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短剧市场又颇有些风起云涌之意,红果短剧上线竖屏综艺《爆发吧!短剧》,为短剧演员出圈搭建新舞台;爱奇艺官宣 " 演员星路计划 ",确立 "5 部微短剧合作保底 + 长内容发展通道 " 的短剧演员合作模式;掌阅发布 " 掌阅聚星短剧演员全国招募计划 ",提出
文丨顾贞观
近期,短剧市场又颇有些风起云涌之意,红果短剧上线竖屏综艺《爆发吧!短剧》,为短剧演员出圈搭建新舞台;爱奇艺官宣 " 演员星路计划 ",确立 "5 部微短剧合作保底 + 长内容发展通道 " 的短剧演员合作模式;掌阅发布 " 掌阅聚星短剧演员全国招募计划 ",提出将为短剧演员提供专属经纪与发展规划、全方位个人 IP 打造,定期演技系统化提升。
从以上行业玩家的动作来看,它们在构建短剧演员上升路径,打造短剧明星上显然有了新思考。当 2025 年短剧男演员 "F4" 柯淳、申浩男、马小宇、何健麟迎来影响力与商业价值的突破,短剧演员的价值也在被重估。只是在短剧走向精品化,在降本增效下以内容为核心导向的当下,短剧市场 " 造星 " 的同时,也在试图改革演员片酬体系。
近期,红果短剧正式发布的 " 演员合作计划 " 便很值得品味。对整个短剧行业来说,它指向的是平台、演员、演员运营机构、短剧制作方之间更紧密的捆绑,以此实现内容产出的专业化与高效化,但仅就演员而言,它瞄准的或许是通过从 " 固定片酬 " 到 " 保底分账 " 的模式改革,重新建立一个更适合短剧新阶段的演员价值评估体系和片酬体系。
从 " 固定片酬 " 到 " 保底分账 "?
红果短剧的 " 演员合作计划 " 中,针对演员的个人激励一是在固定片酬之外引入分账机制:红果平台会基于演员产能及作品质量等综合因素,制定保底或分账激励方案,分账周期为全生命周期;二是灵活预约演员未来档期,并对行业开放合作,帮助演员拓宽演艺发展道路;三是平台帮助筛选出具备不同优势的专业机构,以便合作演员根据需求灵活选择。
不过,其间较为暧昧的问题是:分账是否是额外分账?是否会影响现在的固定片酬模式?这一点 " 演员合作计划 " 并未明示。计划中,红果短剧提出 " 会制定保底或分账激励方案 ",如果是在不影响固定片酬的情况下进行额外分账,显然是与当下行业大环境不符的,毕竟,今年以来," 短剧演员片酬水涨船高 "" 短剧演员片酬过高 " 等话题频频引发探讨。
上半年," 短剧一哥 " 柯淳参加演技类综艺《无限超越班第三季》时,自爆自己的工资为日结,单日片酬在 2 万元左右。今年年初,业内普遍预估一线短剧演员的片酬在 2 万到 3 万元之间,腰部演员的日薪普遍在 5000 元以上。但从外界爆料来看,其中或许还有特例,比如此前有人在小红书爆料 " 顶流哥现在一天 8.6 万,已经高攀不起了 "。
此类高片酬爆料并不少,如出演《闪婚后,傅先生的马甲藏不住了》的 " 短剧一姐 " 徐艺真曾被爆料单日片酬高达 8 万,除了顶流们的片酬居高不下,新人演员出演爆款后片酬飙涨的案例也不在少数。此外,一些行业紧缺的演员资源,如能驾驭 " 霸总父亲 " 的演员,都被爆料片酬达到 5000 元大关。可以看到,短剧市场确实进入了片酬狂飙期。
综合考量,平台在不降低固定片酬的情况下进一步让利,可能性并不高。目前来看,红果短剧想要主导的,是让短剧演员和短剧编剧一样降低固定收入,进入保底与分成相结合的片酬模式,比如保底基于演员产能和产出作品质量而定,分成则看当下参演作品的市场表现与付费收入。也就是说,红果要做的是重建短剧演员的价值衡量体系和片酬体系。
从平台和演员双视角来看," 演员拿高片酬是否合理 " 这件事都能讲几分道理。对平台而言,在高速迭代与精品化趋势加快的短剧市场,内容价值持续提升,没有内容支撑的 " 演员扛剧 " 本身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短剧走向精品化的当下,服化道、特效等成本都在不断上升,平台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亟需降本增效。因此,演员片酬水涨船高有悖于平台诉求。
对短剧演员而言," 人气沉淀 "" 高薪神话背后是高强度工作 "" 因职业稳定性弱只能步履不停 "" 短剧粉丝经济崛起 " 等,都能成为支撑自身高片酬的理由。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短剧市场粉丝经济的崛起,2025 年短剧 "F4" 男演员中,柯淳、申浩男、马小宇、何健麟因粉丝群体规模的积累与扩大,商业价值几乎都在提升,如马小宇成为 TOM MARK 的品牌代言人。
一边造星
一边重塑规则
几乎是红果短剧正式启动 " 演员合作计划 " 的同一时期,红果携手吉祥文化共同出品的微综艺《爆发吧!短剧》上线,这也是国内市场上的首部竖屏综艺,参演的包括韩雨彤、李柯以、邓灵枢、曾辉、赵廷义、王培延、姜无寒、李昱潼等一众大热短剧演员,节目上线时,国内头部短剧制作厂牌听花岛也在微博官宣,并将其称之为 " 听花岛团建特辑 "。
与一众娱乐性较强的长综相同,《爆发吧!短剧》主打游戏性与互动性,同时短剧演员们也会在其中分享短剧制作中的花絮与趣事,本质上来说,《爆发吧!短剧》就是为短剧内容搭建的新宣发阵地,以及为短剧演员构建的一个触达外界的新舞台,剑指的是红果短剧与综艺的生态联动,以及短剧演员出圈路径的多元化。
之所以提及《爆发吧!短剧》,在于虽然力图重构短剧演员的片酬体系,但在 " 造星 " 这件事上,红果短剧是认真的,也与一众长剧平台、短剧制作厂牌等颇具默契。近期,爱奇艺宣布在原有 " 精品微剧千部计划 " 基础上对微剧剧本、自制微剧的合作规则进行重磅升级,此次升级中,爱奇艺还推出了 " 演员星路计划 " 这一全新合作模式。
过去," 短剧演员商业价值有限 " 是外界共识,但 2025 年短剧 "F4" 男演员在商业价值上的突破,说明了短剧正在开启属于新的 " 星味时代 ",而短剧市场也确实需要独属于自己的明星招牌。如今短剧行业确实风光,但破圈困境始终存在,大部分短剧的流量依赖也依然严重,即便短剧或许会被演员当成职业生涯中的跳板,培养短剧明星仍是行业的解题思路之一。
可以说,红果短剧在做的便是一边造星,一边重塑规则,简单直白来讲,便是人必须要捧,但议价权也需要掌控,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此次 " 演员合作计划 " 中的演员运营机构合作和短剧制作机构合作部分。甚至可以说,这一合作计划中最关键的部分,其实就是演员运营机构合作部分,它代表着红果在 " 短剧演员选拔、培养、议价 " 上的新思路。
在针对演员运营机构的激励中,红果短剧提出,机构与新人演员 / 成熟演员完成平台入驻,演员参演上线项目后,机构可获得对应的激励费用;平台提供丰富的优质项目,并面向行业开放合作,帮助新人及成长期演员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可以看到,在 " 演员合作计划 " 中,红果短剧通过分账激励、资源匹配与机构联动这三大关键途径,将平台、演员、演员运营机构、短剧制作方更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
当行业资源进一步整合,当行业演员合作模式从个人单打独斗加速进入 " 从演员到机构再到平台 " 的主流模式,当短剧平台与演员运营机构、短剧制作机构的合作日益加深,平台自然将更具主动权和话语权,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身议价权,有效实现演员层面的降本增效。
整体来看," 演员合作计划 " 对短剧行业来说是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对短剧演员而言,与作品 " 荣辱与共 " 真正利好那些有实力的演员,此外,新人演员将拥有更多出头机会和更高 " 上桌 " 概率,成熟演员也将有更多资源可供选择。
同时,红果邀请更多演员运营机构入局,让其成为平台与演员之间的桥梁,指向的也是深化演员运营机构这一环节在短剧产业链路中的价值,即通过激励让 " 第三方中介 " 在演员选拔、培养、孵化上发挥更多能量,并通过演员运营机构的专业化管理,提升短剧资源匹配与内容产出的高效化、专业化。
来源:明月照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