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莉《预谋杀人》:王腊狗磨刀霍霍,目标究竟指向何方?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20 05:13 1

摘要:没有用剑拔弩张的厮杀场面,却以一场延续二十年的复仇执念,剖开了人性最隐秘的褶皱。

在湖北沔水镇的青石板路上,曾遍布着王、丁两大家族的兴衰足迹。

那是发生在池莉《预谋杀人》中的一段故事。

没有用剑拔弩张的厮杀场面,却以一场延续二十年的复仇执念,剖开了人性最隐秘的褶皱。

当仇恨成为生存的唯一支点,人究竟会变成什么样?

———— 01 ————

一颗烟头点燃的家族宿命

清末时期的沔水镇,王家的洋油商行正冒着财富的热气。

王腊狗的曾祖父王连舫,是镇上无人不晓的传奇人物:他15岁加入红帮,在武当学习武术归来后劫了一次皇粮,摇身一变便成了与洋行打交道的富商。

深宅大院里,金银细软堆成小山,三妻四妾伺候左右,连丁家药铺的掌柜见了,都要躬身问好。

那时的丁家,还只是靠着药铺活计的小康之家。

近些年丁家的儿子们还会沿街兜售香烟。

丁家老爷为人谨慎,让儿子们一半经商一半读书,日子过得像门前的河水般平静。

谁也没料到,打破这份平衡的竟是一支不起眼的香烟。

那天,丁家给送货的纤夫递了包新出的香烟。

纤夫抽完随手一扔,火星落在了王家的油库干草堆上。

风借火势火借风威,滚滚浓烟瞬间吞没了王家的财富粮仓。

当王连舫带着家丁赶来时,只剩下烧焦的木梁和刺鼻的油味。

这位叱咤半生的枭雄,当场气得吐血倒地,王家开始没落。

这场大火,成了两大家族命运的分水岭。

王连舫的离世,从此让王家没了主心骨,王腊狗的祖父辈四兄弟彻底乱了阵脚。

他们既不知该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又不愿接受家道中落的事实。

丁家兄弟见势则顺水推舟。

他们常常邀请王家兄弟来家里做客,顺便给予对方关怀。

本就软弱的嫡子王家雄,很受用丁家的这份温情,另外的三个兄弟相继坠入其中不能自拔。

他们先是被丁家的儿子们教会了抽香烟,再后来香烟也无法解决他们的烦恼,便又学会抽鸦片。

就这样,四支烟枪烧毁了王家最后的体面。

家财散尽,四兄弟纷纷因鸦片死去。

不到十年,王家大院易主,妻妾四散而去。

而丁家,却在这场意外后悄然崛起。

药铺生意越来越红火,读书的儿子考中功名,家族声望日渐高涨。

这一切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听着奶奶讲述这段往事,年幼的王腊狗心中萌生仇恨。

———— 02 ————

二十年执念:复仇是唯一的活着

丁家入住王家大院后,还接收了王家的人口,对他们广泛施恩。

所以王腊狗才得以与丁宗望一同长大,结伴学武术。

但是仇恨的种子始终深埋于王腊狗的心底。

人心中一旦有了偏见,便会无休无止。

两个小伙子同时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王腊狗与丁宗望都倾慕于富商杨家的安素小姐。

杨安素接受过西方教育,思想开化,从无主仆之分,每次见到王腊狗都会客气的寒暄一番。

可她不知道的是,这些在王腊狗心中就是小姐芳心相许。

他认定自己与杨安素是天生一对。

却不知杨安素小姐与丁宗望早已相恋,对他只是出于礼貌的客套。

结果可想而知,杨家与丁家门当户对,一对才子佳人顺理成章明媒正娶地喜结连理。

他们成婚那天,王腊狗对丁宗望的仇恨升到了顶点。

顺便还心疼杨安素被迫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为她叫屈。

殊不知,他只是自作多情想入非非而已。

至于杨安素的委屈,更是王腊狗自己臆想出来的内容。

教他们武功的师傅,见到王腊狗死死盯着喜宴上的新娘子,误以为徒儿也想娶妻了。

便想尽办法,将自己乡下的麻脸侄女秋桃说给了王腊狗做妻。

但是,直到他揭开新娘盖头的那一刻才知道,自己的妻子除了家境富有,还是个满脸麻子的丑媳妇。

洞房之夜,他带着对丁宗望的仇恨,用被子蒙在妻子的脸上,将愤怒化为性欲通通发泄在麻脸媳妇身上了。

次日王腊狗不辞而别,背上行囊去参军了。

他的心中除了一层层的仇恨再无他想,内心如烈火般灼烧。

丁家与自家的仇恨,丁宗望夺去挚爱杨安素的情仇,再加上自己如今还娶了一个麻脸媳妇。

都是怪丁宗望所赐,此仇不报非君子。

王腊狗预谋利用军队的有利条件去杀害丁宗望。

在部队里,他甚至规划好了复仇后的生活:杀掉丁宗望后,休掉丑媳妇秋桃,光复王家。

一个人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创造奇迹,王腊狗从一介乡野武夫很快成为军队里的佼佼者。

心怀这份执念,以至于他很快学会了打枪,在部队期间表现突出屡次立功。

这一切只为杀掉丁宗望。

———— 03 ————

时代洪流里的复仇泡沫

1950年,土改运动的浪潮席卷了沔水镇。

当工作组在墙上贴出斗地主的名单时,王腊狗挤在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丁宗望的名字后面,画着一个血红的“X”。

那一刻,他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

他盼了二十年的复仇,竟然以这样“不费吹灰之力”的方式实现了。

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准备了那么多年的匕首,竟然连出鞘的机会都没有。

工作组召开批斗大会那天,王腊狗看着丁宗望被绑在台子上,听着台下群众控诉丁宗望的“罪行”,心里却莫名空落落的。

王腊狗与丁宗望从青春年少的小伙子晃眼间就已度过半生。

王腊狗原本以为自己会欢呼雀跃,没想到,眼下他只觉像一场荒诞的戏。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批斗丁宗望的大会很快就结束了。

因为在抗日战争期间,在一个共产党通讯员的生死关头,丁宗望曾临危受命。

他将共产党将领陶铸与杨学诚写给国民党官员王劲哉的信,完整记在脑海中并顺利传达给他本人。

从宏观上讲,丁宗望此举为国共合作的推动起到了一定作用。

所以,工作组本着有奖有罚的原则,释放了丁宗望,只是没收了他部分家产。

这一消息又像一盆冷水,浇灭了王腊狗所有的期待。

当王腊狗看到丁宗望从工作组出来时,心里那把仇恨之刀顷刻间便落下了。

至此,他再也不抱任何希望去杀丁宗望了。

王腊狗在部队时预谋杀害丁宗望,险些得手,后又与赵洋人密谋陷害丁宗望,在只差一步时计划再次落空。

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中,他本想着借改革的势头除掉丁宗望,却没想到最后不仅希望落空,自己还被扣上坏人成分的帽子。

他想起曾祖父的辉煌,想起祖父辈的堕落,想起自己二十年的执念,突然意识到:王家的衰败,从来不是丁家造成的。

是曾祖父的骄奢淫逸,是祖父辈的沉迷鸦片,是自己的眼高手低,才让这个家族一步步走向深渊。

而他,却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别人,用仇恨绑架了自己的人生。

———— 04 ————

开放式的结局:命运该由谁书写?

土改结束后,王腊狗像变了个人。

他不再盯着丁宗望的家门,而是每天早早下地干活。

他开始认真打理庄稼,也开始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眼前的丁宗望不就是因为读书好,会背诵文章才捡回来一条命的吗?

王腊狗不仅培养孩子们好好学习,还给他们起了有文化有希望的大名。

池莉在故事的结尾写道:“他们三个孩子书都念得极好,但不知长大后会怎么样。”

这句话藏着最深刻的隐喻,家族的恩怨或许会延续,但命运从来不是定数。

王腊狗用二十年的时间明白,仇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真正能改变命运的,是放下执念后的清醒,是脚踏实地的生活。

他的刀不但没有杀掉仇人,反而杀掉了自己生命中可贵的二十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过“王腊狗式”的执念。

可能是对某个人的怨恨,也可能是对某件事的不甘,这些执念像绳子一样捆住我们,让我们在痛苦里打转。

但池莉用《预谋杀人》告诉我们:真正的复仇不是毁掉对方,而是挣脱执念的枷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就像沔水镇的河水,无论经历多少风浪,终究会流向远方。

那些过不去的恩怨,解不开的心结,终会在时间的冲刷下慢慢变淡。

重要的是,我们要在执念消散后明白人生最值得的事,不是活在过去的仇恨里,而是在当下的生活里,活出属于自己的光明。

———— 正文完 ————

来源:明月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