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又现“诈骗”?五星开头,一星烂尾!活该被骂上热搜第一!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4 14:10 2

摘要:被骂上热搜第一?去年的《孤注一掷》后,导演申奥又带着自己的新型反诈宣传片《新生》来了。

被骂上热搜第一?去年的《孤注一掷》后,导演申奥又带着自己的新型反诈宣传片《新生》来了。

井柏然饰演的“诈骗犯”,主打一个年上年下、男女通吃,还被网友称之为“男版狐狸精、男版妲己”。

本以为是戏中戏,多重反转,10集爽文,年度最佳悬疑片。

但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刚播完大结局,就被网友骂上了热搜。

导演挖的坑全靠观众的脑洞弥补,还是不出所料的“烂尾到哀嚎”。

它被骂,可真的一点都不冤。

开局高能

每一部好剧,都离不开开门见山的高能开场。

对于《新生》而言,电影般的开头定是打动了无数观众。

曾被自己骗过、互不相识的五个人接到神秘邀请,前来参加诈骗犯“费可”的追思会。

按照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他们被关进地下密室,只有通过交代与“费可”的相遇经历,才能获释离开。

五哥浑然不知彼此面目的陌生人,就此拉开了一幕诡谲的追忆会。

金主陈树发口中的“贵公子”形象,程浩眼中的“富二代学长”;

甚至同一件道具也会因人而异地被解读、描述。

层层叠叠的信息差,让观众对男主“费可”产生了愈加浓厚的好奇心。

他到底是个什么人?居心何在?

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潜伏在这五个人身边,构筑起一张巨大的欺骗网?

除了扑朔迷离的人物身份之外,男主“费可”的作案手法也让人拍案叫绝。

他擅长以不同的身份出没在不同阶层,对不同群体的人实施针对性的诈骗骗局。

比如对金融圈大佬程浩,他就扮演阳光学长的形象,吃住在对方豪宅当“高富帅保姆”;

而面对资本家陈树发,他则美其名是家世显赫的“官二代贵公子”,结果骗去巨款后遁入空门。

这种精心算计的作案方式,加之身份的反反复复切换,无不令人对这个“百变高智商骗子”赞叹不已。

仿佛置身于一出大戏之中,看着“费可”在各色人等间游走,惹人怜爱、引人买账,心生期待接下来他会如何摆脱重重困局,最终大显身手。

殊不知,导演在吊足了观众胃口后,却生生为《新生》来了个狠狠的“现实逆转”。

原本观众所看到的全是“费可”在各界“受害者”面前塑造的虚幻形象,每每令人惊艳不已。

可在第七集时,神秘女记者何珊的出现,却让这个“高智商骗子”再无遁形。

她亲口揭露,那些被骗者们所陈述的经历,几乎全是主观编造,与事实相去甚远。

根据何珊的还原,被骗者们个个都曾主动勾引上“费可”,而非单纯的受害者。

比如矿主陈树发,之所以愿意与“费可”结亲,是出于联姻夺权的野心;

金融大鬼程浩也是见色起意,主动掺和进“费可”生活中。

至于那些被美化的感情债,不过是出卖色相和一时新欢后的自我解嫌而已。

在真相大白之际,曾经引人入胜的反派身份不攻自破,夺人眼球的高智商作案手法也荡然无存。

反而是一干看似弱者的“受害者”,在贪婪和欲望面前狼狈不堪。

这种扑朔迷离的反转,令人猝不及防。

谁也没想到,一开场那个引领着我们走进戏码的“高智商反派”,竟如此草率地被拆穿演技,沦为导演扭转现实的工具人。

他不再是故事的主导者,而只是揭露人性本质的引子。

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他最终被彻底剥离了个性与意志,成为单纯臭名远播的罪人。

真凶难逃引人深思

若说前期剧情的转折有些生硬牵强,那么男主“费可”最终的结局无疑才是此剧最大的硬伤。

在戏剧性地揭露了各路“受害者”的丑陋真面目后,导演却迟迟未能交代清楚反派本尊的作案理由。

反之,该剧却为“费可”贴上了一个苦命“遭命运玩弄”的可怜人形象。

具体来说,编剧们突兀地塞进了“费可”的弱智家庭渊源:

原来他从小就遭到父母的抛弃和继母的虐待,生活在一间杂物间中...最终被迫复读闹出大乱子,前途尽毁,从而走上行骗不归路。

这样的设置无疑是想为“费可”这个原本令人又爱又恨的角色正名,塑造一个可怜的反面英雄形象。

但遗憾的是,编剧们的这一努力做作了些。

从一开场“费可”就展现出的精明能干、谋算深远,到最后突然被矮化为一个阴郁挫折的弱者形象,实在是有些生硬牵强。

更何况,中间也并未给出“费可”走上歧途的合理铺垫和动机解释。

对于这样一个被赋予了如此重要意义的反派角色,编剧们似乎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他的内心世界和人格动机无从厘清,最终只能以低龄无知的方式被一笔带过。

这样草率的处理手法,不免让观众产生些许敷衍了事的不满情绪。

不过,正如有网友所说:“虽然男主的形象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整部剧在揭示普通人内心丑陋这一点上,的确算得上是一记当头棒喝。”

虽然《新生》在展现反转时有些生硬牵强,但令人深思的是,它折射出了生活中人性的百态。

不可否认,男主“费可”的诈骗手段确实有些过于高端化,但他成功得手的根本原因,恰恰在于每个所谓“受害者”内心的贪婪和虚荣。

比如陈树发之所以轻易相信“费可”是权贵子弟,只因对方展现出的体面人设中蕴含着他梦寐以求的“上流社会”门路;

程浩之所以将“费可”留在身边,不过是被对方的阳光学长形象所蛊惑,从而忽视了理智的判断....

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使他们缺乏对现实的审慎把握,最终受骗入局。

从这个层面上说,《新生》其实是对现代社会“物质万能”价值观的一种讽刺和反思。

每个人表面上对金钱地位不屑一顾,但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贪图享乐、嗜权如命的“费可”潜伏其中。

只是大多数人没机会,或者没勇气将其引出体内而已。

同时,《新生》对弱者群体加以塑造,也引人深思。

观众一开始或许会对那些看似富有同情心的“受害者”表示怜悯,但结果却发现他们也是为了一己之私而不择手段。

比如苏倩就曾借债务之名,将丈夫白明礼的公款据为己有;

陈佳佳不过是被富家女一说蛊惑,才会嫁给“费可”的。

他们追求的不过是虚无缥缈的“阶级身份”,却被自己内心投射出的虚幻影子所迷惑。

我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的虚饰所迷惑,但生活的残酷之处往往就潜伏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这也是该剧作品张力得以持续,让人回味的根本原因。

劣根性难掩

纵观《新生》全程,不难发现它在制作工艺上的一些突出亮点。

比如环环相扣的伏笔,人物对同一件事物也会有不同诠释等等,都为整部作品增添了不少看点。

再者,选角也相当用心。

比如男主“费可”一角由人气小生井柏然来饰演,前期精湛的演技赞赏有加;

而被骗者阵营方面,不乏像王砚辉、熊梓淇等老戏骨的加盟,人物的情感张力可以说是渗透力十足。

或许正是出于拥有这样的制作班底加持,《新生》才能在开局时就赢得了大量赞誉。

当然,除了整体品质之外,它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也相当高明。

比如画面的构图、细节设置、伏笔渗透等等,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引人深思的逻辑反转手法。

它借助“暴风雪山庄的叙事模式,让观众产生了被欺骗的错觉。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被深深卷入了戏中人物的矛盾之中。

当我们为“费可”的高智商骗术所着迷时,却发现自己也成了被他的”息差给蒙蔽所欺骗的对象;

当被骗者们吐露着自己的遭遇时,我们又不由得生出一股对他们的怜悯之情...

这种精心设计的叙事方式,成功将每个观众也变成了骗局的受害者,从而引发思考。

不能不说,《新生》确实具备了颇高的制作工艺。

只可惜戏剧性的结构还是过于生硬了些,削弱了作品的整体完成度。否则的话,它绝对会成为新一代优秀国产剧的杰作之一。

是啊,尽管对反派形象的处置存在瑕疵,但该剧对“受害者”们行为动机和内在欲望的刻画,却是栩栩如生、入木三分。

每个角色个个活灵活现,让人不禁为之深思:

究竟是“费可”利用了每个人的缺陷,还是每个人都抱着某种私心主动接近了“费可”?

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身份,在剧中竟已完全颠倒干系。

衍生出的另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即便事出有因,行骗乃是被逼无奈之举,但“费可”最终依旧是违法犯罪的。

生而不幸的遭遇固然可以让我们产生一些同情,但这并不能完全为其所作所为开脱。

从这一点看,编剧们对“费可”的弱智解释反而暴露了他们观念上的片面性。

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不过是想为“费可”这个主角正名而做了过度推卸责任的尝试罢了。

来源:希望美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