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是没有程辉,褚韶华早就被那口黑锅砸死。”看到周燕举着血衣冲进警局那一刻,我心里咯噔一下,脑子里只剩这句话。
“要是没有程辉,褚韶华早就被那口黑锅砸死。”看到周燕举着血衣冲进警局那一刻,我心里咯噔一下,脑子里只剩这句话。
程辉当年不过是个饿得啃墙皮的小崽子,蹲在闸北破棚子门口等一碗稀粥。
褚韶华把粥分他一半,顺手把命也押给了他。
十年后他穿西装打领带,站在法庭上用同一双手把她从绞刑架边拽回来。
这不是爽文,这是拿命换命的账本。
热依扎说演到掐陈二顺脖子那场戏,她真去问过老街坊:民国女人弄死工头怎么判?
答案扎心——“没人管你为啥动手,先浸猪笼再说。”所以她把头发编进麻绳,镜头里那一下不是狠,是怕,怕得发抖还得继续勒。
我们以为她在复仇,其实她在抢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程辉的原型我扒过,史良当年也穷得睡桥洞,靠给女工写信赚学费。
剧里他把陈二顺的施暴记录拍在法官桌上,现实里史良真干过,把工头按手印的欠条糊满墙。
历史比剧本还疯,只是没人拍给你看。
最戳我的是贫民窟“拼家”细节。
一个寡妇一个孤儿,把两张破床拼成“口”字,中间挂块油布就当洞房。
没有血缘,没有婚书,但程辉发烧时褚韶华把最后一件棉袄撕成布条蘸井水给他擦身,自己光着膀子去码头扛包。
后来程辉在法庭上说“我当事人连杀鸡的劲儿都没有”,没人信,只有他知道那双手冬天裂了多少口子。
周燕举报那场戏,镜头扫过田家祠堂的祖宗牌位,我忽然懂了——他们怕的不是命案,是褚韶华活成了他们不敢活的样子。
宗族要的是跪着的女人,她偏要站着挣钱,站着杀人,站着活。
程辉最后那句“法律不保护跪着的人”其实是吼给所有看戏的“我们”听。
别急着骂周燕。
换你在那个年代,寡妇不贞能淹死你全家,举报是唯一的活路。
剧里没洗白她,只是让你看见吃人的不是某个人,是整个烂透的规矩。
褚韶华赢的不是官司,是终于有人告诉她:你没错。
看完我干了件矫情事,把家里旧毛衣翻出来拆了重织。
线头缠得乱七八糟,像那年闸北的棚子,也像热依扎说的“用头发编命”。
突然明白剧为啥不叫《逆袭》叫《灼灼韶华》——火里烤过的才叫活着,灰里扒出来的才叫光。
来源:幽默高山wy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