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短剧: 现代剧组为何转战西安郑州?&骗局何时休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3 16:05 1

摘要:2025年9月,横店影视城依旧车水马龙,但手握通告单的群演们明显察觉风向转变。当《BUG》栏目实地探访青芒果片场时,曾经日均十余剧组扎堆的盛况已不复存在,仅有5个剧组在此拍摄的冷清景象,印证着"竖店"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演变。这场看似平静的迁徙潮背后,交织着短

2025年9月,横店影视城依旧车水马龙,但手握通告单的群演们明显察觉风向转变。当《BUG》栏目实地探访青芒果片场时,曾经日均十余剧组扎堆的盛况已不复存在,仅有5个剧组在此拍摄的冷清景象,印证着"竖店"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演变。这场看似平静的迁徙潮背后,交织着短视频时代的内容狂飙、城市间的产业博弈与投机者的灰色狂欢。

作为全球最大的竖屏短剧生产基地,横店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从影视巨舰到流量工厂的蜕变。数据显示,2024年横店接待的竖屏剧组数量同比激增93%,每天平均3.2个剧组同时开工的盛况,让道具师吴曾的收入提升了30%。在青芒果片场六层楼宇里,医院、办公室等标准化场景可实现剧组"拎包入住",从服化道到后期制作的产业链配套,创造出7天拍完60集短剧的行业纪录。

但这座日夜轰鸣的流量工厂,正面临成本攀升与场景老化的双重夹击。某剧组制片人透露,横店现代场景单日租金突破5000元,而郑州提供的同规格场地不仅免费使用,还附带税收减免政策。当西安造梦工厂影视基地建成150个现代场景,郑州通过"大象剧场"构建完整生态链,横店引以为傲的产业优势正在被新兴城市瓦解。

在剧组迁徙的喧闹声中,"日薪五千急招中老年演员"的招募令席卷社交平台。《BUG》调查发现,这场银发追梦潮暗藏玄机:所谓高薪岗位实为培训机构的敛财工具,承诺的拍摄机会多沦为群演充数的背景板。某短剧导演坦言:"真正有台词的主演早就被经纪公司垄断,素人想突围比中彩票还难。"

这种乱象折射出短剧行业的野蛮生长之痛。当373.9亿市场规模催生出每分钟300元的群演薪资标准,逐利资本开始涸泽而渔。杭州某MCN机构负责人透露,市面上40%的短剧培训项目存在虚假宣传,甚至有机构将老年学员个人信息打包售卖给网贷平台。这场打着"银发经济"旗号的掘金游戏,正在透支行业的信用根基。

面对横店的成本压力,嗅觉敏锐的剧组开始执行"游击战略"。西安依托秦汉唐影视基地打造古装短剧高地,郑州则借助交通枢纽优势发展现代剧集群。更具杀伤力的是地方政府的精准扶持:杭州余杭设立2亿元产业基金,南宁对出海短剧给予20%制作补贴,衢州甚至为剧组提供每集5000元的剧本开发奖励。

这种城市间的产业博弈,推动着行业走向分化。精品古装剧仍在横店雕梁画栋,而占市场七成份额的现代甜宠、复仇题材,已大规模向二线城市迁徙。在郑州某产业园,《BUG》观察到十个剧组共享拍摄场景的奇特景象——上午是霸总办公室,下午就变成医院走廊,夜晚通过灯光改造变身酒吧卡座。这种极致效率,正是下沉市场短剧生产的生存法则。

当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短剧备案量同比下滑18%,这场持续三年的产业狂飙正迎来转折点。头部公司开始实施"多地拍摄+分账前置"的稳健策略,杭州某平台推出的AI剧本审核系统,将项目风险评估周期从两周压缩至48小时。与此同时,西安、郑州等地相继出台演员权益保障条例,试图构建良性产业生态。

在这场波及整个文娱产业的迁徙浪潮中,真正的赢家或许是那些回归内容本质的创作者。正如某转型成功的短剧导演所言:"当补贴退潮、骗局揭穿,能留住观众的永远是扎心的故事。"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横店的宫殿楼宇与郑州的现代园区交相辉映,共同托举起这个千亿市场的理性繁荣。

来源:菜菜综艺精彩瞬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