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广州日报策划统筹、广报G视频拍摄制作的《香江回响:“一个兵”的烽火穿越》网络短剧自9月2日播出后,在香港及内地引发强烈反响。9月17日,该剧在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首播。据悉,该短剧今后将在馆内长期循环放映。
《香江回响:“一个兵”的烽火穿越》将循环放映(副题)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曾毅、叶作林)由广州日报策划统筹、广报G视频拍摄制作的《香江回响:“一个兵”的烽火穿越》网络短剧自9月2日播出后,在香港及内地引发强烈反响。9月17日,该剧在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首播。据悉,该短剧今后将在馆内长期循环放映。
该短片以创新手法融合角色扮演、场景还原与旁白解说,运用棚内拍摄、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视觉体验。影片透过香港市民熟悉的半岛酒店、汇丰铜狮像、启德机场等地标,重现香港抗战历史的重要场景,包括日军投降仪式、港九大队英勇事迹,以及惊心动魄的秘密大营救故事,以具象化叙事唤起市民共鸣与共情。
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对该短剧十分赞赏,向广州日报社发函,认为主题短视频《香江回响:“一个兵”的烽火穿越》非常契合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的专题展览及教育活动,希望该片能在本馆开放时间内长期循环放映,以此提升参观者对抗战历史的认识和弘扬爱国精神。
记者了解到,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负责管理,重点介绍抗战历史及香港的海防和军事变迁,彰显“抗战”与“海防”保家卫国中心主题,提升市民的民族自信和爱国精神。
经过双方协调,该剧17日在博物馆首播,香港市民观看后都十分感动。现场的一名香港军事爱好者李弘接受了记者采访。李弘告诉记者,在剧情中,“香港秘密大营救”最让他触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开始,秘密大营救历时11个月,先后救出民主人士、文化人士、知识青年及其家属约800人。“这是一段波澜壮阔、让人惊叹的历史,应该让更多的香港人,尤其是香港学生知道。”李弘说。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