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莲花楼》导演、编剧和主演的原班人马打造的新作,加上原著改编自温瑞安的经典《神州奇侠》,这剧还没开播就吊足了观众胃口,热度直接拉满。
最近,一部号称“武侠复兴”的剧《赴山海》火了。
作为《莲花楼》导演、编剧和主演的原班人马打造的新作,加上原著改编自温瑞安的经典《神州奇侠》,这剧还没开播就吊足了观众胃口,热度直接拉满。
但随着剧集开播,口碑却迅速两极分化。
有人觉得它把武侠带回了大众视野,也有人看了几集后大摇其头,直呼“拉垮”。
热闹是热闹,但如果国产武侠都这么拍,那真的没救了。
不可否认,国产武侠剧确实到了需要焕新讲述方式的时候。
金庸的作品已经被翻拍了无数遍,靠“吃老本”肯定走不远。
但如果转头去拍其他武侠作家的作品,比如温瑞安、梁羽生、古龙等,困难其实也不少:
要么是拍不出原著里的那种“写意”,要么是老派的故事难以打动当下观众。
就拿温瑞安的《神州奇侠》来说吧。
虽然它创作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它的叙事方式很“旧”:闯关式的武打场面接连不断,情节却不够有深度。
但即便如此,它还是成了一代经典,原因就在于主角萧秋水这个角色。
萧秋水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江湖人物——年轻时意气风发、狂傲不羁,想为天下主持正义。
但随着经历一次次背叛、家族灭门的惨剧,他逐渐认清了人性和江湖的复杂,成长为一个心怀悲悯又复杂深沉的领袖。
温瑞安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情感都投射在了这个角色上,这种真实的情感赋予了角色血肉,让读者代入感极强。
但要把这样一个故事拍成剧,光靠原著的叙述方式肯定不行。
毕竟,原著的精髓在后半程才逐渐显现,而电视剧必须在开头就抓住观众。
改编是难免的,可改编的前提是要理解原著,而不是随意乱改。
总结来说,《赴山海》的问题并不是“穿书”设定本身,而是编剧的不用心。
改编经典作品,本来就需要吃透原著、精雕细琢,还要有超越原著的决心。
如果只是随便套个“穿书”的壳子,再加点现代流行元素,就想敷衍观众,那只会适得其反。
更糟的是,这部剧不仅剧本不行,特效、服化道也充满了“低幼感”。
猪猪侠式特效、古偶风造型,让人完全看不到武侠剧该有的质感。
我本来对这部剧寄予厚望,毕竟《莲花楼》曾经让我看到了武侠剧复兴的可能性。但现在只能叹一口气:国产武侠的路,还是太难了。
当然,作为观众,我们也没必要苛责某一个人。
剧集的失败或许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如果国产武侠想要真正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靠的绝不只是“情怀”和“流量”,而是扎扎实实的创作和诚意。
希望下一次,我们能看到一部真正能代表武侠精神的好作品吧。
来源:潇湘十二楼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