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不是武侠片里的大女主,只是被亲嫂子周燕一步步逼到墙角的普通女人。
“三十八块大洋,一条命,一个女儿,一间药铺。
”
刷完《灼灼韶华》,脑子里只剩这句。
褚韶华拿刀那一刻,弹幕全在刷“爽”,可爽完只剩凉。
她不是武侠片里的大女主,只是被亲嫂子周燕一步步逼到墙角的普通女人。
周燕的算盘响得隔壁县都能听见:
1. 娃娃亲聘礼先吃一口;
2. 丈夫死了再卖一次;
3. 药铺开起来,继续薅。
算盘珠子崩到脸上,褚韶华还在给嫂子留面子。
最扎心的是那碗水。
周燕让弟弟在水里下迷药,褚韶华没喝婆婆的鸡汤,却躲不过自己屋里的茶壶。
药劲上来,眼皮像灌铅,陈二顺压上来那几秒,她连喊都喊不出。
女儿萱萱被闷死的声音,隔着屏幕都刺耳。
很多人骂她蠢:为什么不早点翻脸?
可那个年代,女人翻脸=不孝+不义+被唾沫淹死。
褚韶华不是不懂,是懂太多。
她想着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结果线成了绞索。
陈家老太太也不是省油的灯。
听说褚韶华要留学,立马把“不安分”三个字钉在她脑门。
老太太一句话,陈二顺的拳头就敢往死里抡。
说到底,留学=脱离掌控=挑战男权,必须掐灭。
药铺开起来那天,褚韶华在柜台后面站得笔直。
街坊夸她能干,只有她自己知道:
柜台里每一味药材,都沾过女儿的血。
她不敢哭,怕一哭就垮。
最讽刺的是迟春堂。
哥哥褚韶中把祖产败光了,回头找妹妹要股份。
周燕哭穷:“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
褚韶华回:“迟春堂是我爹的,药铺是我女儿的。
”
一句话,亲戚变仇人。
剧里有个细节:
褚韶华记账用毛笔,写错一笔就整张撕掉。
她说:“账可以重算,人死不能复生。
”
那一刻,突然明白她为什么死磕三十八块大洋——
那是她唯一能抓住的“公平”。
看完剧,很多人说“憋屈”。
可真实的人生,哪有那么多金手指?
褚韶华赢了吗?
药铺还在,女儿没了;
仇人死了,亲人也散了。
她站在柜台后的背影,像一面裂了的铜镜,照得出坚韧,也照得出裂痕。
所以别急着骂她心软。
换你生在1920,可能连三十八块大洋都攒不下。
她至少让后来人知道:
女人的命,不是算盘珠子,也不是谁的附庸。
是血是肉,是能记账也能杀人的手。
来源:魔法星星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