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元提出的三条合作条件是:第一,清神丸在橘井堂上架时,闻氏大药房不能冠名,第二,所有制作原料采用守元药庄的生药,第三,一年之内,清神丸不能占到清神醒脑内药物市场份额的30%,清神丸的配方就归橘井堂所有。
闻知秋和夏元谈成了合作。
夏元提出的三条合作条件是:第一,清神丸在橘井堂上架时,闻氏大药房不能冠名,第二,所有制作原料采用守元药庄的生药,第三,一年之内,清神丸不能占到清神醒脑内药物市场份额的30%,清神丸的配方就归橘井堂所有。
夏元的合作条件很苛刻,闻知秋爽快答应了前两条,第三条对赌协议,意味着闻氏大药房必须打败上海田氏大药房,否则,闻氏大药房就会血本无归,被赶出上海。
褚韶华感觉夏元在算计闻知秋,她不看好这次合作,她感觉跟闻知秋相比,夏元过于精明。
哪知道闻知秋立刻跟夏元讨价还价,既然夏元要求用守元药庄的原材料,他要夏元让利三成,这样他好降价来打压田氏药房。
另外,他跟夏元要10万大洋,给他1成股份,一下把闻氏大药房的估值提升到100万,让夏元对他感兴趣。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两人谈成合作。守元药庄以8折的优惠给闻氏大药房提供原材料,夏元给闻氏大药房10万大洋,占2成的股份。
这样,夏元成了闻氏大药房的股东,闻知秋趁机向他要回闻氏大药房的冠名权。
起初,褚韶华感到闻知秋被夏元算计了,夏元只给闻知秋一年的时间,让他打败田氏大药房,如果赢了,他继续向闻氏大药房卖原材料,还要在收益中占两成。
如果输了,他就退股,要闻知秋原价买回他所占的两成股份。
也就是说,夏元在这一年中,除了以8折的价格卖给闻知秋原材料外,什么损失都没有。
而闻知秋竟然要庆祝谈下这单生意,褚韶华想不出有什么好庆贺的。
闻知秋解释说,闻氏大药房刚起步,原本打算3年内赚到10万元的利润,现在一下从夏元手里拿到。
用夏元给的这10万元,他就可以用降价加优惠的方式,跟其他药店合作,让他们愿意给顾客推荐清神丸。
并且,他还拿到橘井堂8折优惠的原材料,这样,又增加了跟田氏大药房竞争的优势。
得到夏元10万大洋的支持,褚韶华决定效仿永新百货公司的方法,在报上打一个月的广告造势,然后把东方补脑丹推荐给国药公会200多家药店。
闻知秋否定了这个方案,毕竟花钱多,见效慢,并且,田大少就是上海国药公会的主席,很难做到绕开他跟其他药店打交道。
闻知秋决定亲自登门,说服上海的200多家国药药店,让他们愿意销售东方补脑丹。为了调动他们的销售积极性,分别对他们采取增加返点,晚收货款,送货上门,甚至对推销员有奖励的办法,一个月下来,销售额远远超过田氏大药房。
田大少调查清楚是夏元和闻知秋在联手搅局,他正好收到一张套用了克劳迪头像的广告,他就想趁机告闻氏大药房侵权,把闻氏大药房赶出上海。
田大少没有想到,闻知秋会调查到克劳迪的底细,田大少花很少的钱,把北俄军医格列博夫包装成美国知名大学教授,行业专家,要以侵权名义,向闻知秋索赔40万大洋,给克劳迪和田氏药房分别赔偿20万大洋。
不然的话,就让闻氏大药房跟田氏大药房合作,投诉橘井堂的原材料以次充好。
闻知秋查到克劳迪的行踪,在酒吧里跟他见面,发现他喜欢喝东北生产的一款叫烧刀子的烈酒,嘴里还喊着娜塔莎的名字。
闻知秋把克劳迪爱喝烧刀子的事告诉夏元,夏元通过他的一位合作伙伴杨三爷了解到,克劳迪是一位白俄军医,曾经在沈阳来开过一家小诊所,为了找女儿娜塔莎,关了沈阳的诊所来到上海。
闻知秋原本想在法庭上揭穿克劳迪的真实身份,说他是一个冒牌货,根本就不是美国人。但证人杨三爷是夏元的合作伙伴,夏元又是闻氏大药房的股东,法庭不会相信。
去美国取证会耽误很长时间,赶不上开庭。
闻知秋听说田大少刚把他的助理黄德明炒了鱿鱼,就去收买他,要他帮忙出庭作证。
田大少为了打赢官司,故意让褚韶华的闺蜜康二妞得知黄德明被炒鱿鱼的消息,他猜到康二妞会把这个消息告诉褚韶华。而闻知秋得知这个消息后,会收买黄德明出庭作证。而一旦黄德明当庭翻供,闻氏大药房就会输掉官司。
闻知秋跟田大少打这场官司,目的不是赢官司,而是赢市场,他并不怕黄德明出庭作证,证明克劳迪是美国专家,是医药行业的权威人士。
因为他收买了克劳迪,帮他找到了女儿娜塔莎,答应他,新闻发布会后就送他去见女儿。
所以,在法庭上,随着黄德明出庭作证,证实了克劳迪是美国医药行业的权威人士,田大少以为就此能把闻氏大药房赶出上海,却听到褚韶华在记者面前宣布,闻氏大药房跟克劳迪教授合作的消息,说闻氏大药房负责人跟克劳迪教授正在浙江路的新会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会有第一手的资料公布。
随着众多记者前往新会酒店,克劳迪教授跟闻氏大药房合作的消息很快见报,东方补脑丹借助报社的推广后,很快赢得市场,让闻知秋达到目的。
而克劳迪非常感谢褚韶华帮他找到女儿娜塔莎,他离开了田大少,不再天天演戏让田大少用他的头像骗人。
来源:爱追剧的糯米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