾偃开一共娶了三位妻子,第一位是顾偃开的白月光东昌侯府嫡长女大秦氏,第二位是为填补侯府亏空娶了盐商之女白氏,第三位就是东昌侯府的嫡次女小秦氏。
高门大户的算计背后都是一条条人命。
内宅妇人永远算计不过那些既得利者的男人们。
《知否》中顾偃开一共娶了三位妻子,第一位是顾偃开的白月光东昌侯府嫡长女大秦氏,第二位是为填补侯府亏空娶了盐商之女白氏,第三位就是东昌侯府的嫡次女小秦氏。
从侯府决定娶小秦氏那刻开始,就注定了她悲剧的一生。
当初侯府娶她,是为了她能把姐姐的孩子视如己出,没人在意她的想法,娘家指望小秦氏维系和侯府的关系,侯府希望他不要虐待心爱人之的孩子。
顾偃开的三位妻子:大秦氏得到了全部的爱,可是产后虚弱,又因为顾家需要填补亏空,把大秦氏赶回娘家,最终一命呜呼。白氏用嫁妆填补了侯府的亏空,可受尽了顾偃开的冷暴力,怀二胎时得知真相,一尸两命。至于小秦氏顾偃开始终是不冷不热的,可她陪顾偃开走到了最后,博了个心善的美名,还得了诰命。
看似小秦氏最好命,可是她却是宁远侯府最惨的女人,没有之一。
其实小秦氏原本不用做这个续弦,更不用当这个继母。靠她昌侯府的嫡次女的身份,她依旧可以得嫁高门,过得风生水起。
顾偃开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大秦氏,小秦氏也见过顾偃开是如何对大秦氏的,她觉得嫁人一定要嫁顾偃开那样的男人。
她亲眼见证了大秦氏盛大的婚礼,也见过顾偃开为了姐姐忤逆长辈,
大秦氏身体不好,婚后一日伺候婆母的时候晕倒了,顾偃开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回家,乞求母亲不要让妻子再服侍她老人家。
这原本是内宅之事,可慢慢在坊间传开了,秦家姑娘娇弱的名声传开了,哪家高门大户愿意娶这样的儿媳妇?大秦氏得到了丈夫的宠爱,可秦家其他姑娘的名声已经败坏了,待字闺中的小秦氏无人敢娶了。
当初墨兰和梁晗的事情东窗事发,华兰哭着回了娘家,如兰寻死觅活,因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果不是因为大秦氏,小秦氏早就嫁人了,也不至于在侯府算计一生,到头来两手空空。
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小秦氏的择偶标准是顾偃开,虽然她的婚事耽误了,可她也如愿嫁给了顾偃开,只不过一切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样。
因为顾家已经连续娶了两回媳妇儿,他们是要顾及名声的,只能悄悄的举办了婚礼。顾家不愿张扬,秦家也为了省点嫁妆,那些豪门勋爵们,很多只能靠祖业过活,闹亏空,秦家也遵循能省则省的原则,就这样小秦氏悄无声息的成了侯府新的女主人。
没有像样的婚礼,一进门还有两个继子,一个是即将承袭爵位的外甥,一个是商贾之女的儿子,两个她都不喜欢,不管是谁都阻挡了自己的儿子承袭爵位。
古代妇人最怕被人说“善妒”,可她就是心里不平衡,姐姐的孩子就算了,凭什么一个商贾之后也要排在她儿子前面?
为了给自己博一个好名声,也为了日后自己儿子袭爵,她捧杀继子,纵容继子花天酒地。
顾偃开把所有的温柔浪漫全给了大秦氏,留给小秦氏的全是内宅的勾心斗角。顾偃开的弟弟们就像趴在他身上吸血的蚂蟥,她恨透了顾家那些人,可为了外面贤惠的名声,她只能选择隐忍。一个人的忍耐是有限的,如果不发泄憋在心里,大概率不是生病就是彻底黑化。
小秦氏多精明,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坐稳爵位,彻底黑化,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当初小秦氏眼里的好男人顾偃开,现在成了一个只会冠冕堂皇的虚伪男人。小秦氏的痛苦都是顾偃开带来的,多讽刺。
三、人心不足蛇吞象
小秦氏不幸福的根源还是她自己的执念,她太要强,儿子又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她所有的算计隐忍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袭爵。可是这条路太难了,就算顾廷煜身体不怎么样,不是个长命的。可还有顾廷烨,他常年习武,身强力壮,原本小秦氏是要靠捧杀废了他,可是顾廷烨觉醒了,
还成了朝廷新贵,皇帝跟前的红人。
顾廷烨甚至公开场合戏谑道:“你的戏演的这么好,不去南曲班可惜了!”这句话深深刺痛了小秦氏的自尊心,一个商人出身的儿子,竟敢数落她。
小秦氏原本要从明兰那里下手,可她小看了盛家这个庶女,眼看明里暗里都不是明兰的对手,她彻底疯狂,和太后娘娘联手要彻底害死顾廷烨,最终事与愿违,小秦氏彻底破防。
眼看儿子袭爵无望,她不甘心让一个商贾出身的顾廷烨踩在脚下。
“她家门户能生出顾廷烨这样的儿子,我东昌府高门显贵啊!生出你?”
她把自己的不幸和悲惨全部发泄到了祠堂,最终一把火烧了祠堂,自己也葬身火海。
临死前她控诉了自己悲惨的一生,也算为自己活了一回。
“一个思念亡妻的丈夫,一个永远也拢不住丈夫心的续弦,这就不可能是个和睦的家庭。”
“这侯府就是吸血的魔窟……在这大宅子里演了一辈子的戏,就像是阴沟里的一条蛆,没有一日活得像自己,倒不如勾栏瓦舍来得痛快,这一刻,我要活回我自己。”
关注我不迷路,下期更精彩。
来源:剪烛西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