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刚开年,电视荧屏就出了个爆款!《灼灼韶华》一开播就火得发烫,豆瓣上十多万人给它打分,还能拿到9.2的高分,这在最近几年的剧里真不多见。特别是热依扎演的褚韶华,从一开始在家受气的小媳妇,一步步打拼成上海商界能说上话的厉害角色,每一步都看得人心里敞亮,不
2025年刚开年,电视荧屏就出了个爆款!《灼灼韶华》一开播就火得发烫,豆瓣上十多万人给它打分,还能拿到9.2的高分,这在最近几年的剧里真不多见。特别是热依扎演的褚韶华,从一开始在家受气的小媳妇,一步步打拼成上海商界能说上话的厉害角色,每一步都看得人心里敞亮,不少观众都说:“这才是咱们想追的大女主剧!”
这部剧是根据晋江作者“石头与水”的小说《野心家》改编的,讲的是1916年民国那时候的事儿。褚韶华本来就是个普通农家姑娘,为了救自己的哥哥,才答应嫁到陈记药铺。可没成想,结婚前她爹把家产全败光了,陈家差点就悔婚。还好褚韶华脑子灵活,靠着自己的办法,总算把这门亲事保住了。
嫁进陈家后,褚韶华的本事慢慢就显出来了。她帮着家里打理药铺,没多长时间就被公公看重,成了药铺实际管事儿的人。可好日子没过多久,麻烦就找上门了——丈夫和公公接连去世,家里的小叔子陈二顺是个败家子,没几天就把家业败得一干二净。褚韶华没办法,只能自己挑头,开了家“华顺药铺”,一点一点辛苦撑着过日子。
剧里有个场景特别解气:褚韶华当着众人的面摔了盆,还跟婆婆直接怼了起来。这一下可不只是跟家里的老规矩对着干,更是敢跟那个年代欺负女人的风气叫板。婆婆是李勤勤演的,虽说角色挺刻薄,但她演得特别细——有时候嘴角会偷偷露个得意的笑,擦眼泪的时候还会悄悄看褚韶华的反应,让人觉得这角色不只是坏,也挺复杂的。
褚韶华还有个好姐妹叫康二妞,俩人的交情也是剧里的重头戏。康二妞一开始特别软弱,丈夫打她,她就只会躲在角落里哭。还是褚韶华劝她、教她学记账、打算盘,后来康二妞还成了药铺的帮手。等俩人再在上海见面时,康二妞都变了样——成了演员,还拍起了电影,有了点小名气呢。
不过康二妞的命也挺苦的。她曾经跟一个叫小伍的人私奔,以为能找个靠山,结果被卖到了临芳楼。后来遇到的王公子、周议员,嘴上说得好听,最后都没靠谱。还是褚韶华帮她赎了身,还跟她说透了道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只有自己硬气了,才能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
对付小叔子陈二顺,褚韶华也没跟他硬碰硬,而是顺着他的毛病来,让他自己栽了跟头。后来陈二顺的媳妇为了自己的私心,还帮着陈二顺欺负褚韶华,这下陈家藏在背地里的那些脏事儿,才算全露了出来。
接连失去丈夫和女儿后,褚韶华心也冷了,干脆离开老家去了上海。刚到上海时,她就在永新百货当售货员,因为干活麻利、业绩好,认识了特别会做生意的闻知秋。俩人后来一起合伙干事业,褚韶华在上海商界慢慢闯出名堂,成了个讲信用、有本事的女商人。
剧里还有不少细节藏着讲究,都在说那个年代女人的难处。比如褚韶华出嫁时,她妈把“三寸金莲”的绣鞋塞进嫁妆箱——这意思就是,老辈的规矩就像裹脚布一样,把女人捆得死死的。后来她在永新百货上班,橱窗里摆着“女权运动”的传单,外面街上还有学生游行,这两下对照,让人想起那个年代女人正在慢慢觉醒。
还有药铺的招牌,从一开始的“陈记”改成后来的“褚记”,这可不是随便改的——这代表着女人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终于能自己做自己的主了。导演余丁还常用对比的镜头来讲事儿:比如褚韶华在药铺里熬了一晚上配药,镜头一转,陈家正厅里,陈母正在教康二妞“三从四德”,两下一比,更能看出褚韶华的不容易。
为了让剧里的民国味儿更真实,剧组也下了大功夫——在北京怀柔、浙江横店等地来回跑着拍,街上的铺子、路边的摊子都搭得跟真的一样。就连陈记药铺,都是照着老照片、老资料搭的,药铺的匾额、装药材的木柜子,甚至称药材用的小秤,都跟民国时候的一模一样。
上海百货公司的场景也没糊弄——外滩的霓虹灯、商场里的旋转楼梯、洋行办公室的玻璃隔断,都是照着当年的样子做的,让人一看就像真的回到了那个又乱又有机遇的年代。为了让商战的戏不瞎编,剧组还请了三个研究民国经济的专家当顾问,戏里的生意怎么做、规矩是什么,都得照着历史来。
比如褚韶华用中药材应对洋行的期货,借着运河的漕运打破别人的贸易封锁,这些事儿都不是编的,而是真有历史依据。正因为这些细节做得实在,褚韶华的商业头脑才让人信服,不是瞎吹的。
剧的主题曲《野心家》是张靓颖唱的,调子又有劲儿又大气,歌词也跟褚韶华的故事特别合。像“谁在怕,一个女子成为野心家”“你是海浪,也是长风,怎可以上锁呢?”这些词,一下子就说到了女人要打破束缚、活出自己的心里去。
热依扎在剧里的表演,更是被夸成“教科书级”的。为了演好褚韶华从年轻姑娘到商界女杰的变化,她琢磨出了三层不一样的演法:刚出场的小姑娘,爱抿着嘴笑,紧张了就低头搓衣角,透着股害羞劲儿;后来管家里事了,打算盘的时候眼神特别坚定,训人的时候声音也洪亮,一看就有威严;到上海创业后,她剪了短发、穿起旗袍,跟外国人谈生意时英语说得流利,遇到商会欺负她,还能冷笑着反击,这时候的她,早就不是当初的小媳妇了,完全是个有本事的大女主。
尤其是“绑架土匪头子”那一场戏,热依扎手里拿着火枪逼退劫匪,手指因为太用力而发白,紧张得咽口水时喉结都在动——把一个本来柔弱的女人,被逼得不得不坚强起来的矛盾劲儿,演得特别真实,让人看着都跟着揪心。
褚韶华和闻知秋的感情线,也跟别的民国剧不一样。这里的女主不是靠男人才能站起来,也不是借着商战的由头谈恋爱,而是真真正正写了一个不服输、有野心、守底线,还懂现代做生意方法的女性创业者。
总制片人王锦说,这部剧的核心就是讲“女人要自己做主”和“做生意要讲诚信”。制作团队想通过两条线来讲故事:一条线是褚韶华在商场上怎么突破困难、打胜仗,让观众看得爽;另一条线是说在那个大时代里,人该怎么选、会遇到哪些难事儿,让人看完能琢磨琢磨。
剧里的每个女性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比如柴碧云演的康二妞,从一开始的“受气包”变成药铺帮手,再到后来当演员,她的变化也正好对应着民国时候女人慢慢觉醒的潮流。就算是有些看起来像“坏人”的角色,演员也演得很细,让人能看到她们心里的复杂,不是简单的好或坏。
《灼灼韶华》最难得的是,把“女性成长”和“商战”揉到了一起,让“她题材”的剧有了新样子。这部剧不只是说一个女人怎么成功,更想说的是:不管在哪个年代,一个人只要有智慧、能坚持,守住自己的初心,就能在大风大浪里站稳脚跟,活出自己的价值。
老话说“有志者事竟成”,褚韶华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不管起点多低、遇到多少难事儿,只要自己不放弃,敢闯敢拼,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也没有活不出的精彩人生。中老年人朋友要是追这部剧,肯定能从里面看到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越看越有滋味!
声明:信息和图片来源于百度
来源:博学蓝天2D7